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想與「英國紳士」一起冒險嗎?

想與「英國紳士」一起冒險嗎?

艾爾夏爾·雷頓是一位37歲的考古學教授。他總是戴著一頂高禮帽,穿著方便運動的套裝,把「因為我是個英國紳士」當做口頭禪。他喜歡解謎,喜歡擊劍,永遠保持著勤奮而又平易近人的風度。他既可以優雅地啜飲瓷杯里的紅茶,又可以一針見血地指出各種超自然事件背後的真相。

他身上有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影子,卻又不像那位名偵探一樣性格乖張,反而符合人們對「英國紳士」的美好幻想。他是一個結合了文學、電影、維多利亞時代元素與輕度蒸汽朋克的符號。這聽起來有些老套(當然是褒義的),但當這些老派特徵與謎題、冒險結合起來,就會成為一個引人入勝的全新故事。

雷頓教授和助手路克


艾爾夏爾·雷頓的冒險

剛剛接觸「雷頓教授」 (Professor Layton)系列的玩家,往往會先被主人公雷頓教授的形象和性格所吸引——禮帽、西裝、豆豆眼,兼具聰慧的頭腦、淵博的知識、彬彬有禮的態度與擊劍運動員一般的身手。以他的視角展開故事,無論多麼扣人心弦的冒險,都會自帶一種優雅的氣質。

事實也是如此。雷頓教授在面對謎題、陰謀和危機時處變不驚的表現,為玩家在碎片化的一道道謎題與線性展開的劇情之間找到了平衡。他對於紅茶與紳士風度的熱愛更加把人們對於「英國紳士」的刻板印象——當然是好的那一面——推向了極致。他身上還有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致敬元素:東奔西跑解決疑難案件、帶著活潑的助手路克、與蘇格蘭場的切爾米警長交情深厚,甚至還有一個「永遠的宿敵」、擅長易容偽裝的瘋狂科學家堂·保羅……

不論造型如何變化,禮帽都必不可少

然而,正如著名小說家毛姆在《偵探小說的衰敗與滅亡》中提到的,讀者們會變得越來越聰明,「當一位貌似沒有任何作案動機的老人出現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認為他就是兇手,儘管這位老人看起來是那麼慈祥」——把這種思維平移到」雷頓教授」系列中,玩家或許不至於去揣測兇手,然而每個事件的始作俑者,包括不同案件背後千絲萬縷的聯繫,都讓人免不了懷疑:圍繞著艾爾夏爾·雷頓教授本人,是不是有什麼複雜的經歷和回憶?

「雷頓教授」系列在DS、3DS平台上的6部主線作品正是據此展開的。自2007年開始,這個系列差不多以「年貨」的頻率推出了3部正傳與3部前傳。《雷頓教授與不可思議的小鎮》《雷頓教授與惡魔之箱》《雷頓教授與最後的時間旅行》一般被稱為「第一系列」,也是玩家最早接觸到的「雷頓」作品;《雷頓教授與魔神之笛》《雷頓教授與奇蹟的假面》《雷頓教授與超文明A的遺產》屬於「第二系列」,故事發生在「第一系列」3年前,補完了幾名重要角色的經歷。

如果按照順序去玩」雷頓教授」系列,可以明確感受到劇情都圍繞著感情線索展開,除此之外的幻想、推理都是為感情而服務的。第一系列中,從《不可思議的小鎮》到《惡魔之箱》,結局被揭開的真相源於人們內心的親情與愛情;到了《最後的時間旅行》(也是第一系列最為感人的一部),不僅講述了雷頓教授的戀情,還解開了另一個重大疑惑——教授那頂從不離身的禮帽到底從何而來。

《最後的時間旅行》講述了雷頓教授的感情經歷

第二系列的劇情更加緊湊,3部作品的核心謎題都是同一個——超級文明亞特蘭特。雷頓教授考古學者的本職工作得到了更多體現,《魔神之笛》與《奇蹟假面》在講述完整故事的同時埋下了大量與亞特蘭特相關的伏筆,並最終在《超文明A的遺產》中一一揭曉。

