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華為都「束手無策」的屏下攝像頭,OPPO卻要用上了?

蘋果華為都「束手無策」的屏下攝像頭,OPPO卻要用上了?

100%全面屏是廠商的追求,也是消費者的追求。從開孔屏、水滴屏到現在的全景屏,每一種都是廠商們對100%的嘗試,每一種也是廠商們對「前置鏡頭該如何安放「的解答。關於前置鏡頭的如何擺放確實是實現100%全面屏的最大」絆腳石「。

但其實,在實現100%全面屏的前提下,還能保證「攔路虎」被妥善安置的方案是有的,那就是:屏下攝像頭技術。近日,科技大V Ben Genskin爆出,OPPO有望在今年展示屏下攝像頭技術,如果這是真的,OPPO將再一次成為時尚的「弄潮兒」。

其實,對於屏下攝像頭技術,大家應該是不陌生的。

屏下攝像頭技術: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早探索屏下攝像頭技術的是三星,去年2月份,三星已經成功申請了屏下感測器的專利,但是為何遲遲無法量產面世,還是因為三星探索的屏下攝像頭技術還存在一些遲遲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透光率問題,雖然自家的OLED屏的襯底本身就是一個「透明塑料」,但是若把攝像頭放到「透明塑料」下,要想有很好的成像,那麼屏幕的透光率至少也需要80%以上,但目前三星的技術只能做到40%左右,剩下缺失40%產生的朦朧感叫人如何接受?

當然,若是想把透光率做高也可以,但歷史告訴我們,做高透光率意味著降低攝像頭上屏幕的顯示密度,日本面板廠商JDI就試過。它曾研發出了4英寸透明彩色顯示屏,取消了濾色器和偏振板,從而擁有了80%的透光率,但像素密度只有117ppi,比7年前的小米1的245ppi還低,這畫面能看嗎?

當然,不止是三星,蘋果和華為也探索過屏下攝像頭技術。蘋果選擇使用屏幕像素的間隔,而華為則採用變色玻璃等,但無論什麼,應用的技術都不是很完善。這些都是屏下攝像頭技術早早提出,但現在仍未得以量產應用面對的現實問題。


OPPO:全面屏的開拓使者

屏下攝像頭技術年年說,為何獨獨這次OPPO爆出使用會獲得如此大的關注量呢?是因為大家看到了希望。屏下攝像頭技術並非是第一次和OPPO掛鉤,其實去年就已經爆料過了,這次再爆出來讓人覺得OPPO的「蟄伏期」快結束了。我們彷彿看到量產使用的曙光,這並非玩笑話,畢竟OPPO這兩年在手機上的技術引領可是實實在在的,特別是在全面屏的開拓上。

當年在R17系列上首次應用了水滴屏,讓屏幕從「劉海屏」等的桎梏中得以掙脫,引得其他友商紛紛效仿;而Find X可以說是最接近理想中真全面屏手機的樣子了,雙軌潛望結構的前置攝像頭是它對全面屏的探索;而近來的Reno系列延續創新,大膽提出了「海豚鰭」前置解決新方案,在實現全景屏的同時還讓前置變得炫酷不已。從這種種看來,OPPO在全面屏的探索上,一直是一個領頭羊的角色。


技術創新才是其本質

其實OPPO一直深耕於技術創新,對全面屏的探索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的比如讓我們驚嘆不已的閃充技術(如今已是發展到VOOC 3.0),又比如10倍混合光學變焦的應用等。而且近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2019年最新發明授權量排行榜,OPPO以797件專利數位列TOP5,是TOP20中唯一一個純手機終端廠商,這些都是OPPO深耕技術的見證。如此看來,大家對OPPO爆出的應用屏下攝像頭技術抱如此大的期待也就不難解釋了。


創新才能恆久遠

如今,手機市場的競爭是愈發的激烈,唯有創新才屹立不倒,OPPO也深知這點。而所有研發投入則是技術產出的基礎,2019年OPPO為研發投入的100億資金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將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無論是屏下攝像頭技術還是其他什麼難啃的技術「硬骨頭」,OPPO的未來可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Charge 的精彩文章:

為何Reno設計比P30要好看那麼多,這些創意真不能忽視!
對比OPPO K1和榮耀8X,就知後置指紋和屏幕指紋差距多大

TAG:TechChar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