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霸王再折戟,創始團隊曾融資十億,希望玩家包容卻在謾罵中落幕

小霸王再折戟,創始團隊曾融資十億,希望玩家包容卻在謾罵中落幕

文 | AI財經社 牛耕

編 | 華記

國產遊戲主機再一次夭亡了?小霸王再次勾起人們回憶。

近日,小霸王最新的遊戲機項目被曝解散,距頒布小霸王Z 硬體不足一年時間。「5月10日是最後一天上班」,一位小霸王上海分公司的員工對媒體說。但小霸王Z 的CEO吳松表示:僅僅是解散了上海辦公室,稱現在非常敏感,他無法做任何評論。

在斧子遊戲主機夭折後,小霸王吸收了大量人馬,如CEO吳松、CTO張嘉。斧子曾被人嘲笑是個機頂盒,而小霸王Z 卻極力成為一款電腦。吳松曾認為這樣的「曲線救國」能吸引非玩家入局。

也有前員工不屑一顧地稱:「一開始畫的餅大了,要做個主機生態云云,堅決不交win 10的底。眼見離和投資人說好的發售日期越來越近,所謂的主機OS毫無著落,就幾張假圖,沒一個能跑的。」

從華為TRON、戰斧F1到小霸王Z ,他們的故事無不在爭議中落幕。如今遊戲主機世代更迭將至、國內玩家興趣漸生、5G雲遊戲各家搶跑,他們還有機會講出不一樣的故事嗎?


斧子團隊二次創業

小霸王Z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團隊:CEO吳松曾在斧子擔任首席戰略官、CTO張嘉則在斧子擔任首席技術官。這精準定位了小霸王Z :一群斧子開發者的第二次嘗試。

斧子也許是中國遊戲主機最醒目的傷疤。戰斧F1的創意誕生於2014年,中國主機遊戲解禁後不久。曾在華為開發TRON遊戲機的張曉威,找到上市公司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由藍港投資開發一款國產遊戲主機。

經歷萬難開發成功後,2016年5月戰斧F1產品宣布,卻遭到玩家一邊倒的嘲諷:UI抄襲索尼Playstation、手柄抄襲微軟Xbox One,簽約和首發的76款遊戲則多為《真三國無雙7:猛將傳》《刺客信條:編年史》《蒼翼默示錄》,早已上線PC多時,毫無獨佔壁壘可言。

在這一天,斧子開放預購,僅賣出不到100台。而它的歷史融資在2015年8月和10月,兩輪都分別超過6000萬美元。相比之下,羅永浩的鎚子T1銷量數十萬台都堪稱成功了。

吳松曾談到,斧子更懂中國市場。他本人做過Xbox首發團隊的內容規劃師,在觸樂文章《斧子面世一周年》里,他形容道:2014年Xbox入華時,幾位來自微軟西雅圖總部的MBA來中國轉了幾圈,然後根據他們的設想和理解為國行硬體定價——4299元。

而斧子的定價僅為899元和1499元,這無疑更能吸引非核心玩家嘗試。在中國主機遊戲缺席的14年里,遊戲增量人群被移動遊戲瓜分殆盡,主機遊戲玩家佔比不到5%。而在北美市場,主機遊戲玩家佔比將近1/3,有超過1.64億美國玩家人均支出265美元,消費總額年434億美元。

要吸引非核心玩家,光低價還不夠,需要官方強勢向他們宣傳。但斧子錯誤地將重心放在核心玩家上,認為讓他們懂得自己的「成長和愛」就會幫助向外推廣。「我們至少要讓核心玩家站在我們同一邊,讓別的大眾玩家向他們諮詢時,也能夠推薦一下我們。」吳松在談及斧子的宣傳戰略是這樣說。因此斧子的處境,可以用關注的人不買,潛在客戶不關注來形容。

相比斧子,小霸王Z 則滑向另一個極端。斧子使用改版安卓系統,更像一個電視頂盒,從售價1499元也能看出來。小霸王Z 則採用windows 10和小霸王自研的封閉系統,硬體配置上採用AMD半定製的ZEN架構晶元、8G內存、128G固態硬碟 1T機械硬碟等,售價4998元也可以看出對標的是電腦,而非一台專用遊戲機。有人形容,小霸王Z 就像一台「沒有屏幕的遊戲本」。

「只要你買回去,哪怕當一台性價比不錯的電腦買回去,我就有100萬中方法讓你轉移到我們的主機系統上去,慢慢轉化為一個主機遊戲用戶。」吳松曾形容這是一種接地氣的變通:讓潛在玩家當電腦買回去,再逐漸轉化為主機遊戲用戶。