只不過,或許是過於追求劇情上的聯繫,前傳三部曲的節奏有些「用力過猛」,不像正傳那樣張弛有度,大結局更有著濃濃的8點檔家庭倫理劇的味道。鋪墊許久、一直吊著玩家胃口的超級文明亞特蘭特也難免落入「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關係」的窠臼,比前作中令人稱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局失色不少。

儘管劇情有所缺憾,《超文明A的遺產》的畫面表現力還是一流的

然而,這樣水準有所起伏的6部作品,反而塑造出了一個複雜的、富有悲劇氣質的雷頓教授形象——他是一個被領養的孤兒,擁有不幸的童年,「借用」了哥哥的名字生活至今,甚至主動忘記自己被拋棄的過去;成為考古學教授之後,又不得不在追尋古代文明亞特蘭特的過程中與哥哥和親生父親為敵。他曾經的戀人克萊爾在一次爆炸中意外身亡,他只能戴著她送的禮帽表達懷念之情;多年以後,他與克萊爾再度相遇,然而短暫的重逢之後又是永遠離別的結局……

至此,玩家已經了解到了雷頓教授的全部。即使經歷了由悲劇塑造的人生,他仍然是那個頭腦聰慧、知識淵博、彬彬有禮、身手不凡的英國紳士——全部系列遊戲通關之後,玩家很難不愛上這樣一個角色。

除了6部主線故事之外,」雷頓教授」系列還包括《雷頓教授與死鏡之館》《雷頓教授Royale》《雷頓兄弟:謎之屋》《雷頓教授與世紀七怪盜》《路克少年謎題簿》等幾部手游,以及3DS平台上的《雷頓教授VS逆轉裁判》等等衍生作品。

《雷頓的神秘之旅:卡特莉艾爾與大富翁的陰謀》標誌著新系列的開端

2017年,《雷頓的神秘之旅:卡特莉艾爾與大富翁的陰謀》在3DS、iOS、安卓平台發售,一年後又移植到了Switch上。新故事的主人公是雷頓教授的女兒卡特里艾爾,教授本人「神秘失蹤」,成了新主角尋找與追逐的目標。

情感豐富的劇情固然是」雷頓教授」系列的一大優點,然而接觸過的玩家都知道,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謎題」。


「謎題」與「頭腦體操」

「雷頓教授」系列不是純正的解謎遊戲,而是將不同類型的謎題穿插進劇情之中。大多數時候,這些謎題還和故事沒有什麼關係。不論是不知名小鎮還是繁華的倫敦,見到雷頓教授的人都忙不迭地拉住他給他出題,頗有一種「亮出你的決鬥盤」「來局昆特牌吧」的味道。

初接觸時,它給人的感覺是新鮮中帶著點兒迷惑。而隨著續作逐漸展開,謎題為主、冒險故事為輔的玩法已經成為這個系列最重要的特色。甚至有玩家覺得,」雷頓教授」系列開創了一個新的遊戲類型——益智冒險。

遊戲的獨特玩法與製作人日野晃博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20世紀60年代,日本社會進入「高速成長期」,彩色電視、新幹線、東京奧運會等新鮮事物讓人們的眼界變得廣闊起來,打破傳統的新思維、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成為日本民眾追求的目標。

順應這樣的時代潮流,時任千葉大學教授的多湖輝出版了暢銷解謎叢書《頭腦體操》(頭の體操)。這套書的內容包括了文字、圖形、數學、邏輯、腦筋急轉彎等等各種類型的謎題,有趣又不乏挑戰性,一時之間,從七八歲的小學生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家,都是它的忠實讀者。

生於1968年的日野晃博也是《頭腦體操》的擁躉之一。為了引起讀者的興趣,多湖輝為每一道題目都附上了一個小故事,即使讀者解不開謎題,看看故事也好——這一點給日野晃博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也可以說是」雷頓教授」系列的濫觴。

日野晃博(左)與多湖輝(右)

2006年,日野晃博找到多湖輝教授合作,計劃將《頭腦體操》製作成遊戲,這也是Level-5第一個獨立發行的遊戲。然而在此期間,由於發現「頭腦體操」遊戲商標已經被註冊過了,出於版權原因,他們不能直接使用這個標題。

