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虞姬最終去了哪裡,正史上怎麼記載的?後世又是如何記載的

虞姬最終去了哪裡,正史上怎麼記載的?後世又是如何記載的

虞姬最早出現了《史記·項羽本紀》中。不過,虞姬究竟姓什麼名什麼,做過什麼事,最終的結局如何,《史記》都沒有明確記載。只是寫了項羽在聽說垓下城中到處都是漢軍旗幟,漢軍營中四處都想起楚歌之聲的時候,項羽慌忙之間,未及細辨,便以為漢軍已經佔領了他的營寨,他的將士都投降了漢軍。於是唱出了那首有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記載了項羽唱完後的情況:「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後來《漢書》在記載這件事的時候,寫的也和《史記》差不多。

總之,這些正史都沒有說虞姬最後自殺了。

(虞姬劇照)

歷史上最早記載虞姬自殺,出現在唐代張守節所撰的《史記正義》中。《史記正義》是對《史記》所作的解釋。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說,他之所以寫虞姬最後自殺,是根據《楚漢春秋》一書。

《楚漢春秋》這本書是西漢初年的陸賈撰寫的。記載了劉邦、項羽起事到漢文帝時期的事情。當年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曾參考過這本書。不過,據專家考證,這本書在西漢末年的時候就散佚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清人假託的),張守節似乎是看不到這本書的。

但張守節當時卻信誓旦旦認為他看過這本書。不只是張守節,唐代的另外兩個史學家司馬貞、劉知風也說他們看到過。

不過,就算唐代的時候,《楚漢春秋》這本書還在,但是,也並不能證明《楚漢春秋》就記載過虞姬自殺。就算《楚漢春秋》記載了虞姬自殺,當時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並沒有把這件事寫出來,說明當時他是做過一番分析的,認為這件事並不可信,因此才不予收錄。

至於虞姬當時的《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也是張守節首次輯錄出來的。《史記》和《漢書》都只是寫了「美人和之」,並沒有說,和的是什麼內容。

因此,張守節的記載,就存在兩種情況:一是他確實看過《楚漢春秋》這本書,《楚漢春秋》上確實記錄了虞姬和歌以及拔劍自殺的內容。二是並沒有相關的內容,所有這些,都是張守節自己想像出來的。

那麼,既然這事有可能是張守節想像出來的,為何後世卻對這件事深信不疑,而且此後還演繹出「霸王別姬」這樣婦孺皆知的典故呢?也就是說,為什麼人們認為當時虞姬一定會為項羽自殺呢?

(霸王別姬)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虞姬自殺,是向英雄致敬。

在後人的心中,項羽是一個英雄的形象,他雖然也很殘殺,一次就坑殺了秦朝降卒二十萬人。但是,他卻也做了很多英雄的事情。比如在鴻門宴上並沒有殺劉邦;比如抓到劉邦的老爹和夫人後,並沒有羞辱他們,又把他們放了;比如他打下天下以後,並沒有一人獨吞,而是把天下分封給了有功的諸侯;比如他一生戰無不勝,少有敗績等等。

項羽這樣的作為,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結果卻是,項羽最終失敗,劉邦最終獲得了江山。

不過,項羽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英雄行為,卻為後世所敬仰。人們之所以想像虞姬會為項羽自殺,就是一種向英雄致敬的心理。所謂「美人配英雄」,只有虞姬自殺,才是一種對英雄項羽最完美的敬意。

二、虞姬自殺,是向愛情致敬。

愛情,是千百年來,最永恆的話題,也是人們最美好的企盼。

在古代,由於男尊女卑,男人總有三妻四妾。因此,一個女人對男人有愛情容易,但是一個男人對女人有愛情,似乎很難。

劉邦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攻下了一座城,第一件事就是躲進「溫柔鄉」里。在秦宮是這樣,攻陷了彭城也是這樣。對於他來說,根本就沒有「愛情」二字。他在打江山的時候,呂后在家裡給他養兒子。可他自從有了戚夫人,對呂后從此不聞不問。他的身上,滿滿都是「薄倖」。但是項羽不一樣,無論項羽打下多少城池,歷史上都沒有他迷戀美色的記載。而且,他的身邊,只有虞姬一個女人。

項羽對虞姬,有沒有愛情?這一點或許不能定論。但是,後人心裡有這種企盼,所以就有了那一出纏綿悱惻的「霸王別姬」的大戲。

(項羽劇照)

三、虞姬自殺,是向守貞致敬。

「貞節」觀念,無疑是文化糟粕。然而,在古代男權社會,這卻是男人的一種嚮往。男人若是打江山失敗了,都希望女人能跟隨他一起失敗。如果女人被敵方俘虜,男人就覺得是一種恥辱。崇禎皇帝最後上吊前,逼迫他的嬪妃們自殺,就是這種心理的反映。

因為有這種心理,因此,他們都覺得在項羽兵敗的時候,虞姬應該自殺,不應該落入劉邦的手裡。

由此,虞姬就「自殺」了。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史記正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本來諸侯們各安本分,為何鄭國首先跳出來,挑戰周天子權威
「朱三太子」究竟是崇禎的哪個兒子,為何讓清初皇帝寢食難安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