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乾坤八法長壽養生功

乾坤八法長壽養生功

乾坤八法是乾坤長壽養生功的一組基礎功,重在鍊氣養生,祛病養生。特點是快速培育丹田之氣,疏通經絡,打開關竅,固腎養精。利用大自然清氣濡潤溫養臟腑,通過氣機升降周天循環。積氣生液,積液生氣。提挈精氣,還精補腦,達到開發智慧,恢復青春,延年益壽。

此功法在整組樁式的組合上有序化、養氣鍊氣,開關通竅,層層深入,而且在每一樁式上,都有獨特的功效。

1、靈猿抱丹:

隨著腹部(下丹田區)和膻中(中丹田區)有序的收縮和舒放,氣機升降,激發了丹田之潛藏內氣,使之真氣鼓盪,壯大了內氣,加強了下丹田之氣的凝聚,將形成一種下丹田自然收聚內氣的功能。對腸胃病,腎臟病有一定改善。

2、 金龜煉日:

有助養氣鍊氣,利於疏通經脈,活絡四肢關節。由於打通了中脈,使中脈流通的功能氣得到激發。對於增強記憶,開發智慧,產生一種特殊的信息,有明顯效果。對內風濕關節炎、胃下垂、腎下垂、腦血栓後遺症有一定改善。

3、 孔雀開屏:

通過雙臂開台,內氣從勞宮至丹田來往,使手三陰經與任脈得到疏通,能散去胸腹中凝聚之氣,有利於臟腑的吐故納新。對胸悶、氣喘、心肌炎、肺炎等症有一定改善。

4、蚌育珍珠;

是意在通過勞宮和五指進行內氣外放和外氣內收,有益於臟腑的排濁化清。煉成手在採氣發氣上都能使內氣產生螺旋形的旋轉。

5、龍環天柱:

能疏通帶脈,活躍兩腎之氣,尤其對命門的開合,使其命門內氣更為暢達,和前丹田氣海穴相交,壯大了真氣,有益於溫腎養精,益精補腎。對腎臟病、膀胱炎、肝臟病、婦科病有一定改善。

6、鶴亮銀翅:

氣走膀胱經而達玉枕穴,再灌之腦顱視神經區從雙目射出,活絡四肢及頸椎,有助於暢達督脈、開穴玉枕關。對頸椎病、近視眼、腰背痛有一定改善。

7、怒熊推擎:

這一式當丹田之氣蓄聚成功,要近一步激發內功,使之潛藏的氣機得於喜鼓,通過氣提膻中、順著雙臂推出,激發軀體內的氣機,壯臂力、強內勁、壯大氣感。煉成後,經強勁內氣作遠距離治療,可攻體內頑症、對肩周炎、手臂痛、手腕痛有一定改善。

8、餓虎抬頭:

通過後升前降自我導引,助長督脈的開關通竅。任督脈兩相循環,心腎相交,逆升於腎水,降玉液於心府。水中生氣,氣中生水,對於年老者,精氣虧者,精氣無力難達腦門,形成早衰者有益。還精補元,提精補腦,功在開發智慧,恢復青春,延年益壽。

本功法剛柔相濟,柔而不軟,剛中不僵,功法簡明易學,極顯壯大氣感。

在呼吸上,除了有的樁式需要在呼吸上必須進行調整外,一般都採用腹式(逆式)自然呼吸,按動作曲升降開合進行自然配合。

升----吸 降----呼

開----呼 合----吸

下面是每個功法的詳細講解:

(一)、靈猿抱丹

本樁主練下丹田之氣,加強下丹田運氣、聚氣的鍛煉。下丹田位居人體中心,包括「神闕」、「關元」、「氣海」、「命門」等主要穴位、有使腎間動氣之功能,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久煉自然氣血循環而不亂、精神內固而不搖。增精補髓、養氣助陽、強身祛病、延年益壽。

