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當年沙俄沒有賣掉阿拉斯加,現在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當年沙俄沒有賣掉阿拉斯加,現在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公元1867年,在克里米亞戰爭被英法聯軍打得慘敗的沙俄,與北美洲新興工業強國美國達成了一項協定,位於北美洲西北部、面積高達170萬平方公里的沙俄領土阿拉斯加,被沙皇政府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

美國的阿拉斯加州

這個價格,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因為這意味著,美國以每平方公里4.2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諾大的阿拉斯加,用撿便宜都不能不足以形容美國的獲利之大,這720萬美元,如果換算成大清朝的白銀,還不足500萬兩,只有《辛丑條約》中國對列強賠款的1%。

且不說俄羅斯人,即使是站在外人的立場上,我們依然對於這個價格感到惋惜無比,對於佔了大便宜的美國,更是羨慕得流口水,恨不得中國取而代之。因為,這篇廣袤的領土的價值,不僅僅是土地內蘊含的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是,阿拉斯加獨特的地理位置所賦予它的戰略地位,更不容忽視。

阿拉斯加

觀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發現,阿拉斯加位於北美洲西北部,只隔一個地廣人稀的加拿大,就直接瀕臨美國本土,同時,與它只有一個白令海峽之隔的,就是亞洲。那麼,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俄羅斯並未在19世紀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而是繼續佔據,現在的國際形勢會有所變化嗎?

很遺憾,並不會。

首先,噬土成性、以貪婪著稱於世的俄羅斯,之所以用近乎贈送的方式將諾大的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不是是因為俄羅斯突然轉性,更不是當時的俄羅斯與美國好的穿一條褲子。而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失敗的俄羅斯內憂外困,不但內部民族矛盾嚴重,財政枯竭,對外的外交形勢也極為惡劣。不但同盟瓦解,以英法為首的老牌列強更是對俄羅斯圍追堵截。

沙俄

因此,當時的沙皇俄國如果沒有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一旦被英國以加拿大為根據地將其佔據,俄羅斯不但一無所有,反而會被英國進一步威脅西伯利亞地區。所以,實際上俄羅斯是為了將阿拉斯加作為戰略緩衝區賣給美國的。

換句話說,如果當時的阿拉斯加沒有賣給美國,英國真的如沙俄所擔憂的那樣,對於阿拉斯加及西伯利亞地區發動進攻。當時的沙皇俄國很有可能丟失上述地區,而如果沒有了廣袤而資源豐富的西伯利亞地區,蘇聯乃至於今天的俄羅斯是否還還是世界級大國,都很難說。

位於北美洲的阿拉斯加

其次,即使當時的沙俄熬過了難關,依然繼續佔有阿拉斯加,也並不會對於當今的國際形勢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且不說如今以外強中乾的俄羅斯,即使是在俄羅斯的前身,也就是冷戰時期的蘇聯巔峰時代,蘇聯也並不會因為多了一塊阿拉斯加,就扭轉對於美國的戰略劣勢。

即使富裕如美國,作為美國一州之地的阿拉斯加,依然是地廣人稀。將阿拉斯迦納入美國的領土之後,美國長期無法從阿拉斯加獲取皮毛之外的幾乎任何收益。

更重要的是,雖然在阿拉斯加地底埋藏著豐富的資源,但是,位於北極圈內的阿拉斯加,環境過於惡劣,根本不適宜人類大量居住,也因此,哪怕以如今的科技條件,阿拉斯加人口不足百萬。

美麗但寒冷的阿拉斯加

而對於蘇聯而言,一直單條腿走路的國內輕重工業發展意味著,它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去開發環境嚴酷的阿拉斯加。更何況,如果蘇聯真的不考慮成本問題,去決心開發阿拉斯加,那麼,需要橫跨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高昂成本,也絕不是蘇聯薄弱的經濟所能長期支撐的。

最後,退一萬步講,只單純利用阿拉斯加的優越戰略位置。即蘇聯真的不顧一切的在阿拉斯加布置了大量的戰略部隊,成功的威脅到美國本土,但是,就如同蘇聯曾在古巴布置的導彈一樣,它的作用也不過是美國如芒在背,使美國壓力大增,最終使兩強爭霸時期的蘇聯戰略形勢有所好轉,但也僅此而已。

蘇聯

因為,忌憚於核武器的巨大威力,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都不敢真正發動戰爭,他們充其量只是冷戰和代理人戰爭而已。所以,即使蘇聯取得了戰略優勢,也很難真正將其化為勝勢,徹底覆滅美國。而一旦兩強爭霸進入相持階段,遠比蘇聯經濟更為完善的美國,顯然有更高的概率拖死單條腿走路的蘇聯。

因此,即使依然佔據阿拉斯加,也並不能改變蘇聯最終解體的命運,更不能改善如今俄羅斯四面皆敵、外強中乾的現狀。有阿拉斯加,不過是讓如今的俄羅斯多了一塊資源豐富的,但卻很難開發的處女地而已。而俄羅斯缺乏的,從來都不是自然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清朝時期滿蒙聯姻的女子,母語不同,怎麼與丈夫交流?
「東北王」張作霖為何對趙爾巽恭敬有加?還將四女兒嫁入趙家?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