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很多人說中國父母養不出高情商的孩子?這話對嗎?

四個小朋友在玩積木,兩個7,8歲了,兩個4,5歲。4歲模樣的小女孩壘了很久的積木,也沒拼成一個完整的,而其他孩子玩了一輪又一輪了。7歲的小男孩見到小女孩「笨手笨腳的」,就嘻嘻哈哈地嘲笑小女孩:「最笨的就是你了,你還是玩別的吧。」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可小女孩一點也不生氣,她說:「謝謝你提醒,我還在努力啊!」

嘲笑人的小男孩怏怏地轉過頭,繼續把弄他手裡的玩具。

一旁的幾個成年人朝小女孩投去欣賞的目光。

為什麼愛說謝謝的孩子,情商更高?

「謝謝你提醒」,「謝謝你幫忙」,「謝謝你關心」……「謝謝」,常常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學實踐,是一種感恩的表達方式。脫口而出的感恩習慣,包含了孩子對他人的理解、感激,也包含孩子的自我滿足和對自己行為的積極推動。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正如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所說的,感恩是一種積極的做法,能幫助孩子改善情緒狀態。康奈爾大學感恩心理研究者羅伯特·弗蘭克也經過研究發現,感恩使人變得樂觀,幸福度提高,健康程度也更好,讓人的焦慮減少、不容易惱怒,還對別人更有同情心。當一個孩子總是以積極的情緒示人,就像本文前面的小女孩那樣,那麼這個孩子就相當於擁有了好情商。

情商有什麼好處?

大家一定記得,2018年的世界足球比賽結束後,在其他國家球隊的更衣室亂得就像垃圾堆的前提下,日本的球隊在離開前,不僅把更衣室打掃得一乾二淨,還用俄語寫了句「謝謝」,他們這種做法轟動了全世界,所有人都覺得他們的情商太高了——他們雖然比賽失敗了,卻還能保持一份感恩的心。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2011年,英國有一項專門的情商研究,他們跨越時間長河50年,從一群孩子的嬰兒期一直追蹤到他們的成年期,發現那些小時候情商越好的孩子,未來擁有人生的幸福感更多。這些人在成年後,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表現得比別人更樂觀、更積極向上,也較少遇到抑鬱和深重的挫折感,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很快地回歸正軌。他們也是一群快樂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群人。

所以,情商高可以等同於生活積極,愛說謝謝等同於心態幸福。一句話,高情商的孩子,是幸運的孩子。

父母如何從小幫助孩子養成感恩的習慣?

有一次,兒子電話給爺爺說「帶一個遙控飛機玩具回來」,叮囑爺爺記得在回家的路上,順便買一個玩具。兒子掛掉電話後,一臉開心,他自言自語地說「很期待爺爺回來」。兒子掛完電話後,我就感覺不妥,因為爺爺很可能搞不清楚孩子需要的是哪一種遙控飛機。結果爺爺回來後,真的是買錯了,爺爺買的的確是遙控飛機,可只能遙控著在地上跑,不能往天上飛!

我看到兒子滿臉失望,趕緊說:「爺爺小時候從沒玩過什麼遙控飛機,你也沒跟爺爺說清楚是哪一種遙控飛機。現在爺爺很高興地買回來了,他還以為你肯定會喜歡。所以,無論怎樣的飛機,都代表爺爺的愛,所以你要跟爺爺說『謝謝』哦。」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兒子想了想,覺得我說得很對,他的確看到爺爺很高興,「一進門就喊我拆玩具了」,兒子說。接著,他便跑進房間跟爺爺說「謝謝」。從房間出來後,兒子就開始玩他的飛機了,即使不能飛上天的飛機,他最後也玩得非常開心。

網上經常有人說中國父母養不出高情商的孩子,其實這是「謠言」,沒那麼難。

具體地,父母該如何鼓勵孩子多感恩呢?從五做法做起

1、父母以身作則,經常感謝孩子

從寶寶懂得把臟髒的尿不濕丟進垃圾桶,到小朋友「幫倒忙」般幫你拖地,再到孩子能獨立外出幫你打醬油……父母就應該經常感謝孩子的付出。一方面,孩子會因為收穫感謝而更積極地做事,另一方面,這個過程也會形成正反饋——孩子也懂得從細節處感恩父母的付出。

2、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感恩他人

幼兒說經常說,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言行會輕易地被孩子學進骨髓里。

有一位媽媽跟我說,有一次下大雨,她和孩子外出時忘記帶雨傘,一位外出回來的鄰居老人把雨傘借給了他們。後來,媽媽和孩子歸還雨傘時,給老人帶了幾隻蘋果表示感謝。她的女兒看在了眼裡,有時上超市回來路經老人家門口,孩子就主動給老人送一些小水果或小零食。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3、鼓勵孩子感謝別人的小幫忙

我常見很多家庭都缺乏這種意識,別人幫忙了,反而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當別人沒幫忙時,甚至會責怪他人。這種心態,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他們的幸福感往往都很低。他們常常會因為別人「沒有怎麼樣」而苦惱,甚至從此怨恨他人。

別人即使是舉手之勞,也是需要感謝的,因為沒有人有責任要幫你。當孩子養成了總是感謝別人的小幫忙的習慣,他們的心靈常常是欣喜的,他們心靈的窗兒明凈,充滿歡愉。

4、把感恩變成一種「儀式感」

嘗試「睡前感恩5分鐘」或「每周感恩日」,「儀式感」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養成習慣。因為偶爾的感謝,不會養成一個感恩的孩子,經常感恩的孩子才是。當孩子養成了經常感恩,他們便善於從他人的行為里,發現一些可貴的東西,這也有助於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像我在前面提過的,日本人的感恩行為,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好感。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5、「小大人」日

父母們可以在每一周或每一個月里,安排一天為「小大人」日。在這個特別的「小大人」日里,孩子們可以適當地承擔爸媽平時做的事情,例如拖地、疊被子或做飯等。當孩子們經歷父母平時做的事情,就知道爸媽每一天都不會很輕鬆,孩子尤其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能體會到每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完成,是爸媽在上面花了時間、精力和心血……最終,孩子就會更容易理解父母、理解他人。

所以,嘴上經常掛著「謝謝你」的孩子,比「討厭你」的孩子,成長得更滿足、更快樂。

關鍵字:情商培養、行為習慣、親子互動、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親子溝通的「黑規律」:父母愈有這類行為,孩子愈叛逆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