1、預備勢:身放鬆、雙目平放、雙手成龍爪形,掌根微微用力,垂故兩側。

2、練功勢:手掌下垂,拿心漸漸向里,兩肘慢慢向外弓,如棒球狀、雙臂緩慢向上提,高至膻中,如棒球,慢慢向里收,收向丹田。在丹田處,雙掌相迭,停30秒鐘雙手漸漸鬆開,自然在兩側下垂,(重複三遍)。當練完第三遏後,保持雙掌在丹田處,不再鬆開。收神、吸氣、收小腹、氣提膻中。同時提腰脊。從尾骶骨起、節節上提,直至頸椎。松肩,呼氣,呼氣時,喉中輕吐「嘿」字。慢慢呼,讓氣沉入丹田。此時小腹(丹田)自然鼓起。雙手不松不緊,緊按小腹,使其丹田之氣慢慢充實。閉息30秒,吐氣。全身放鬆,從頭上鬆起。兩肩、前後胸、腹部、會陰、兩胯、兩腿,雙手依然按住不動,再吸氣——邊續三遍。

以上整個練功過程為一遍(練九遍收功)。

3、收功勢:雙手放鬆、自然下垂,成龍爪形、餘氣降入湧泉。

4、注意事項;在靈猿抱丹中,前半式為虛抱丹,後半式為實抱丹。前式要注意採氣,通過虛抱球狀、采大自然清氣,故須輕鬆、緩慢。在練後式吸氣時要注意提脊,須得從尾骶提起、節節向上提。不能快。呼氣時,從鼻中出,氣慢慢沉向丹田、處平時自然呼吸平穩狀態時,再閉息30秒。在後半式雙掌相迭時,注意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右手大拇指在左手腕骨陽溪穴、食指按在左手陽谷穴。

(二)、金龜練日

練習本樁通過氣灌天頂,意在打通中脈,中脈中流通的氣叫命氣。就其功能性,可分為專管消息的智慧氣和專管調動外界輻射場的功能氣,而功能氣則有聲、光、力、電磁等物質,打通中脈聚集信息光,這是進一步功法中遠距離信息傳遞的基礎功法。

1、預備勢。(同上)

2、練功勢。曲膝下蹲。同時兩手從兩胯側處徐徐上升,彎曲前伸,小臂平停於胸前,然後,雙手作棒球狀,彎腰,從左右向中,由下而上捧「球」上升,指尖相對,掌心向上,人隨著手勢從下蹲而起立,華如彩霞,托起紅日,升到前額,雙掌向外旋轉。如棒紅日漸漸高升,然後頭頂翻掌,成陰掌,將陽光收進天頂,直灌中脈,雙手順前額下,五指相對,掌心向胸,氣降會陰,雙手恥骨前分開。(連續9遍)

3、收功勢。雙手捧氣至天頂,緩慢下降,將上丹田,中丹田及練功時散發之氣收歸下丹田。餘氣降入湧泉。

4、注意事項,在彎腰棒球時,要注意頭不要下垂和腰背平行即可,防止氣沖頭。棒球上升時,動作要緩慢,做到意到氣隨。

(三)、孔雀開屏(平行樁)

本動樁主練手三陰經,通過展臂雙掌開合,把內氣收聚下丹田,氣宜聚而不宜散,練就自然培育收聚外氣,蓄聚內氣之功能,注意練功的意念。展臂開掌,意想兩掌心,展臂合掌,意想下丹田。

1、預備式(同上)。

2、練功勢:手掌下垂,手漸漸向里,臂彎漸漸向外弓,猶如棒球,雙臂向外鬆開,意在全身毛孔,每根毫毛管都在舒脹放鬆,形如棒球狀的雙臂漸漸向里收擾,意在全身毛孔在收縮合攏。開合七次後依復預備勢,再將雙掌緩慢提起,在腰肋間翻成陽掌,掌心微收,向前平伸。分開。台攏勞宮相收。臂、肘、掌既要成直線,又要放鬆自然,使其氣機流暢,達到開膻中,氣沉丹田,手三陰與丹田自然相通。(練九遍收功)

