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林允拆完禮物花式吐槽,送禮人吳謹言直接不敢承認了

林允拆完禮物花式吐槽,送禮人吳謹言直接不敢承認了

三爺追了一下新綜藝《青春環遊記》。

先導集中,節目組要求大家準備禮物,然後由大家互相挑選,林允本來挑中了最貴的人蔘,結果一扭頭換了個「重禮」。

於是挑中了長得像「磚塊」的粉條,開始拍桌吐槽。

沒曾想就是同房的吳謹言送的,搞得吳謹言拚命忽悠林允這粉條挺好的,但就是不敢承認是自己送的。

三爺看完這段的鏡頭就感覺,兩人都是有夠白的,雖然很大程度上是打光的影響,但是同場景下,貌似還是林允更白了一點?感覺在即將過曝的邊緣試探...

林允的皮膚好、膚色白也算是她的長期標籤之一了,之前在給產品推廣的時候,還特意強調了「林允的白」作為宣傳點。

現在一提美白產品的話,絕大多數的第一個反應估計是olay(不得不說olay的翻身仗打得挺漂亮),而三爺在剛邁進護膚大門的那時候,美白界的扛把子還是——雪肌精。

白到發光的林允在近兩年前也還推薦過雪肌精的美白面膜。

以前有關注過雪肌精的旁友可能還記得,他家打從火起來開始,就一直和酒精兩個字糾纏在一起。而對酒精的眾多說法,打從雪肌精那之前,一直到現在,也還是會讓很多人困擾,

酒精會到底會不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越來越敏感?

長期用酒精會使毛孔越來越大,越來越粗嗎?

變性酒精又是啥?跟酒精一樣不能用嗎?

還有一種情況尤其多,啊,我用這個產品有灼熱、刺痛、發紅等敏感反應,一定是裡面的酒精導致的,我估計是酒精過敏!

雖然這兩年酒精的「不可用」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了沒有必要這麼避之不及,但是一旦皮膚出現什麼問題,酒精還是非常容易被第一個拉出來背鍋...其實酒精還是有點冤。

酒精的作用

酒精,學名乙醇,易燃易爆可用於消毒什麼最基礎的這些性質啥的我們就不多講了,和護膚品關係不大。

酒精用在護膚品里,可以充當溶劑、促滲劑、收斂劑、消泡劑、防腐劑、清涼劑、抗菌劑多種用途使用,是護膚品中非常常見的熟人了。

充當溶劑

水是我們使用最多的溶劑,但是總有些成分它沒辦法很好的溶解在水中,可能是根本無法溶解也可能是非常不穩定容易析出。

而這樣的成分如果只用水作為溶劑,出來的產品極大可能就是很渾濁或者有沉澱物,估計沒多少消費者可以接受,畢竟看著就很像是「變質」,而且也不利於成分的吸收。

而酒精能幫助溶解很多這樣難溶於水的成分,比如刷酸常用的水楊酸,所以酒精經常被作為溶劑添加到護膚品中。

溶劑用途添加的酒精濃度是相對較高的,但也就是相對,護膚品中非特殊用途的最高也就到30%了,而一般產品的添加量往多了說,也就10%~15%左右,這還是作為溶劑的濃度,我們一般說的護膚品里的高濃度添加,也就這樣了,離破壞皮膚其實還有相當的距離(除了皮膚本身有問題的)。

辨別也很容易,這樣的產品酒精在成分表中的排名肯定在前5甚至前3了,比如奧爾濱的健康水。

滲透作用

酒精有良好的滲透作用,可以幫助產品中的其他成分加速滲透,而且安全、成本低、穩定性好,所以也經常被用來作為促滲劑添加。

促滲的原理在於酒精對於細胞間脂質雙分子層結構會有一定的破壞作用,使脂質體的流動性更強,相當於幫助其他成分打開了一條縫,讓他們可以更好的滲透進皮膚,同時也可以幫助去除皮表的油脂,帶來清爽的感覺。

但是一般護膚品中的酒精濃度雖然可以短暫打開皮膚通道幫助促滲,卻還不足以到擾亂角質層,破壞皮膚屏障的程度,所以說長期用酒精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出現敏感肌這個,酒精有點冤。

不過對於皮膚屏障本身就已經有「漏洞」的敏感皮,酒精的促滲作用確實會增加刺激皮膚的風險,是不太建議去用的!(但是有些產品含量實在很低,真就不用太在乎了,對皮膚產生不了啥影響)

p.s.分清楚自己是不是酒精過敏,要是純粹是對酒精成分過敏,那沾一點也可能有嚴重反應,這個很好驗證 ,不需要對著護膚品猜是不是酒精導致了你過敏,直接買一瓶醫用酒精擦一下,立馬知道是不是酒精過敏,要是醫用酒精都沒事,那護膚品里的酒精也不是導致你過敏的原因,再找其他因素吧。

