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眼看亡國,此人喊:就算剩一寸土地也不放棄,最終靠一己之力復國

眼看亡國,此人喊:就算剩一寸土地也不放棄,最終靠一己之力復國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分裂成了戰國七雄,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的混戰後,原本比較混沌的局勢也越發明朗了起來。楚國已經式微,趙國依舊處於上升狀態,真實強大的其實也就數秦齊兩國了。

這兩個國家一直處於對峙的狀態,一直到公元前二百八十四年,秦終於加快了吞併其他國家的節奏,想出了「遠交近攻」的方法,聯合幾個國家一同向齊國發動攻擊,聯軍披荊斬棘,導致齊國一下子就僅剩下莒城和即墨這兩個城池了。

不過面對這樣幾乎要滅國的危機,齊國非但並未就此放棄抵抗,反而在一年內就發動了反擊,還將大片失去的城池都奪了回來。那麼,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在這場戰役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那就是田單。當初,面對幾近滅國的慘狀,就是他不服輸地大喊:就算是只剩下一個座城池,也不會放棄的!那麼,他又是怎樣扭轉現狀的呢?

公元前二百八十六年,齊國率先對宋出兵,這一舉動就將原本各國之間比較平衡的制約關係給打破了,於是齊國就將宋國給吞併了。儘管宋國的國力並不強,但是卻擁有著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富饒。在佔據了宋國以後,齊國的發展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快,看著齊國發展得如此強大,也使得周邊的國家都感受到了一股危機感。

就在這時,遠在西邊的秦國卻從中看到了機遇,想出了遠交近攻的方式,利用齊國周邊四個國家國家的危機感將其聯合起來一同討伐齊國。雖然在個體實力上齊國比周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大的多,但是面對五國聯合,終究也是招架不住的。於是在五國圍攻中,齊國終於還是敗了,在逃亡中齊瑉王也死了。他們都開始瓜分勝利的果實,也就是齊國的國土,因而最後就只堅守住了莒城和即墨這最後的兩座城池。

就在這最後的關頭,出現了一個救國於水火的人,也就是開頭提到的田單。他原本是齊國的貴族,在關鍵時刻,他發揮出了優秀的作戰指揮能力,因此受到了齊襄王的重用。

那時候,燕國已經帶領軍隊準備將這最後的兩座城池圍住,此次作戰的統領為名將樂毅。但是就在這時,傳來了一個對齊國十分有利的消息,燕昭王去世了。後來接任的燕惠王對於樂毅其實並沒有什麼好感,田單也就看準了這次時機,派人在燕國散布謠言,說樂毅想要稱王。

這個謠言很快就傳到了燕惠王的耳中,原本他就對樂毅不抱有好感,這下聽到這個謠言,他更加認為樂毅就是想要叛變。於是他就作戰統領改為了他的親信騎劫。與大將樂毅相比,騎劫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因此這麼一來也就大大提高了齊國獲勝的幾率。

在騎劫接任統領一職以後,他依舊選擇先將城圍住,但是他手下的軍隊卻開始安耐不住貪婪的心了。他們不但對戰俘施以暴刑,而且為了掠奪城中財物,騎劫允許將死人的墳墓挖掘開來,這麼一來,就將齊軍的憤怒給引燃了。於是,後來田單又用一計,派人向騎劫表示投降。一聽到這個消息,騎劫內心只有喜悅,根本沒有認為這其實是田單的計謀。

因此整個燕軍都沉浸在即將要取得勝利的興奮之中,沒有一點防備。於是田單將城中所有的耕牛都找過來,在牛角上綁上刀以及爆炸物,然後他將城門打開,把這些耕牛驅趕到了燕軍的營中。這些牛的攻勢都很猛,突如其來的攻擊使得鬆懈的燕軍猝不及防,齊軍便趁著這個機會大肆進攻,十分輕鬆地就讓燕軍丟盔棄甲而逃。

士兵們高漲的士氣也感染了百姓,全城百姓都出來盡一份力,幫忙趕走燕國人。只在一年之內,齊國就收回了大量失地,回到了都城。

儘管後來齊國還是得以復國的,但是畢竟經歷了這麼一番幾近滅國的折騰,齊國的國力也已經完全不能和之前比了。戰爭所帶來的傷害,想要恢復是需要長久的時間的,趙國還依然掌控著齊國的許多土地,因此兩國之間總是會產生各種矛盾。也正是因為齊國曾經被五國如此聯合對付,因此後來在秦一步步吞併他國的時候,齊國也一點都沒有想要幫助其他國家的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精銳的軍隊,卻死活打不過這個人,成為遺憾,最終亡國了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美國人都歡呼不止,只有這個人躲起來哭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