戰斧F1在京東僅有評論10

斧子遊戲機曾引來主機遊戲玩家的口誅筆伐,小霸王Z 則招惹了一批圖吧PC用戶。「眾所周知,Playstation和Xbox是虧本賣硬體,高價賣遊戲。(而能高價賣遊戲是因為獨佔)如果要玩PC遊戲,配一台這樣的機器也算不上高性價比。」有玩家認為,小霸王Z 的性價比低於組裝機,高於品牌機,但玩3A大作的鮮有人不懂攢機配置。

微軟和索尼的遊戲主機壁壘,在於積累起開發者生態:遊戲開發大廠願意斥資數億、花費數年開發一款獨佔遊戲,優先順序甚至高於PC。這是一個「強者愈強」的模式。但斧子和小霸王Z 則缺乏說服開發者的資本,只能拿到已發售大作。而吳松的辯解是:」第一步是激活,第二部是培育,第三部才是建立完整生態。」

對這一說法,知乎上一位「前員工」嗤之以鼻:「一開始畫的餅大了,要做個主機生態云云,堅決不交win 10的底。眼見離和投資人說好的發售日期越來越近,所謂的主機OS毫無著落,就幾張假圖,沒一個能跑的。開發者後台,功能大概就能下載幾個說明文檔和sample。」

在2018年9月對小霸王Z CEO吳松的訪談上,他確實提到封閉系統處於調試中,2019年底才會更新。這與小霸王Z 曾經的失敗如出一轍:儘管希望從底層改版安卓,斧子團隊卻連UI設計師都沒有,直到2016年10月發布時,原計劃用視頻展示UI無法播放,只能展出幾張酷似PS4的UI圖片。

小霸王Z 掀起的波瀾甚至不如斧子,在宣布一年後便疑似解散。而它借用的小霸王的品牌,則勾起人們對國產遊戲主機遠古時代的回憶。


小霸王消失的20年

如果不是小霸王Z ,很少人會想起這個著名品牌。曾年銷售額數億的它,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小霸王消失的20年逐漸浮出水面。

它的傳奇始於段永平。1980年代,段永平來到中山市打工,「北京對我這種人成功的概率不會大,這裡不太適合我,我想到思想開放急需人才的南方去。」他迅速被擢升到怡華集團旗下日華電子電器設備廠的廠長,並召集了小霸王系八人:後來的OPPO創始人陳明永、vivo創始人沈煒、金立董事長劉立榮皆在小霸王工作。

段永平接手時,廠里每年虧200萬元。看到日本任天堂FC火爆,小霸王特意將遊戲機包裝成電腦學習機,僅從命名小霸王SB-486D就能窺見一二。有玩家回憶,當時報紙刊登有人送給巴金一台486電腦,價值12000元,而一台小霸王僅300多元。

小霸王在全國鋪設起渠道商:統一售價、包修包換。在央視40萬元中標,邀李連杰、成龍等人打廣告,也為它打開全國知名度。1992年,小霸王銷售額過億,凈利潤超800萬元;1993年銷售額過2億元,次年又翻倍。

「每到年底分紅,他們總是發很多錢,雙手拿不了就用報紙包,小報紙包不了就用大報紙包。」當時小霸王的遊戲機市場份額超過80%。

但段永平與怡華集團總經理陳健仁漸生矛盾。集團開始抽調利潤,段永平尋求股改獨立未果,決定出走。相傳宣布時有高官當場大哭:「沒有阿段就沒有小霸王。」陳健仁則在年會上說:「別看這些人都走了,想到這裡來的人能從中山排隊排到廣州!」

2000年頒發的《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禁止企業從事面向國內的電子遊戲設備生產、銷售活動,給了小霸王遊戲業務沉重的一擊。

在段永平出走後,小霸王就主動投資VCD、復讀機等。但影碟機遭遇國外巨頭專利圍剿、教育學習機則不敵步步高、讀書郎。2004年,怡華集團主動將小霸王一分為四,共同擁有小霸王品牌。

段永平時代,小霸王成功的秘訣是「強品牌」。但他出走後,怡華集團控制的小霸王業務卻無所不包:MP3、MP4、有源音箱、數字音箱、DVD播放機、DVD舞蹈教學機、家庭影院、數碼攝像機、耳機、GPS導航儀、電子書、錄音筆、手機等。僅以手機為例,小霸王的X7手機外形仿照iPhone 6,卻運行安卓系統,售價僅699元。品牌形象消耗殆盡,幾乎等同於「山寨」。