酒精強大的滲透能力也能讓它穿過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菌內部的蛋白質變性,從而殺死細菌,起到殺菌清潔作用。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75%左右的濃度,護膚品根本到不了。

所以是有點抑菌作用,可以幫助產品防腐,但一般也不會當專門的防腐劑用,但有高濃度酒精在的時候,產品確實可以減少其他防腐劑用量,從而減少刺激。

揮發作用

酒精具有高揮發性,皮膚溫度下就可以非常迅速的揮發,帶走熱量,讓皮膚感覺到清涼,再加上它對皮表的去脂能力,使得使用完酒精產品會產生乾爽的感覺。

還能因此產生一定的收斂作用,暫時性的縮小毛孔,不過暫時的很短暫,別說撐到隔天,保持1小時可能都很難,所以也別指望酒精幫著收毛孔了,都是片刻的歡愉。

酒精揮發的同時的確會帶走少量皮表的水分,但是產品也會添加很多的保濕成分呀,都可以幫助提高皮表的含水量,所以說酒精揮發會帶走大量的水分導致乾燥的也不對。

有的說法是酒精長期中會導致屏障破壞,皮膚水分散發變快,留不住水分,這個上面就說了,護膚品的濃度還沒這麼牛。

但酒精去除的皮脂對於干皮來說是很寶貴的成分,我們少洗臉、用溫和的潔面成分都是為了保住干皮這些稀少的皮脂,這樣皮膚才會感覺比較滋潤舒適。

如果這些被帶走的皮脂沒法被自行或者外部補充上,那對干皮來說確實用著會不舒爽,但是很多產品雖然用了不少酒精,但是由於添加了更多的油脂、保濕劑等成分,能把被去掉的皮脂「找補回來」。

日系就尤為常見這樣的配方,比如資生堂悅微的乳液,還更適於干皮一些呢,所以也不能一刀切說高濃度酒精的,干皮就不能用的。

如果非要劃分一下干皮有哪類不適合用的酒精產品,那就看感覺吧,使用完有明顯乾爽、緊繃感覺的,就別用,啥感覺都沒有的,就不要看見成分表裡有個酒精就棄用了,不用這麼緊張。

酒精vs變性酒精

酒精和變性酒精就是親戚,還是近親。

變性酒精的由來其實是因為歷史上的禁酒令和酒類的高稅政策導致飲用酒難得,很多人會偷工業酒精來喝或者偷著製作成飲用酒,於是美國政府就強制規定,工業用酒精必須添加「變性劑」,用於和食用酒精做區分。

添加了「變性劑」的酒精就叫變性酒精(SD乙醇),並不單指某一個成分,而是一組成分,根據添加「變性劑」的不同有各種各樣的變性酒精。

變性後的酒精依然和酒精的大體作用差不多,只不過根據「變性劑」的不同,有些能幫助祛除產品的原料異味;有些加快了揮發速度,使產品更容易乾爽;有些減少了酒精的揮發,使產品少帶走水分,更適合干皮。

總體來說,變性酒精的「變性」會對產品有一定的好處,但是改變不了它依然是酒精的事實,敏感肌和對酒精過敏的,還是不適合。

品牌都在宣傳不添加酒精?

有人會想,如果說酒精沒那麼「壞」,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品牌要出不添加酒精的產品?

三爺想了想,大概有兩個因素吧。

第一,酒精確實不太適用于敏感皮(包括玫瑰痤瘡),而現在敏感皮和覺得自己是敏感皮的人數明顯增加,那為了更大的市場選擇去掉了酒精。

第二,順應「民意」呀,如果消費者都對酒精這麼介意,而品牌只要去掉酒精就能多收穫一批消費者,那品牌肯定會去做的,上一個因為妖魔化被各品牌打入冷宮的不就是硅油嘛。

總結而言的話,酒精對於健康皮其實都不需要那麼可以避免,干皮可以看使用感來挑選,而不是看有沒有酒精。

敏感皮、玫瑰痤瘡這類的,躲開高含酒精的,極低濃度含有的也不用太過於緊張。酒精過敏的才要直接棄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氧App 的精彩文章:

熱巴身材再次掉下神壇,肚子上密密麻麻的肥胖紋太難看了!
想讓吸渣體質的洪欣打贏這場仗,大概只有劉亦菲能幫忙了

TAG:新氧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