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B2B,扎堆產業互聯網

B2B,扎堆產業互聯網


B2B平台集體轉戰產業互聯網

近年,從交易流通平台變身為產業互聯網供應鏈平台,這成了B2B平台們心中最完美的夢。

2017年初,阿里巴巴揮刀修整B系,先是把阿里巴巴合伙人、「18羅漢」之一戴珊調任阿里B2B事業群業務總裁,而後1688從信息展示平台升級為幫企業構建SaaS服務工具 沉澱信息數據的采銷場景平台,B2B3.0八大矩陣助力產業鏈改革。

張勇在2018年的B系年會上鄭重表示,產業互聯網將帶來整個製造、生產、流通、貿易、渠道和管理的變革與機會,而這樣的歷史機遇,在阿里將由B2B團隊來承擔。

2018年,慧聰集團在對原先「各個行業都做,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業務模式梳理後,正式開啟產業互聯網模式,主抓買華塑、棉聯、中模國際幾個垂直行業平台,從數據服務、信息服務、交易服務三管齊下進行產業深耕。

集團董事會主席劉軍表示,「我們要做產業互聯網,這幾個行業阿里騰訊看不上,太low,但我們干。產業互聯網只要做深了,每個行業都能掙錢。」

2015年,找鋼網關於產業互聯網的提法喧囂塵上,事實上,其介入產業互聯網的時間更早。2012年,從壓縮中間渠道,撮合交易切入,到2014年打造全產業鏈鋼鐵電商,將平台上積累的大量交易數據,包括供應鏈數據、財務信息、客戶行為習慣等數據提供給上游企業,幫助其科學決策產品的生產、數量等,打通產業鏈上下游。

找鋼網創始人兼CEO王東表示,隨著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逐漸深入,未來還將有大量新技術湧現,從生產到商品,智能化非常欠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這些技術一定會融入這個領域,助力產業完成重構。

而除卻阿里巴巴、慧聰集團、找鋼網,鋼銀電商、美菜、怡亞通、1919、百世集團等B2B平台均有產業互聯網動作。


為何集體看上產業互聯網呢?

平台:窮則思變

根據商務部數據,2017年中國網路購物市場中B2C市場交易規模為3.6萬億,另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2017年中國B2B電商交易規模達到20.5萬億元。B2B市場規模遠大於B2C,但卻遲遲未培育天貓、京東、拼多多一樣的行業巨頭。究其原因:

其一,B2B各行業壁壘深厚,市場擴張可複製性低,這也是造成2B估值低於2C的首要因素。

其二,過去幾年,2C公司可以依靠C端用戶運營,憑藉品牌或口碑效應,快速享受互聯網上的人口紅利,2B企業按照2C公司的互聯網營銷策略、大面積推廣收效微乎其微。

其三,早年B2B平台僅是向需求方提供平台對接、信息匹配服務,變現主要依靠會員費,並不參與產業、行業運營,甚至也不介入物流、資金流,方式單一,企業營收效率相對較低。

在平台擴張、估值、用戶運營、營收上的種種不如意是造成B2B平台尋求改變的首要原因。

產業:亟待改革

市場需求疲軟,傳統產業面臨訂單減少的問題。從降低成本、降低庫存入手反而容易陷入產品質量下降、品牌力降低的陷阱,再度降低訂單數量,進入惡性循環。這種狀況下,甚至有企業出現低價中標、以次充好的情況,使B2B產業進入無序狀態。

傳統產業過去將精力放於製造、加工環節,往往能在產品質量上取得較好的改進,但今天由於下游企業需求更加分散,對於上游生產商而言不能再像以往那樣明確把握企業需求,進行產品改良。此外受限於企業與企業間市場閉塞的影響,供需雙方難以尋求到最適合彼此的匹配。產業上下游期待B2B平台能夠為其帶來更多助力。

隨著時間的增加,B2B平台對產業運行規律、資源、品牌等方面有了更加成熟的理解。也有了相對較深的積累,從而能夠以信息服務為基礎,結合交易服務、數據服務,切入到囊括物流、資金流的產業運營中去。

環境:政策紅利

政策利好,正在推動產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在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等戰略行動的驅動下,B2B產業呈向好的狀態。

進入2018年後,《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相繼出台。2019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平台「,深入開展「互聯網 」行動,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這為各類價值轉型專業互聯網的B2B平台帶來了更好的政策環境。

產業互聯網勢不可擋,B2B平台亦呈燎原之勢四面襲來。全新環境下,產業互聯網,阿里、騰訊、慧聰、找鋼網已經先行。全新環境下,企業如何以新技術創造更多價值?攫取產業機會?6月13日億歐【產業互聯網峰會】於上海重磅揭曉,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中興通訊與國動集團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
市值715億美金,「燒錢」的Uber逃不過破發的命運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