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卷》—古代醫學健身按摩口訣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卷》—古代醫學健身按摩口訣

《神仙起居法》是楊凝式書寫的古代醫學上一種健身的按摩方法,文體近似口訣。內容如下:

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處,手摩脅與肚。

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

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

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

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

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

詩中是說不拘行住坐卧,先用手按摩胸肋和腹部,胸腹通暢了,然後兩手摩靠於小腹部,這樣前邊按摩完了,再按摩肩膀和背部,待前後全部按摩過了,就把兩手攥成拳頭按摩後腰眼(即腎部);這樣按摩得舒服慵懶都不想動了,就要意守丹田,作丹田呼吸;這種鍛煉方法不拘時間地點、白天黑夜都可以實行,功夫越勤越好,鍛煉的歲月長久了,功夫積累有成就了,你也就成了神仙啦!

這裡「家人」指的是《易經》裡頭的一卦,「風火家人」。在修鍊理論中,「風」代表呼吸,「火」代表心意,把心意守于丹田,然後利用丹田呼吸也就是「風」把「火」扇旺,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人體的生命機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下圖為《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請欣賞。

建議拉至圖片最下方,將手機橫屏,由右至左欣賞。

釋文:「神仙起居法。行住坐卧處,手摩脅與肚。 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 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 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 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 乾佑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楊凝式(下一草押)。」

後紙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張孝思題記及無名氏行書釋文5行。卷前右下角有明項元汴「摩」字編號。

卷前後及隔水上鈐有宋「紹興」、「內府書印」,明楊士奇、陳淳、項元汴,清張孝思、陳定、清內府等鑑藏印。

此卷最早為宋高宗內府之物,後入賈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經「江陰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編》),《清河書畫舫》又稱「郡人王氏所藏」,明代為項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時進入內府。

書法由唐到宋,楊凝式是一轉折人物,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採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此幅小行草書是楊凝式七十六歲時的作品,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書字的結勢於攲側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立新風格,盡得天真爛漫之趣。此書是楊凝式行草書傳世作品的代表作,對宋代書法影響較大。(李艷霞撰稿)

此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丨關注後每天第一時間閱讀精彩書畫內容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耘廬 的精彩文章:

懷舊十里洋場,感受老上海風情
1000年前的日本書法,寫得如何?

TAG:耘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