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辛棄疾詠荷花最佳的一首詞,詞中充滿對小人的痛訴,英雄的無奈

辛棄疾詠荷花最佳的一首詞,詞中充滿對小人的痛訴,英雄的無奈

公元1200年,辛棄疾時年61歲,這是他第二次被罷免官職,回家賦閑。而同樣是這一年,他的好友趙晉臣(因為他曾經擔任過敷文閣學士,因此題目中詞人稱他為敷文),也被罷免在家,這年的夏天,趙晉臣給辛棄疾寫了一首詞,為辛棄疾作壽,辛棄疾便寫下了另一首詞作為答謝,這首詞便是下面這一首《喜遷鶯》。

這是一首典型的詠物詞,上片詠荷,下片抒情,但是辛棄疾的高明之處是抒情也不離荷花,而詠荷只是為了給抒情做鋪墊,和平常那種純詠物的詞作大有不同。


喜遷鶯·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用韻為謝

辛棄疾

暑風涼月。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蓉花發。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添白鷺,晚晴時,公子佳人並列。

休說,搴木末。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別。心阻媒勞,交疏怨極,恩不甚兮輕絕。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

上片寫荷花。「暑風涼月」,正是荷花大盛的美好時節,「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直寫水上荷花的美好姿態,滿池荷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玉立,好像無數綠衣使節,在這一群綠衣使節中間,是「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蓉花發」,千朵荷花爭相開放,它們時隱時現,好似十五女郎含羞半遮,參差錯落,姿態萬千,又好像心懷妒意的美人,當真是一幅絕美的水上綠葉紅花圖!

下面開始用典。六郎,是武則天寵幸的張昌宗,「貌比六郎」是楊再思的話,史書評價楊再思奸佞而又聰明,曾經說:「張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耳」。

所以詞人這裡是一種心痛之態,張宗昌之輩如此無恥,居然還用潔白的荷花來比擬,因此辛棄疾用了「堪恨」、「誰潔」兩個詞,來表現對潘、張之卑鄙小人的鄙視,以及對於荷花的讚美。那麼,誰能夠與荷花一比呢?作者給出了答案:白鷺!

白鷺通體潔白,象徵著純潔無塵,又一生都在水上,表現著超然脫俗。所以杜牧曾經說:白鷺潛來兮,邈風標之公子;窺此美人兮,如慕悅其容媚。作者深知此意,所以給出了一幅絕妙的圖景,在傍晚雨晴時分,白鷺飛來與荷花相伴,好像佳人公子雙雙而立,平添了不少生機和趣味。

下片開始抒情,而多採用《楚辭》中的詩句,但是意思卻很連貫。詞人同情屈原那種「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質,讚美他的精神可以流芳百世,同時,又對屈原的悲慘遭遇表示了同情,令人讀完感到悲憤。

其實,辛棄疾和屈原,在遭遇上都是一樣的,他們都一心為國,卻被棄之不用,所以辛棄疾開頭說「休說」,便見悲憤,結尾又用「都休問」,跌宕有力。正是一切都別說了!只有對花痛飲,一醉忘憂。結的乾淨利索,將胸中之氣一吐而出!

辛棄疾平生以收復失地為己任,但是卻多次被貶賦閑,報國無門的他,只能抓起僅有的筆桿,借酒澆愁,將自己心中的那份不快一吐而出,所以,在辛棄疾的詞作中,經常會有類似的感嘆,這或許也是一種英雄的無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詞風 的精彩文章:

辛棄疾極其特別的一首詞,集「經」為詞,表面看全是對孔子的挖苦
蘇軾描寫花蕊夫人的一首絕佳詞作,知名度極高,讀完令人神往

TAG:史話詞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