也正因此,在這款國產遊戲機以小霸王Z 之名發布時,不少玩家都感到意外。2018年4月小霸王Z 產品宣布時,在官網發出《版權聲明》:「正計劃著手停止並撤銷對第三方生產商的遊戲機生產授權,以維護正版遊戲產業的健康發展,盡保護知識產權的企業責任。」借用小霸王的黑歷史是它能激起的最後一朵浪花。有玩家評論說,光憑小霸王這個山寨形象,就不適合做遊戲主機。


國產主機遊戲方興未艾

在小霸王Z 宣布之前,曾有這樣一條不起眼的新聞:2013年初,小霸王與阿里巴巴正是開展戰略合作,宣布攜手阿里TVOS共同推出搭載其系統的遊戲機,並在阿里TVOS上線多款小霸王體感遊戲,全面拉開電子家庭遊戲機戰線布局。

事實上2014年後,國內大廠涉足主機遊戲就從未停止:2014年華為在CES上宣布遊戲主機TRON,預計當年二季度發售,所謂獨佔遊戲被觸樂揭露並不真實。這款主機最終從未發售,負責項目的張曉威形容「華為里幾乎沒有玩遊戲的人」,於是找到藍港互動,有了後面斧子和小霸王Z 的故事。

2016年8月,騰訊則聯合海爾、英特爾發布了遊戲主機刀鋒TGP BOX,這款主機同樣主打可兼做PC,售價3799元和4799元。這更像一款圍繞騰訊遊戲平台TGP誕生的產品。儘管宣布了預售日期,京東上至今搜不到這款產品。

可以說,中國大廠從硬體切入主機遊戲的嘗試都無疾而終。其背後原因是,主機遊戲的模式更像Kindle:以低價賣硬體,保證性能吸引開發者開發獨佔遊戲,然後憑藉遊戲高售價回本。因此硬體開發能力、虧本銷售的體量、龐大的開發者生態都不可缺。

而中國廠家不擁有開發者生態,也不具備高價銷售遊戲回本的能力,只能開發類PC主機、銷售登陸PC的非獨佔遊戲。但如果這樣,玩家為什麼不去買一台PC呢?或者廠家為什麼不銷售PC品牌機呢?畢竟在PC遊戲生態,即使是steam的串流盒子也最終停止銷售,僅以軟體形式存在,足見這一硬體模式並不成立。

但在近些年,中國巨頭開始試圖涉足軟體領域:2018年3月,騰訊買入法國育碧5%股份。2018年6月,網易1億美元戰略投資《光環》《命運》的開發商Bungie。2019年1月,網易收購了《超凡雙生》《底特律》開發商Quantic Dream部分股權。

與硬體相比,軟體不依賴特定市場的玩家,投資規模遠低於硬體,開發出遊戲幾乎一定有回報。除了投資大公司,網易騰訊們入股小工作室也不計其數。有開發者對AI財經社表示:重渠道和運營的遊戲使中國玩家感到厭倦,重劇情和玩法的遊戲正在崛起。而大廠進入的最好方式,莫過於去買一個成熟的開發團隊。

2018年5月,時任索尼互動娛樂總裁小寺剛明確表示:PS4已進入生命末期了。在斧子和小霸王Z 發布時,不少玩家據此質疑:在這一時點發布主機,豈不是過三年要與新世代的索尼和微軟主機競爭?在主機遊戲領域,主機硬體廠設計硬體規格、軟體開發商則涉及規格允許的最好遊戲,這意味著如果中國廠家不是規則制定者,要預測該設計哪一規格的硬體就十分困難。

但有多個開發者向AI財經社表示:主機遊戲的未來也許不是新的主機,而是雲遊戲。這是一種玩家不需購置本地高配置硬體,而是通過網路連接雲主機的遊戲方式。2019年起,微軟宣布將推出Project xCloud,索尼則早先就推出PlayStation Now,谷歌頒布雲遊戲平台Stadia,騰訊宣布雲遊戲平台START。

「屆時玩家將不再需要硬體,可能會存在爭議。」索尼CFO十時裕樹在2018年Q3頒布財報時坦承,雲遊戲可能威脅主機平台的營收。這也許會成為國內廠商彎道超車的機會,「如果騰訊先做了,到時大家就有可能跟著騰訊標準來,而不是認為只有索尼這些廠商。」一位開發者告訴AI財經社,雖然雲遊戲還在搶跑佔位階段,但如今投下的石子很可能會在未來掀起漣漪。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晚報:滴滴順風車否認灰度測試;鎚子賣身位元組跳動移交手機等業務
高通與蘋果達成和解,雙方達成6年許可協議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