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代商王劉鴻生:辦實業辦上癮,被稱為中國煤炭、火柴、毛紡和水泥四大王

一代商王劉鴻生:辦實業辦上癮,被稱為中國煤炭、火柴、毛紡和水泥四大王

他靠推銷煤炭成為20世紀中國最年輕的百萬富翁,被稱為煤炭大王、火柴大王、 企業大王,是影響了中國近代工業的一代商王,天妒英才,人生正得意時突然病逝。

一.一代商王劉鴻生,被稱煤炭大王、火柴大王、 水泥大王、毛紡大王

劉鴻生,1888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淅江舟山群島的定海縣。1906年由聖約翰大學輟學後,曾做過教員、翻譯、推銷員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包攬開灤煤南運業務,成為最年輕的百萬富翁,被稱為「煤炭大王」。

之後,他又在蘇州、上海以及全國各地興辦鴻生和大中華等火柴公司,並任全國火柴同業聯合會主席,又被稱為 「火柴大王」。

1920年,劉鴻生又在上海龍華鎮創建華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今上海水泥廠),該公司生產的象牌水泥暢銷全國,與進口水泥抗衡都不遜色,他也因此被稱為「水泥大王」。

同時設立中華煤球公司、章華毛絨紡織公司。當時,又被稱為「毛紡大王」。

二.大學被作為上帝「叛徒」開除,當買辦推銷煤炭

劉鴻生家境屬於中層階級,祖父劉維忠在上海開設過丹桂茶園,父親劉賢喜為上海招商局買辦。這樣的背景,也讓他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成年後進入聖約翰大學談書。

他天資聰慧,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然大二時,美籍校長要他去美國研讀神學,他拒絕了校長的「好意」, 於是,被作為上帝的「叛徒」開除。

離開學校後,他在上海公租界巡捕房當過外籍警官的教員。1909年,經上海法商立興洋行買辦黃可辦和工部部局翻譯周良卿的介紹,進入英商開平礦務公司上海辦事處當跑街,推銷煤炭生意,開始了他的買辦職業生涯。

當時,上海有東北、山東、河南、淮南等地的煤炭行消,同業競爭十分激烈。但劉鴻生四處跑動了解市場,還和煤師傅交上了朋友。

設法縮短運煤的時間,按質論價、按時供貨,堅守信用。此外,還採取補貼傭金、薄利多銷、賒銷營銷手段,以及採取廣設經銷網點、開闢新戶等辦法,使開平煤炭很快暢銷整個上海。

天道酬勤,他的才華得到了開平煤礦總公司大班的賞識,直接授僅紿他在上海設立煤炭銷售處,並與他簽訂30年的獨家經銷合同。

三.靠推銷煤炭,成為最年輕的百萬富翁

由於椎銷工作做得出色,1911年,劉鴻生被提升為買辦。翌年,英商開平礦務局吞併了灤州煤礦,變更為開灤礦務局。

為了擴展開灤煤炭的銷路,劉鴻生開始做煤號生意,除委託各地煤號推銷外。還向一些煤號投資合夥經銷。同時,還在一些重要地區設立碼頭、堆棧,形成廣泛的供應網點,年收入頗豐。

一戰期間,國內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煤炭銷路大增,開灤維礦務局又把外商用煤劃歸給劉鴻生經營。由於上海地區煤炭銷售量猛增,年銷達250萬噸,使他從中獲得了巨額利潤,年收入20萬銀兩以上。

趁戰時船隻短缺,他又租船把秦皇島的煤南運,2年間又獲利100萬銀兩。劉鴻生一躍成為最年輕的百萬富翁。隨之,當上了寧波同鄉會會長、上海公共祖界工部局華董以及上海「洋人俱樂部」成員。

四.30歲,穩坐「煤炭大王」寶座

20世紀20年代,劉鴻生在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各地廣設銷煤機構,運用加股投資、分化瓦解記合夥等形式,開辦了廣福泰,疋泰等煤號。

接著又利用投資或合併等手段控制了一些外埠煤號,作為推銷開灤煤炭的據點,把開灤煤炭的銷售網拓展至下游的工業稠密區。

1924年,開灤煤礦與他合組上海售煤處,合同期限5年(後延期至炕戰前)。1926年,又進而 與幾家煤號老闆含組東京煤礦公司,獨家在江蘇經銷鴻基煤,同時,還利用所投資的煤號,兼做日本煤、山西煤、屮興煤,博山煤等的生意。

