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給英國下的聖旨,至今在大英博物館,專家:幸虧他們不識漢字

乾隆給英國下的聖旨,至今在大英博物館,專家:幸虧他們不識漢字

歷史上每個國祚超過百年的大一統王朝,總會有一段特彆強壯的時期,對於清朝而言,它強壯的名字叫做「康乾盛世」。雖然這一觀點被大量學者贊同,但亦有言論稱之只是虛浮盛世下的一場泡沫,看似肥頭胖耳實則已瘦骨嶙峋,平靜的海面下卻是暗流涌動。誠然,康熙與雍正二帝為大清帝國所做的貢獻不言而喻,他們基本已將國家機器定型,而乾隆帝的價值固然同樣不可撼動,但在繼承祖輩基業的過程中,卻又多了一層墨守成規。乾隆帝在位的六十年,也是清朝開始走下坡路的六十年,這在1792年英國使者訪問事件中便可以窺見一二。

1792年秋,乾隆八十大壽的大型覲見派對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四鄰各國紛紛派出使團奉上珍貴賀禮,此時在歐洲戰場稱王稱霸的日不落帝國也正在努力拓展海外業務,所以英國政府便想借著清朝的這一盛會與乾隆簽上幾個大合同,以打開中國貿易市場。喬治·馬戛爾尼,18世紀英國外交史上的王牌政治家,被委任為中國游的隊長。要知道,這是西歐國家首次向中國派出正式使節,可稱得上是中西文明的一次重要交往。

英國使團帶來的禮物雖不珍貴,但很先進。隨行的80餘人中就有天文數學家、藝術家、醫生等現代化職業人員;攜帶的禮品包括:望遠鏡、地球儀等天文學儀器,前膛槍、門炮艦模型等精良武器,還有鐘錶、毯氈、車輛、軍用品等最能夠體現英國高級文明的一系列裝備。

然而乾隆帝對於這一切卻並不感冒,皆視之為「奇技淫巧」罷了。地球儀是幹啥用的,和我皇宮裡陳列的有區別嗎?前膛槍太短了,有我八旗子弟兵的大刀長槍厲害嗎?而那一台需要專人裝備的鐘錶,其實早就已經有人送過了。當馬戛爾尼目睹清宮內琳琅滿目的先進裝備時,也是瞠目結舌,而更令他目瞪口呆是,乾隆竟把這些儀器當擺件兒擺著好看。

不過馬戛爾尼提出的條件卻像獅子大張口,他代表英國國王提出了五大通商要求,概括起來不外乎三點:開放港口,減免關稅,優待英商。這是很過分的條件,個別條例甚至涉及到了割地與免稅,因此清政府給予嚴詞拒絕。另一方面,乾隆的皇帝架子也拿捏得有些過分了。

馬戛爾尼覲見乾隆只肯行單膝跪地之禮,而乾隆則堅持必須是三跪九叩,因為禮儀問題,雙方曾展開多次針鋒相對的爭論,最後馬戛爾尼以英國是獨立國家而非藩屬國為由,勝出。此外,乾隆始終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面對英使團,在使者心裡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其中一個隨行使者在返回英國後就說:「我們的整個故事只有三句話:我們進入北京時像乞丐;在那裡居留時像囚犯;離開時則像小偷。」

最終,馬戛爾尼帶著一身失敗與疲憊離開了。作為禮尚往來,乾隆還下了一道聖旨給了馬戛爾尼,讓他帶回英國傳話,內容大致是:「紅毛英吉利」啊,你不遠萬里來祝壽我很高興,但通商之事不提也罷,因為我清朝什麼都不缺,如果你們只是想要些瓷器、茶葉,那麼我大可以送給你們,只要臣服於我,不僅不要貢銀,還每年給壓歲錢!

這道聖旨至今都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館,文物價值很高,但其內容卻讓人無法直視,有人戲稱幸虧英國人不認識漢字,否則這人就丟大了。清朝對西方國家的鄙夷和輕蔑由來已久,稱謂上不僅以「英夷」、「法夷」呼之,甚至還要在其一邊加個「口」或「犬」字旁,輕視之心可見一斑。或許只有在被動狀態下,人類才能真正看清自己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詩人連考七次未中,被妓無情嘲笑,他笑著寫下一詩,堪稱反罵經典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