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8隻「創藍籌」首度亮相!市場波動不影響MSCI擴容決策

18隻「創藍籌」首度亮相!市場波動不影響MSCI擴容決策

MSCI於北京時間5月14日早5點公布了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以及A股擴容第一階段新納入和剔除的A股個股名單。此次,同花順、泰格醫藥、溫氏股份、康泰生物、愛爾眼科、邁瑞醫療、寧德時代等18隻大盤創業板股首次亮相。此番指數審議結果將在5月28日收盤後生效。

MSCI亞太研究部主管謝征儐(Chin Ping Chia)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MSCI的測算,「三步走」完成後,A股將迎來800億美元增量資金,合人民幣約5400億元。

18隻「創藍籌」亮相

MSCI表示,就第一階段操作而言,此次26隻中國A股將會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新增大盤股有18隻來自創業板,這18隻創業板股票也即是所謂的「創藍籌」(大盤A股),同時現行238隻成分股的納入因子將從5%提升到10%。第一階段操作完畢後,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中的佔比分別將會達到5.25%和1.76%。此外,MSCI將會在8月和11月季度指數審議時分別實行剩餘兩階段的擴大納入操作。

新增18隻中國創業板個股包括:同花順、泰格醫藥、溫氏股份、康泰生物、愛爾眼科、邁瑞醫療、網宿科技、東方財富、沃森生物、樂普醫療、匯川技術、三環集團、芒果超媒、藍思科技、智飛生物、先導智能、宋城演藝、寧德時代。

18隻新增大盤創業板股的名單

此次,MSCI中國A股指數中(MSCI China A Index)中,MSCI中國A股大盤股指數將納入26隻中國A股,且沒有個股被剔除出去,包含總股數升至264隻。MSCI中國A股中盤股指數將新增29隻個股並剔除5隻,包含總股數升至173隻。

在3月1日,MSCI公布擴大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的諮詢結果,到2019年底前將分三步將A股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此前MSCI提議分兩步完成納入)。當時,MSCI預計總計會有253隻大盤股和168隻中盤股被納入,其中包含了了27隻創業板股,而這27隻創業板股中有12隻是A股大盤股(第一階段納入)、15隻是中盤股(第二階段納入)。可見,此次季度審議後被納入的A股整體股票數都較3月時有所增加,當時MSCI預計將被納入的創業板大盤股包括:溫氏股份、東方財富、愛爾眼科、寧德時代、智飛生物、邁瑞醫療、樂普醫療、匯川技術、三環集團、沃森生物、宋城演藝、芒果超媒。上述創業板股基本都是各自行業中的細分龍頭,且也是各自行業中總市值最大的公司。

市場波動不影響擴容決策

近期市場特別關注的是,外部不確定性繼續、A股持續震蕩會否影響MSCI擴大納入的決定?

答案是否定的。早在3月1日MSCI舉行的線上媒體會上,MSCI 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布賴恩(Remy Briand)就表示:「這三階段的納入是沒有其他條件附加的,是必然會在指定的時間發生(There』s no conditions attached to the 3 steps, they will happen)。」

言下之意,無論市場如何波動,並不會影響納入決策,可能會發生變化的只是屆時季度審議時被剔除或新增納入的個股。

「目前所發生的季度調整則是MSCI例行的再平衡事項,來決定哪些個股需要被添加,哪些需要被刪除(例如出現任意停牌現象等)。」布賴恩此前表示。

MSCI預計,「三步走」完成後,A股將迎來800億美元增量資金,合人民幣約5400億元。

謝征儐在3月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要在未來幾年進一步爭取剩餘的80%,關鍵在於要使得一些機制和做法上更加與國際標準接軌,四大關鍵分別是:提升外資機構對於對沖、衍生工具的可獲得性,滿足風控需求;使中國境內較短的股票資金交割周期(T 0)與國際接軌(T 2);逐步向使用綜合交易賬戶機制(Omnibus trading mechanism)過渡;化解互聯互通機制下的假期風險問題。

長期外資凈流入趨勢仍將保持

儘管近期北上資金呈現凈流出態勢,一改春節至3月期間日均流入近50億元的猛烈勢頭,但多數外資機構仍然認為,外資流入將是一個長期趨勢,不宜過度關注短期的變化。

根據摩根士丹利對全球追蹤MSCI指數的被動性基金的規模計算,MSCI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大盤A股,預計今年將帶來150億美元的被動增量資金,而進一步納入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將額外帶來3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除了被動資金,摩根士丹利預計未來主動型資金的配置也會進一步增加,今年預計可以達到600億~1000億美元的規模,超出2018年,有望成為又一個創紀錄的一年。

至於近期的市場回調,也是由於此前A股估值迅速擴張導致市場趨于謹慎。「儘管基本面在慢慢企穩、盈利底開始出現,但真正的復甦還沒那麼快,之前的大漲是情緒恢復和估值提升造成的,部分板塊估值此前也超出了歷史平均線,因此會出現短期獲利了結的情況。外資對估值向來較為敏感,因此並不奇怪此前會出現換倉或取利,但長期外資凈流入A股的趨勢仍是確定的,畢竟A股目前是被全球投資者超低配的。」荷蘭最大資管機構荷寶(Robeco)中國研究總監魯捷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微軟市值站上萬億美元 谷歌財報讓華爾街「涼涼」
上交所就首輪問詢及回復情況答記者問,強調問詢四大原則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