此外還利用大量的煤屑與他人合辦中華煤球公司,擁有3個生產廠。劉鴻生以他的智蕙和才能不斷為自己力開闢新的財富來源。而立之年,就使他穩穩地坐上「煤炭大王」的寶座。

五.投資炭生意和碼頭堆棧奠定基礎

隨著煤炭生意的不斷擴大,僅有的開平碼頭已經不敷應用。為了擴大煤炭的銷路和打破洋商獨佔碼頭的優勢,劉鴻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開始著手擴建碼頭和倉庫。

1919年-1922年間,他與人合租義泰興碼頭公司。

1924年11月,成立上海煤業公棧股份有限公司。

1926年又購買浦東周家渡的地皮創造碼頭。

1927年,他將義泰興煤業公棧、周家難碼頭等合併,組成中華碼頭公司。

1929年,他新組惠工銀團接辦賈汪煤礦。

1930年,他又成立華東煤礦公司,進而投資煤礦產業。

劉鴻生通過經營煤炭生意和碼頭堆棧,迅速完成原始資本枳累,並在燃料、原料及設備、運輸和存儲等方面,為其大辦各種工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建立全國最大火柴公司,打破洋人壟斷

1920年是劉鴻生整個創業生涯的轉折之年,他先後發起組織了華商鴻生火柴有限公司和華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當時,由瑞典和美國兩家大火柴公司組成的壟斷性大托拉斯組織---國際火柴公司,企圖控制中國市場。

他們大量在中國傾銷火柴,致使中國火柴業損失慘重,幾乎吞併了整個中國火柴市場。時至今日,在民間還有很多人稱火柴為「洋火」,足見影響之巨大。

劉鴻生頂住壓力,促成了同行業中規模最大的三家火柴廠的合併,成立了大中華火柴公司,迫使瑞典公司改變疊加傾銷的方案。

「九一八」事變後,受國貨運動熱潮影響,大中華火柴的銷售布場迅速擴大,一舉扭轉了歷年虧損的局面,盈利頗豐。

七.多元化經營,成為著名民族資本家

20世紀20年代,上海城市建設突飛猛進,水泥供不應求。劉鴻生依託煤炭貿易便於獲得廉價煤炭原料的優勢,於1920年9月與人合資創立華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出資60萬,佔50%以上股份。

並以自己的產業向大錢莊抵押,獲得巨額貸款,建成年產量達40萬噸的象牌水泥生產線,投放市場後,所向披靡,很快就佔領江浙市場。無奈上海淪陷,劉鴻生壯志未酬。

1926年2月,劉鴻生又創設中華煤球股份有限公司,同年還創設了裕華毛絨紡織廠,並在周家渡設立了碼頭。

1927年,劉鴻生將他所有的碼頭合併,在上海成立廣中華碼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華豐搪瓷有限公司、生泰恆振記煤業公司、華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1931年,他開辦了中國企業銀行。這時,他對企業投資已達到740萬元,形成了一個包括輕重工業、運輸業、商業、金融業的企業集團。

由此,劉鴻生的買辦資本、商業資本轉為為民族資本,成為了著名的民族資本家。

八.負債曾突破500萬,差點被破產

1934年,世界經濟恐慌餘波波及中國,加上內戰戰事不斷。上海百業停頓,經濟蕭條,劉氏企業同樣陷入經濟危機中。

到1936年,劉鴻生所欠各項債務已經突破500萬,他被迫將所有通契、股票全部送進銀行作抵押。

後幾經與銀行協商,終於讓銀行同意借款連本帶息延期一年償還,才得以渡過難關。

九.如果沒有戰亂影響,他可能成為全球最強工業家

杭戰爆發後,劉鴻生積極拉身抗戰物資募集。1938年,經香港到達重慶,在兩南和西北投資創辦了—批火柴、水泥、毛紡企業。

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收復和整頓原有企業,並計划進一步的發展。但是,由於外貨大量傾銷和通貨惡性膨脹,劉鴻生的大部分企業停產或減產,民族工業的發展前景十分暗淡。

1949年5月24日,國民黨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派人將劉鴻挾持到廣州。劉鴻生怕被弄到台灣,遂進入香港。新中國成立不久,即回到祖國,並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1952年他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56年初,他將資產達2000多萬的劉氏企業實行了公私合營。1956年10月,一代商王劉鴻生因心臟病離世,享年68歲。

文/三分鐘學經營(ID:ajy360。創富案例、商業模式、商戰案例、電子書、方案、職場工具等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分鐘學經營 的精彩文章:

這7個人生來貧窮,從一窮二白到億萬富豪,他們的經歷相當勵志
這個村莊被稱為億萬富翁的地堡,住著42位居民,有13位警察保護

TAG:三分鐘學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