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末曾有大批黑人來華,為收復台灣立下大功,最終下落卻語焉不詳

明末曾有大批黑人來華,為收復台灣立下大功,最終下落卻語焉不詳

提到「黑奴」,很多人都會想到罪惡的奴隸貿易,其實除了美洲大陸之外,明末清初時的中國也有這些黑奴的蹤跡。客觀地說,這一時期前往中國的黑人主要有兩類,第一種是被販賣而來的黑奴,第二種則是在殖民者哄騙下,來華進行冒險活動的黑人。當時有許多黑人在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軍隊中當兵,扮演了那些不光彩的角色。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葡萄牙與荷蘭爭奪澳門,黑人士兵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戰後還成為葡萄牙駐澳門軍隊的主力。

黑奴貿易銅版畫

事實上,這些黑人作戰勇猛,而且忠誠度非常之高,明清時期史籍對此都有明確記載,比如清朝工部右侍郎賽尚阿彙報澳門情況時就曾說:「此間有番哨三百餘人,皆以黑人充當,終年訓練,無間寒暑。」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在說黑人訓練刻苦,戰鬥力很強,有著非常高的軍事涵養。不過儘管黑人在澳門擔負重任,但他們的地位依然很低,很多人壓根就不把他們當人看,黑人們在受盡屈辱後決心反抗。

明代將領劇照

與此同時,明朝邊將主動對這些黑人拋出了友善的橄欖枝,許多黑人便紛紛投奔明軍,開始了新的人生歷程。南明永曆元年(公元1647年),200餘名黑人從澳門逃到南明轄境之內,明確表態不願再為葡萄牙人賣命,願意接受南明皇帝的招編。在此之前,東南沿海一帶許多地方勢力的軍隊中已經有了黑人士兵,比如鄭成功之父、海商武裝領袖鄭芝龍手下就有一支由黑人組成的軍隊。

鄭芝龍畫像

據史料記載,鄭芝龍麾下有一支300多人的黑人洋槍隊,這些黑人大部分都是基督徒,對鄭氏父子可謂忠心耿耿,因而深得鄭芝龍父子的信任。據比利時傳教士魯日滿記述,這些黑人多是咖吠哩人,即今天居住在非洲南部的班圖人。」黑人在戰場上英勇無比,為鄭氏集團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黑人在與漢人長期相處後,慢慢能夠聽懂漢語,也知道簡單漢語的意思,溝通也變得比較便利,戰鬥力也愈發提高。

南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領戰船數百艘、士兵兩萬餘人,直奔台灣而去。在攻克澎湖列島後,鄭成功趁荷蘭殖民軍疏於防範之機,在台灣南部的禾寮港順利登陸,一舉全殲荷蘭守軍。不久,鄭成功又擊敗荷蘭援軍,把荷蘭軍隊主力圍困在赤嵌城和台灣城,讓他們首尾不得相顧,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台灣熱蘭遮城棱堡模型

鄭成功用他的智慧,不斷瓦解敵軍勢力,利用優勢兵力的打擊敵軍主力,對於被圍困或戰敗的敵軍,又主動採取政治攻勢逼迫他們放棄戰鬥。在這一過程中,黑人士兵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們主動和荷蘭軍中隊的黑人接洽溝通並進行策反。那些黑人士兵平時倍受荷蘭殖民者欺凌,心中早有積怨,在鄭氏的心理攻勢之下紛紛選擇臨陣倒戈,使鄭成功麾下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同時這也成功瓦解了敵軍的防守實力。

揆一半身像

走投無路之際,被圍困在赤嵌城內的荷軍選擇投降,台灣城內的荷軍也失去鬥志,不得不繳械獻城。永曆十六年(公元166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台長官揆一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被荷蘭侵佔達38年之久的台灣回到祖國懷抱。值得指出的是,鄭成功率軍圍殲荷蘭軍隊時,得到了黑人士兵的全力支持,他們也為收復台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現代班圖人

當然,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解放了當地受到壓迫奴役的黑人,從此他們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在此之後,關於這些黑人的下落去向,史料之中已經語焉不詳,我們只能了解到在鄭成功之子鄭經統治期間,曾有一支黑人軍隊曾作為宮中衛隊服役。據專家推測,由於他們的忠誠以及在現場上的英勇表現,贏得了許多當地婦女的青睞,這批黑人士兵也逐漸在中國繁衍生息,最終在這塊異國土地上得以善終。

參考文獻:

《台灣鄭氏始末》《鄭成功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工農紅軍飛奪瀘定橋時,為何敵人不將索橋炸毀?實情令人感慨唏噓
古代戰爭中遇到城池久攻不下,為何不能直接繞行?實情令人感慨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