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古代「金丹術」到底指「內丹」還是「外丹」?

古代「金丹術」到底指「內丹」還是「外丹」?

內丹和外丹是相對而言的,它們同為道教的煉養方法。

外丹主要是釆用金石藥劑或輔以草木合劑,經過爐火燒煉的化學反應而形成丸散劑。以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為代表的丹鼎道派,非常重視金液還丹,以之為學仙修道第一要緊之術。在其《抱朴子·金丹篇》中曰:「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不老不死」。戰國時神仙方士盛傳海上三神山有長生不死之葯,秦皇、漢武皆遣方士入海求之,不獲。元光二年(前133),方士李少君對漢武帝說"丹沙可化為黃金",表明此時外丹術已流行。魏晉南北朝,由於煉丹道士的推動,外丹術獲得較大發展。隋、唐時,外丹術隨著道教的興盛進入全盛時期。著名煉丹道士相繼踵出,丹藥品種大增,服丹成風。但因致死者甚眾,故唐以後漸衰。

內丹是由古代導引、行氣、吐納等術發展而來,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和東晉葛洪 《抱朴子》內篇對此均有所論述。北宋張伯端著《悟真篇》,使內丹理論和方法都更加豐富和發展。道教南北宗皆專主內丹,斥外丹為邪術,從此內丹逐漸成為道教主要方術。

內丹是指煉養體內精氣神,使之凝結成丹,這其實是一種形象的比喻,把身體比作丹鼎,將精氣神比作藥物,把運神即以意領氣比作火候。經過一定歷程和一定的修鍊之後,人體的精氣神將會在丹田凝聚起來,叫做結丹。從形成時間上看,外丹術盛行於漢唐,內丹術盛行於宋以後。內丹術的發生和盛行稍遲於外丹術。之所以都被稱做丹,皆是因為對於煉者而言,他們具備相同的功能,那就是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總的來說,煉製內外丹的思想或者原理是相通的,而且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即使修鍊者長生成仙。

從廣義上說,「內丹」既指體內之「丹」,也指煉製體內之丹的程序理論。前者是從「物」的角度說的,後者是從「理法」的角度說的。外丹,道教方術之一。相對於「內丹」而言,「外丹」是一種由礦物石煉製而成的藥物,煉製這種藥物的方術就稱作「外丹術」。在古代,方士為了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還煉製葯金,葯銀以製作器皿,為服食之用。這種煉製葯金、葯銀的方術稱作「鍊金術」。外丹術與鍊金術合起來就稱作「金丹術」。一般來說,金丹術主要是指外丹術。

此外,煉內丹和外丹的過程迥然不同。內丹與外丹相對,是以人身體為爐鼎,精、氣、神為藥物,經過一定時間的修養鍛煉,以神運煉精、氣,達到三位一體,凝結成丹,稱為「聖胎」。其修鍊過程,分為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復歸於道幾個階段。按道教理論,由道產生精、氣、神,凝聚成形而為「人」,這是「順行」的過程;煉內丹則是從人的精、氣、神通過修鍊復歸於道,這是「逆行行」的過程。而這個「逆行行」過程就是歷代各派丹道不傳之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道探索 的精彩文章:

這種胎息,居然會產生清晨無欲而剛的陽舉!
開了天眼的人發現:意守丹田,周圍氣光能量會源源不斷匯入丹田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