3、收功勢:將合攏的雙臂緩慢向內收,臂帶掌至腰肋間變陰掌,下按,順氣至湧泉。

4、注意事項:作捧球狀開合時,要做到輕鬆自然。鬆開合攏時注意速度緩慢,雙手平伸開合時,要注意推氣隨意。推氣隨意才能達到中脈充實,開則開膻中,徘濁於勞宮。合則收清氣而氣沉丹田。

(四)、蚌育珍珠(內八字樁)

練習本樁通過手掌轉動,使內勁聚於手掌。不論內氣外發,外氣內收,都能產生螺旋般的旋轉。採氣、內氣能在手掌聚成氣球,發氣,具有強勁的穿透力。在醫療上非常實用。

1、預備勢同上。

2、練功勢:雙手緩慢向上提,提至下腕翻成陽掌,手指微曲,雙掌略向前、松肘,緩慢轉動手掌,為圓圈。向里轉為收,向外轉為發,各轉49圈,合陽掌轉98圈。

3、陰掌也各轉49圈,合陰掌98圈,陽掌收天光,陰掌收地氣。

4、收功勢:轉圈從大到小,漸漸止動,翻掌,向下按,餘氣降入湧泉。

5、注意事項:練此樁時。須做到轉圈舒緩,聚神體會,只有聚神體會,才能感到掌中有物,不論陰掌、陽掌向里收時注意掌心,向外轉時把注意力放在五指。

(五)、龍環天柱(平行樁)

本樁主練丹田,命門雲氣相合。前丹田、後命門,腰為軸、命門是氣庫。雙手左右環繞運轉,如龍盤樁,活躍腎間精氣,加強腎間精氣的濡養。丹田,命門前後開合,加強丹田之氣的激聚。尤其對命門,開穴更為通達,任督內氣更為壯大,對還精補腦者有著奇妙的作用。望仔細體會,認真領悟。

1、預備勢同上。

2、練功勢:兩手放鬆,自然垂下,足跟生氣,走脊柱,到大椎分開走向肩井,再走兩臂到雙手掌。雙手緩慢提至腰間,左手貼腰轉向命門,同時右手貼腰轉向丹田(手掌距腰為2公分,掌心微凹,五指放訟)停5秒種,再左手從命門貼腰移向丹田,右手從丹田貼腰移向命門。停5秒鐘,雙手各從前後向外拉開,再向丹田命門合攏,共開合三次(練九遍收功)

3、收功勢:雙手移向兩側,成龍爪形掌,降氣,氣至湧泉。

4、注意事項:當雙手掌在丹田命門同時拉開時,雙手好似抱著—個氣球,在自然膨脹,人體便在氣球之中。雙掌在合攏時,氣球自然地在收縮。不久.雙字中自是有一股氣柱貫通丹田、命門。在雙手繞腰移轉時,意想自己身體是一個粗壯、金光燦燦的的天柱,而雙手尤如兩條金龍在圍柱盤繞。

(六)、鶴亮銀翅(並腳樁)

本樁重點在於單臂托天,轉首目視遠方,單臂托天利三焦。目視遠方,利於氣運督脈。督脈乃是六陽之合,有總督全身陽經的作用,左右轉頸。將牽動整個脊柱神經,對神經、經脈氣血運行起著溢蓄調節的作用。注意動作要慢。目視遠方時,意想內氣跟眼神同時從眼中發出。

1、預備勢同上。

2、練功勢:雙手緩慢向上提,提至腰肋間,移向丹田,化作陰陽掌,左手陽右手陰、指掌相迭(作直抱球勢),留10厘米空間,左腳向前跨一步,(左腳微弓.右腳有些斜勢),左掌向上提,右手向下按。右掌向上,高於頭頂,向外轉一圈,保持陽掌,五指向里,左手下按在髖骨處上,肘向外微弓,手掌距髖骨10厘米。轉頸,目視遠方,無限遠。頭復正面,收掌。復陰陽攀,左腳跨上一步,保持起勢。再練,可調右腳跨出,左右輪迴,共練九遍。

