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解酒的羊癟湯只是小case,老外探險家初嘗生羊癟,羊活血

解酒的羊癟湯只是小case,老外探險家初嘗生羊癟,羊活血

當拂曉的第一絲陽光照常天空,《早餐中國》的香味已經喚醒了食客的舌頭和胃。特別那些昨晚曾經狂歡達旦的醉酒客們,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治癒酒後的宿醉和頭痛欲裂呢?

古龍和蔡瀾都表示,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再來一杯!

不過,現在貴州台江的老闆娘表示,沒有比一碗生猛的羊癟粉更解酒的了,對於宿醉未醒的食客來說,如果一碗羊癟粉解決不了問題,那就來兩碗!

圖源:騰訊視頻

不過老闆娘的羊癟粉里,羊癟湯只是擔任了調料的角色,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普通人也能接受這種已經被弱化的口味。

對於那些生活在叢林里大江邊的少數民族來說,他們的生活是城市中的我們所完全不能想像的,他們是真正的自然之子,不需要任何現代工具,就可以在山林中活得悠遊自在。

他們壓根也不會吃羊癟粉這種已經城市化的食物,他們吃的是生羊癟。他們所有的食物都沒有經過現代加工,一切都是原生態的,從森林山川和土地中現找出來的。

圖源:優酷視頻

如果說《早餐中國》講述的是普通人的日常早餐,那麼有一部更生猛的紀錄片《黑森中國曆險記》卻給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關於食物的大門。這些食物是我們的眼中驚奇卻是另一群人的日常三餐。

一位美國的極限探險家黑森來到中國西南的叢林中,一一造訪那些叢林中的「自然之子」:滇西北的獨龍族、貴州的芭沙族、大興安嶺的鄂溫克人。但和貝爺不同,他不是來探險的,他是來生活的,他所經歷的,在城市人看來是「冒險」的行為,卻都是當地部落的正常生活。

圖源:優酷視頻

例如在貴州的芭沙族,羊癟是很補的,這裡的羊癟指的是全生的羊癟。記得《早餐中國》里那個中氣十足的阿姨將沒有清洗過的羊腸子買回來後,必須加上花椒大料等許多香料熬煮,以便去除腥味。但是芭沙族的羊癟卻是全生的。生的山羊胃,胃腸里的半消化物加上羊膽汁以及辣椒。這是一道芭沙名菜,每次族中盛宴上總有這道菜。芭沙人認為吃生的食物才有力氣,「老虎吃生的,老虎有力氣。」芭沙人大聲告訴西方探險家。

不僅僅羊癟是生的,搭配羊癟的另一道菜也是幾乎是生的,那是一大盆羊血。生的凝固的羊血,唯一的調料是羊血上的辣椒。芭沙人相信生的食物能使人更健康,也能幫助人面對巨大的挑戰。

面對這樣的食物,即使是見慣各種奇怪食物的黑森也露出了一臉尷尬,他出於禮貌吃了一口,但第二筷卻再也伸不出去。

圖源:優酷視頻

然而作為一個出色的探險家,黑森在很多時候,還是顯得很願意品嘗這些原始的,營養非常豐富的天然食物。比如說——某種蟲子!

芭沙人行走山林時,常常只帶狩獵工具,所需要的水和食物都能從自然中尋找到,當地人隨時能找到美味的零食補充能量。比如見到一棵果樹,他們立刻能發現,果實?不,是果樹里的蟲!從果樹樹榦里挖出來的奶白色的,還在頑強蠕動的大肉蟲,博學的黑森認出這是一種食木甲蟲幼蟲,芭沙人卻告訴他:「好吃,快吃。」別賣弄學問啦,這就是零食,快吃吧。黑森咬下了蟲子頭,艱難地咀嚼著,熱情地勸主人共享美味,同時還不忘記描述蟲子的口感:「很有嚼勁!」

圖源:優酷視頻

幸好,芭沙人的蟲子菜單里還有一種,的確十分美味,以至於芭沙人自己都不太捨得吃,費了半天辛苦採到手後,會送到集市上去賣掉,這就是野生蜂蜜。野蜂蜜是人和熊都垂涎的食物,蜜蜂們也深知這一點,它們把巢築在懸崖上,以逃避被連鍋端的命運。

圖源:優酷視頻

可惜人類對於美食從來都不會輕易放棄,芭沙人會利用懸崖邊的植物,搭起繩梯,紮起火把,用煙把蜜蜂熏走,乘機采走蜂蜜和部分蜂巢。不過他們絕不會真的把蜂巢全部采走,就像他們採摘草藥時只會摘下植物的部分葉莖和果實,不會趕盡殺絕。

除了這些,黑森還在雲南邊陲的獨龍江峽谷里吃了野生的竹筍、喝了當地人現抓的辣魚湯;在大興安嶺擠了馴鹿奶,並且在甜甜的馴鹿奶里喝到了一根馴鹿毛。通過黑森的眼睛,我們領略到自己國家的美麗,原來在常見的城市之外,還有另外一類食物,還有另外一種生活,充滿著原始而野性的美麗,在那裡食物就意味著生存,而生存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一種遠超過金錢,權勢之外的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吧老弟 的精彩文章:

梅根和哈里的小王子今天出生!素食主義新父母怎樣餵養寶寶?

TAG:吃吧老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