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抗生素、癌症 進展一覽

抗生素、癌症 進展一覽

靜脈抗生素vs 口服抗生素:NEJM新研究顛覆傳統認識

複雜的骨及關節感染,在治療上往往會包括手術治療和長時間的靜脈抗生素治療。醫生通常都會優先選擇抗生素靜脈治療。然而,英國學者開展的一項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表明:在複雜骨科感染的術後前六周使用口服抗生素療法並不劣於抗生素靜脈給葯療法。

英國的26家中心納入了1054例因骨或關節感染接受治療的成年患者,術後7日內,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在兩組:前6周接受抗生素靜脈或口服給葯治療。兩組均會繼續接受後續口服抗生素治療。靜脈給葯組74例(14.6%)和口服給葯組67例(13.2%)治療失敗,兩組治療失敗的風險差異為-1.4個百分點,結果證實了口服給葯的非劣效性。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無顯著差異,靜脈給葯組中,導管併發症較常見。

相信這一研究會讓醫生們更加理智的認識靜脈或口服抗生素,畢竟,口服抗生素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更好,會減少住院時間,同時並沒有證據顯示靜脈滴注抗生素會帶來更多的益處。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380:425-436

攻克EGFR抑製劑耐藥性的新方法:聯用極光激酶抑製劑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在亞洲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尤為常見,隨著EGFR抑製劑的上市,越來越多的患者從中獲益,腫瘤控制率得以提高。然而,EGFR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常常在9個月~12個月時產生不完全應答,隨後進展為獲得性耐葯。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新的EGFR抑製劑耐葯機制,他們經過一系列實驗證實:極光激酶A(AURKA)在非小細胞肺癌對EGFR抑製劑的耐葯過程中發揮著作用;小鼠實驗發現,當極光激酶抑製劑與EGFR抑製劑聯合使用時,具有協同作用,可以增強療效,推遲耐葯。

Nature Medicine 2019;25:111-118

食管癌:超越開放性食管切除術,混合微創食管切除術併發症大大減少

法國研究人員C. Mariette等人研究發現,與開放式食管切除術相比,混合微創食管切除術術中及術後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得以降低,尤其是肺部併發症。

混合手術是一種腹、胸兩切口手術(又稱Ivor-Lewis手術),包括腹腔鏡胃遊離和右側胸廓切開術。

混合手術組和開放手術組分別有103人和104人。混合手術組、開放手術組出現術中或術後併發症的患者分別為37例(36%)和67例(64%)(OR=0.31; P

研究表明,混合微創食管切除術帶來的術中和術後嚴重併發症,特別是肺部併發症的發生率低於開放性食管切除術,且不會影響3年總生存率和無病生存率。

參考文獻: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380:152-162

糖尿病治療藥物SGLT2抑製劑的「新用」:治療早期肺腺癌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製劑是近年上市的一類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葯。目前全球已有若干種SGLT-2抑製劑上市:坎格列凈、達格列凈、恩格列凈、依格列凈、魯格列凈以及托格列凈。

最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Jonsson綜合癌症中心的Claudio R. Scafoglio等研究發現,在肺部癌前病變和早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ADC)中,口服SGLT2抑製劑坎格列凈能推遲腫瘤的出現、提高存活率、縮小肺腺癌體積。

Scafoglio等研究者利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成像技術,以Me4FDG為示蹤劑(它專門用於檢測SGLT的活性),對58例人LADC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腫瘤主要利用SGLT2在癌症發生早期轉運葡萄糖,甚至是在癌變之前。

SGLT2或將成為早期LADC的有效治療靶點。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10:eaat5933

詳細報道請訂購《康復·生命新知》雜誌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新知 的精彩文章:

急性心梗患者PCI術中用阿替普酶,對預防微血管阻塞無效
元素周期表「爆炸」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