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達400多年時間裡,中國古代軍隊,為何都喜歡使用弓箭?

長達400多年時間裡,中國古代軍隊,為何都喜歡使用弓箭?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個非常奇怪的情況。在秦漢時期,除了少數僱傭軍部隊以外,大部分中原王朝的軍隊,在遠距離射擊的時候,都是以弩為主。但是從三國時期開始,到唐朝統治期間,在將近500年時間裡,中國古代軍隊基本上以弓箭為主,很少使用弩。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弓和弩本身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首先,我們聊一下弓和弩的差別。弓的造價比較低,但精準度不夠,弓本身的操作非常簡單,但對射手的要求比較高。弓箭手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以後,才能做到精準的射擊。弩的造價比較高,結構比較複雜,操作弩需要一定的技術。但是,弩對射手的要求比較低,只要熟練弩的操作以後,射擊水平都不會太差。在古代中原王朝中,官兵們入伍之前,來自於各行各業,都沒有接受過什麼軍事訓練。倉促入伍以後,對於弓箭射擊並不熟悉,官兵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很高的水平。因此,中原王朝的官兵主要以弩為主,例如秦弩、漢弩等等。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漢朝末期,中原軍隊一直以弩為遠距離射擊武器。

與之相比,北方草原政權的官兵們,由於從小就開始接受訓練,自身弓馬嫻熟。因此,喜歡使用操作簡單的弓,射手本身的水平就很高。弓和弩互有千秋,談不上誰的水平更高,主要還是看自己軍隊的實際情況。在三國時期,曹操的軍隊中,編入了大量的南匈奴、鮮卑等部落的戰士,這些僱傭軍擅長使用弓箭。與此同時,南方蜀漢和東吳的軍隊,則是仍以弩為主。例如諸葛亮的諸葛連弩,堪稱是最早的捷克式輕機槍。西晉王朝的統治時間非常短,隨後便出現了北方大混亂的複雜局面。由於北方游牧部落紛紛入主中原,這些游牧部落的戰士以使用弓箭為主。久而久之,北方的軍隊主要都使用弓箭。

北方地區經歷了北魏、北周、北齊等一系列政權,隋朝的前身是北周政權,唐朝的根基是隋朝貴族,也屬於關隴集團的範疇。從南北朝時期,北方政權便開始使用府兵制度,隋唐時期繼續沿用。府兵制度類似於西方的騎士制度,但又不完全一樣。府兵們擁有自己的耕地,但是不需要繳納賦稅。在農閑的時候,其他農戶需要服徭役、充當勞力,府兵們則不需要,只需要進行軍事訓練就可以了。一旦戰爭爆發,府兵自己準備武器,趕到前線集結。杜甫在《兵車行》中寫道:「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府兵,安史之亂爆發以後,需要迅速集結平叛。

由於府兵們已經接受了軍事訓練,雖然不如草原戰士,但府兵的戰鬥素質還是非常高的。在入伍之前,府兵已經做到了弓馬嫻熟,開赴戰場能夠立刻投入戰鬥。但是由於一系列的原因,到了唐朝的中期,府兵制已經是千瘡百孔,逐步被募兵制所取代。募兵制就是招募士兵,士兵們的成分非常複雜,絕大部分都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在這樣的情況下,弩的數量開始逐步增多,並且取代弓的統治地位。到了唐朝統治的後期,大部分軍隊已經開始使用弩,只有少數精銳部隊能夠沿用弓箭。還有就是僱傭軍部隊,例如河東集團的沙陀部隊。至於中原地區和南方地區,則已經是弩的天下。

到了宋朝統治時期,弩堪稱是宋朝軍隊的標配。只有一些大將能夠熟練使用弓箭,至於普通的官兵仍是以弩為主。由於弩佔據重要地位,宋朝軍隊達到了「無弩不能戰」的程度。在宋神宗時期,神宗皇帝曾經和文武官員進行弓箭射擊比賽。輪到林廣的時候,林廣表示「自己不會射箭。」神宗皇帝很意外,表示「愛卿乃軍中大將,怎麼不會射箭?」林廣苦笑回答:「臣是弩手出身,不會用弓。」到了元朝時期,由於游牧政權戰士居多,弓箭再次佔據統治地位。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火器的逐步普及,無論是弓還是弩都開始落伍,各種火銃、鳥槍等火器進入了歷史舞台。清朝軍隊喜歡使用鳥槍,但同時也講究保持弓馬嫻熟的老傳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越南擁有100多萬軍隊,1978年,為何渴望重建印支聯邦?
白寶山多次持槍作案,警察全力追捕,為何用了1年多時間?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