日野晃博沒有因為挫折而止步,恰恰相反,他以「雷頓教授」為包裝,重新演繹了「頭腦體操」的內核。在打破「頭腦體操」的固有印象之後,遊戲有了質的飛躍——形形色色的謎題被一個故事和它的主人公連接了起來。以原作者多湖輝的「教授」身份,加上福爾摩斯與華生的靈感,日野晃博與Level-5的設計師塑造出了主人公雷頓教授和他的助手路克,並沿著「英國紳士」的世界觀創造了其他角色。

2009年,Level-5還是製作了一系列「多湖輝的頭腦體操」遊戲,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隨後,日野晃博構思了一個「有錢的寡婦邀請雷頓教授前往她的家鄉,解決已故丈夫的財產問題」的故事,這就是系列初代《雷頓教授與不可思議的小鎮》的原型。日野晃博將遊戲的世界觀與概念放在首位,繼而擴展成詳細的劇本。自此開始,」雷頓教授」系列每一作都擁有完整的、帶有幻想風格的劇情。

《雷頓教授與不可思議的小鎮》謎題數量超過100個,其中30個是多湖輝為了遊戲而新創作的,剩下的都來自《頭腦體操》叢書。要讓這些謎題「合理且平衡」地出現在劇情中並不容易,事實上有些題目也確實有點兒生硬,但日野晃博還是參考了原書中「小故事」的原理,努力讓謎題與劇情產生聯繫——路克拿著地圖幫教授指路時,需要解開一道迷宮連線題;而當雷頓教授面前出現一條河,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安排上「渡河」題目。

後續作品中,原創的謎題越來越多,從第3部《最後的時間旅行》開始,所有的謎題都是圍繞著遊戲自身而創建的,與劇情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2016年3月,多湖輝教授去世,《雷頓的神秘之旅:卡特莉艾爾與大富翁的陰謀》謎題設計改由岩波邦明負責。這位畢業於東京大學的門薩會員、暢銷書作家為遊戲創作了一系列新謎題。

在謎題設計方面,」雷頓教授」系列並未止步於「頭腦體操」的風格。遊戲製作之初,日野晃博就為它定下了要與原作(圖書)有所區別的基調。與此同時,DS和3DS平台也為解謎的自由度做了很好的支持,假如沒有這兩款掌機的觸控功能,那些相對複雜的填寫、繪畫、數字、按步驟操作的題目就很難實現了。此外,遊戲還提供了「草稿」功能,玩家在嘗試、列舉時可以直接在屏幕上完成,而不需要放下機器去找紙筆。

「雷頓教授」系列的操作基於觸控筆設計,十分簡單,易於上手

日野晃博還想出了進一步降低遊戲難度的方法:玩家可以在小地圖上隨機收集硬幣,作為答題時解鎖提示的道具;如果實在覺得題目太難,還可以乾脆跳過,放進「謎題辭典」里留待日後再做。這樣一來,那些對劇情感興趣、但不那麼熱衷解謎的玩家,也能輕鬆通關。

憑藉這些特色,」雷頓教授」系列獲得了超乎想像的成功。它與卡普空名作「逆轉裁判」系列齊名,被玩家公認為掌機平台上最優秀的解謎類遊戲。

跨越現實與幻想的英國紳士

在日野晃博的構想中,Level-5是一家相當有「野心」的製作公司。在《暗黑之雲》《黑暗編年史》與《勇者斗惡龍8》之後,他們開始考慮繼續推出新的IP,並且獨立發行遊戲。

2007年2月,《雷頓教授與不可思議的小鎮》發售,它是Level-5第一個獨立發行的遊戲。這部經過仔細打磨的作品也確實不負眾望,起初日野晃博預測的銷量是20萬份,但不到一年它就賣出了67萬份,總銷量超過100萬份。Level-5趁熱打鐵,陸續推出續作。截至2018年,「雷頓教授」系列銷量已經超過1700萬份。

「雷頓教授」系列的成功讓Level-5在發行方面徹底站穩了腳跟,也讓他們有信心持續創造新的IP。如今人們熟悉的「閃電十一人」「紙箱戰機」「妖怪手錶」「二之國」可以說都建立在「雷頓教授」的基礎之上。事實上,在新IP的推出速度、質量和成功率方面,Level-5都算是日系廠商中十分優秀的了。

