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是同胞兄長,為何李元吉一直偏幫李建成,欲置李世民於死地

同樣是同胞兄長,為何李元吉一直偏幫李建成,欲置李世民於死地

(歷史釋疑 第81期/奉天玉)

眾所周知,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是一個非常雄才大略的人,他不僅在推翻隋朝,打下李氏江山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登基稱帝之後更是文治武功,連蠻夷都紛紛前來朝拜,被奉為了「天可汗」。雖然他登上皇位的手段不太光彩,曾與同胞兄弟手足相殘,但是他因此留下了一生的心理陰影,可見他並非薄情之人。這樣看來,他比起自己的長兄李建成,要出色太多。

《新唐書》記載:「隱太子建成小字毗沙門。資簡弛,不治常檢,荒色嗜酒,畋獵無度,所從皆博徒大俠。」這樣看來,有勇有謀的李元吉更應該支持李世民才對,畢竟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哥哥,在血緣上不存在親疏遠近之別。另外,他和李世民年齡相近,打江山的時候也一直跟隨在李世民身邊。可李元吉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不僅一直在為李建成出謀劃策,還數度慫恿李建成,甚至慫恿李淵,要除掉李世民。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李建成不僅是嫡子,還是長子,是李淵最正統的繼承人,李元吉支持他也在情理之中。然而「陰鷙好兵」,性格暴虐,連救命恩人都照殺不誤的李元吉真的會在乎所謂的正統和規矩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新唐書》記載,李元吉之所以一直在李建成身邊,並非真心實意的支持,而是把李建成當槍使——他看中了李建成的昏庸無能,打算借李建成之手除掉優秀的李世民,然後由自己將李建成取而代之——「時秦王有功,而太子不為中外所屬,元吉喜亂,欲並圖之。」

可是,李元吉設計刺殺李世民的時候,李建成「固止之」,李世民這樣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人,在玄武門之變後,一生都沒能跨過這道檻,為什麼李元吉就這麼不顧手足之情呢?是因為他是天生的野心家,性格冷漠嗎?小編認為,他真正看重的或許並非權力,甚至不是李淵座下那把龍椅,而是對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忌恨。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原來,他一出生的時候,相貌非常醜陋,他的生母竇氏看了之後嫌棄不已,根本不想撫養他長大,如果不是一個叫陳善意的僕婦偷偷餵養他,可能他早就夭折了。正是這樣曾被最親近的人拋棄的經歷,造成了他陰鷙冷漠的性格。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可能對他刺激不大,但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樣是竇氏所出,而且一個因為是嫡長子,從小被寄予厚望,一個因為小時候算過命,有貴人之相,被重點培養,只有他被忽視的很徹底。

那個時代根本沒有心理醫生一說,李元吉滿心的痛苦和憤恨也無法發泄,甚至無法明言,受制於孝道的他,更不能去指責身為始作俑者的母親,於是只能把恨意發泄到兩個同胞兄長身上,欲除之而後快,這才有了他一系列不擇手段的操作,例如與宇文穎勾結謀反,嫁禍李建成;在東宮宴請李世民的時候下毒;玄武門之變的時候,率先開弓,打算射殺李世民,等等。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李元吉根本沒有想過偏幫哪一個同胞兄長,他只想將李建成和李世民除掉,如果除掉他們之後,自己能夠笑到最後自然最好,實在沒辦法便同歸於盡,可見,他早就成了徹頭徹尾的瘋子。果然應了那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參考資料|《新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一位大臣說了一句話,惹得朱棣大怒被誅十族,致873人慘死
清代的官員真的很賺錢嗎?除了俸祿,還有這些斂財的門道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