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驅逐艦似乎是全能戰艦

未來驅逐艦似乎是全能戰艦

4月23日,055型驅逐艦首艦舷號101的南昌艦才在海軍成立70周年國際閱艦式上公開亮相,國內軍迷就迫不及待地想像下一代驅逐艦會是怎樣的存在,似乎有點心急了,但既然作為問題提出來了,我等軍迷也不妨來湊下熱鬧。

作為海軍新時期實現戰略轉型的標誌性戰艦,055型驅逐艦較之海軍先前滿載將近7000噸級的國產052D型驅逐艦來說,已經非常先進了,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25萬噸,雙波段的雷達系統、綜合集成的射頻系統、出色的艦體隱形性能、112個直徑850毫米深度7-9米的垂直發射系統。

海軍標準的垂直發射系統,具備冷熱共架發射且「1坑4彈」布置能力,戰鬥力提高是倍增的,除了彈道導彈以外的幾乎所有導彈,都能被納入垂髮系統內,包括紅旗19等動能攔截彈,使得055型艦成了全球唯一能同時反衛星和攔截來襲彈道導彈的驅逐艦。

那麼,未來的驅逐艦,將會是革命性的,首先,將採用全電綜合推進系統,為動力的革命,省卻了機械動力傳動系統,使艦艇布局得到優化,省下了大量空間,可多載油載彈,改善艦員居住條件,直接推動螺旋漿,既降低了機械雜訊,又利於艦艇隱形性能,提高了艦艇的反潛能力。

根據海軍少將馬偉明院士的說法,中國會在10年內完成艦載武器由化學能向電磁能的轉變,那麼未來的驅逐艦上全電推進技術就成了可能,要實現電磁炮、激光防禦系統等高能武器上艦,就必須在艦船動力系統上有所創新,只有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才能夠更好的促使新驅逐艦上的高能武器完成測試並實現戰鬥力。

具備網路戰功能,下一代驅逐艦隻有與聯合艦隊的其它作戰裝備不間斷聯結,才能完成其核心防禦任務,必須依賴天基紅外系統等軌道偵察衛星,獲得彈道導彈發射的預警信息,依賴航母上起飛的固定翼預警機雷達等機載偵察系統,獲取艦載雷達系統探測範圍之外的空中目標,引導載艦上的各類武器摧毀來襲的目標。

此外,能防禦敵方的網路攻擊,對敵網路實施滲透和進攻,必要時能癱瘓敵方網路,由此可見,未來的驅逐艦具有很強的網路攻防能力,堪稱一艘網路作戰艦艇。

電磁炮上艦,艦艏將裝上即將研發成功的大口徑電磁炮,參考海軍936號坦克登陸艦再次出海進行電磁炮試驗,那門電磁炮的口徑非常龐大,炮塔長度有6-8米,判斷最起碼有203毫米,二戰時重型巡洋艦的艦炮口徑,電磁彈丸從此炮口發射出去,射程應該有200公里以上。

上艦的電磁炮,不僅可以用於打擊地面和水面目標,更可用來打擊空中高速目標,具備攔截末段飛行速度10馬赫以上的彈道導彈,且彈丸成本通常只有數百上千美元,而一枚動能攔截導彈動輒數百萬美元,而用電磁炮遂行反導作戰,其成本要遠低於反導攔截彈。

低空近程激光防禦系統,由於受到能源的限制,即便未來的驅逐艦,也不可能馬上就能上激光中遠程防禦系統,但非常有可能上低空近程防禦系統,用來摧毀10公里內來襲的反艦導彈,以及攔截低空無人機等空中目標。

一般發射功率大於50千瓦,但會低於200千瓦,能在千米範圍內擊穿10毫米厚的鋼版,具備了上艦攔截近程空中目標的能力。

下一代驅逐艦能執行多重任務,且具有多種用途,能履行前沿部署、力量投送、海上控制和反恐等任務,除了承擔反導和防空核心任務外,也必須能應對一系列出乎意料之外的危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平視野 的精彩文章:

稍加改造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就成了中型航母
委內瑞拉要將民兵搞到300萬並轉成正規軍

TAG:國平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