「妖怪手錶」也是Level-5旗下的熱門IP

Level-5旗下的成功遊戲有著明顯的共通點:IP跨界、吸引大量輕度玩家、歐美市場反響良好。這同樣要歸功於」雷頓教授」系列。它的美術風格相當有趣,有著童話繪本要素,又不顯幼稚,塑造出了特徵鮮明的角色。配合遊戲背景,音樂使用了大量的手風琴、小提琴和鋼琴,沉浸感很強,唯一的槽點大概是,雷頓教授明明是個「英國紳士」,音樂卻有著濃濃的法國電影味道……

「雷頓教授」系列極為簡單的操作對輕度玩家非常友好,在不考慮解謎難度的情況下,僅需DS、3DS的觸控筆就可以順利上手。與此同時,主人公雷頓教授與助手路克的配音選擇了名演員大泉洋和堀北真希,他們在大眾中的影響力給遊戲帶來了不少關注度。而這也成了」雷頓教授」系列的保留項目,每一代遊戲中都有演員、偶像前來客串。

「雷頓教授」大泉洋、「路克」堀北真希,還有客串角色小栗旬

2009年12月,劇場動畫《雷頓教授與永遠的歌姬》上映。其劇情承接同年11月發售的《雷頓教授與魔神之笛》,第一個周末就拿下了將近1億日元的票房,總收入超過了6億日元——這個數字雖然與「漫改」「遊戲改」熱門大作不能比,但已經可以讓Level-5滿意了。這種遊戲、動畫兩開花的手段被「雷頓」的後輩們發揚光大,到了「小足球」上更是大獲成功。

儘管靈感來自《頭腦體操》,策劃之初也主要面向日本玩家,然而」雷頓教授」系列在歐洲和美國——尤其是歐洲——收穫了極高的評價,歐洲地區的銷量甚至高於日本。這是因為,一方面,遊戲把背景放在了英國,並且從歐洲的動畫和電影中吸取了很多元素,以至於整個系列的基調能夠吸引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另一方面,還在於Level-5對海外版本的謎題進行了細緻的梳理和全面的審核——不論是在歐洲還是在北美,過於強調日本語言、文化與習俗的題目被刪除或更改掉了,換上與本地文化密切相關的同類問題。

《最後的時間旅行》是「雷頓教授」系列中口碑最好、銷量最高的作品之一,美版(左)和歐版(右)總銷量超過了200萬份

這也讓歐美玩家對每一部「雷頓」續作,乃至Level-5其他遊戲的本地版本滿懷期待。遊戲「正傳」與「前傳」兩個三部曲完結後,許多粉絲還對它念念不忘,甚至希望雷頓教授和路克能夠在「馬里奧賽車」或者「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系列裡客串登場——鑒於任天堂承包了」雷頓教授」系列的海外發行,玩家有這樣的期待也算合理。只不過,他們的願望直到現在也沒有實現,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期待中文版?

自2017年以來,」雷頓教授」系列的作品都陸續登上了移動平台,不僅新作《卡特莉艾爾與大富翁的陰謀》直接支持iOS和安卓版本,《不可思議的小鎮》《惡魔之箱》也先後移植。

前不久,有國內廠商宣布代理手機版《雷頓教授不可思議的小鎮》,這也是國內玩家第一次玩到中文正版的「雷頓教授」。根據Level-5一貫的態度,中文版在謎題修改和本地化方面的質量應該不用擔心。對於第一次接觸這個系列的玩家來說,無論是體驗劇情,還是單純地玩「益智小遊戲」,都不失為耳目一新的體驗。

中文版令人感到舒適

而那些從DS、3DS一路走來的老玩家,大概也會有種與老朋友久別重逢的感覺吧。結合前不久卡普空將《逆轉裁判123:成步堂合集》中文化的消息,如今這兩個經典解謎系列都有了中文版,也算是「有生之年」了。喜悅之餘,不免對此後的續作有了更多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樂 的精彩文章:

周末玩什麼:模擬人生、爽快射擊,還是炮艦遊戲?
《神界:墮落英雄》試玩體驗:全新的原型設計,不會太肝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