3、收功勢:復並腳樁,雙手捧氣從天項灌入,將氣降于丹田,餘氣降入湧泉。

4、注意事項:在練此樁時注意左掌向上提,當高於頭頂轉好圈後,右手下按到位時,雙手同時用掌跟使內勁向上下再撐一撐,使之勁達末稍.當轉勁目視遠方時注意氣從右腳跟上升。從脊柱直達至玉枕穴隨著眼神向外射出。久練雙目自會炯炯有神。

(七)、怒熊推掌(大騎馬樁)

本樁取其由山野老熊被激怒之勢,舉掌推出,沉穩有力。練習本動樁,能使內勁深厚。注意力從肩井出,勁從曲池發。力從肩井出,則能含胸拔背,身正步穩,勁從曲池發則能臂活松圓,掌力如山,內氣如同浪濤一層高一層。最後發出時,聚排山倒海之勢。練此功.可壯臂力,強內勁。練成後,以強勁內氣作遠距治療,可攻體內頑症。

1、預備勢同上。

2、練功勢:掌蓄內氣,緩慢上提至兩乳,化立掌、用內勁向前推出。邊推雙掌向里轉,成乾坤勢時,再猛地推出,掌指吐出輕力。再向里收,雙掌指向外轉,回到雙乳邊,成立掌。

3、收功勢:全身放鬆,雙掌成陰掌,下按,順氣,餘氣降湧泉。

(八)、餓虎抬頭(平行樁)

本動樁,意在小周天運行。常言道,練時無所意,氣滿督自開。經過前七動樁的丹田內氣聚蓄、氣行任督兩脈的修鍊,已自然形成瓜熟蒂落,進一步進行周天的自我導引,將助長督脈的開關通竅,暢通小周天,一則能使心腎相交,水火相濟,達到氣機暢和;二則煉精化氣,鍊氣化神,達到還精補腦,防病祛病,開發智慧,恢復青春。

1、預備如同上。

2、練功勢:

左腳腳跟提起,腳尖著地,成虛腿。兩手緩慢提氣向前方兩側,俯掌。左腳用內勁踢出,成了腿樁(左腿屈膝平蹲時與腳尖垂直,左腳在後,上身略有前傾)雙手往下按。距膝高10厘米。雙手距30厘米。同時向左側移動,左手移至關元穴上,右手移至尾閭,成陽掌。攏氣,轉腰。上肢重心向後,轉頭,目視尾閭(彷彿有一根虎尾貼後背捲起)。右手運氣順尾閭上升,意念推氣順督脈上升,直至百會。右手運至夾脊止。

從右腋下移向胸前,左手移向左前胸,成陽掌,雙手上升,高至頭頂,翻掌,氣灌百會,右前額下,抬頭,分兩側胸肋間。

左腿松,右退收,上前跨上一步,恢復平行樁預備式。右腳跟提起,腳尖著地,成虛腿,右手翻掌提起,攏氣。緩慢順前胸向上,提至頭頂,翻掌,成陰掌,將氣灌入百會。順前額,胸前右下肢下,氣降湧泉。左手翻掌成陽掌。攏氣,緩慢順胸前向上提(右手微下按),提至頭頂,舉成陽掌,將氣灌入百會。再順前額下,氣順下肢下至湧泉。右腳踢出,重複前式,左右交替升降。根據本人練功需要而決定遍數。

3、收功勢:弓腿松,虛腿收。上前跨步,恢復頂備勢。雙手從左右向上提,合向百會,降氣。雙手順前額前胸下。餘氣降至湧泉,至少三遍。

4、注意;通過本樁練習。讓內氣自動行走,做到既不推波助瀾,又不咽氣息固。切記不能用意領氣。內氣充足,自然會氣撣三關,通關開塞、達任督相通。

文章 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一派道家養生 的精彩文章:

一陽回春術
武當丹爐樁

TAG:正一派道家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