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翻譯員一句口誤,直接使得日本被原子彈襲擊,險些亡國!

翻譯員一句口誤,直接使得日本被原子彈襲擊,險些亡國!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它可以表達出人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態度與情緒,沒有了語言,人與人之間就可能會產生非常大的誤解。那當雙方語言不通,沒有辦法正常交流時,翻譯員就是最好的選擇。倘若在國際間交流時,翻譯員素質不夠,發生失誤,那麼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當時戰爭已經進入了尾聲,是勝是敗基本已經成了定局。《波茨坦公告》發出後,大家都在等待日本的回應。日軍在高層進行討論之後,在發布會上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因為這涉及到全球多個國家,還將其最後結論翻譯成了英文,大致內容是「這次公告中的內容和之前的會議結果基本相似,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我們可以對其完全忽略。現在情勢已經到了這種地步,我們已經沒有後路,必須向前繼續戰鬥」。

此內容一發,多國憤怒,美國更是為了讓日本停戰,向其國內投放了兩顆原子彈。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日本國內直接死亡人數與之後受輻射死亡人數加起來達60多萬,對他們國家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之後美國也就這件事做出回應:日本如果接受之前的公告,他們絕不會這樣做。但事實上日本之前的回應較為含糊,各國各界也就其回應內容進行切實分析。

沒想到在找到當時日本的高層發言的日本原版之後,發現竟然是翻譯出了錯。通訊社不小心將其「先不回復」翻譯成了「完全忽略」。在這份回應傳到美國的過程中,則又進行了曲解,含義已經變為「日本不同意接受」。實際的含義在翻譯過程中被完全被改變了,釀成了之後的覆水難收。

翻譯是不同語言的國家之間交流和溝通的橋樑,他們的準確性非常重要,發生一個小失誤甚至會引起國際衝突。至於代表國家的發言人在表達時也不應該含糊其辭,而是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老照片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侵華後,各個國家紛紛退還賠款,為何只有日本不退?
除了為腹中孩子找爹,阿珂選擇韋小寶還有一個為人不齒的理由

TAG:天下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