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列民國文豪的愛情,你最欣賞哪一對?估計從雙方表白就可以看出

下列民國文豪的愛情,你最欣賞哪一對?估計從雙方表白就可以看出

民國文豪不僅僅是文章寫的不錯,而情書寫得也是經典,不過等你讀完下列這些民國文豪之後,你就知道哪一對愛情最傳奇了。

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魯迅和許廣平

在與許廣平結識、相愛之前,44歲的魯迅雖有名義上的妻子朱安,但一直過著一種苦行僧似的禁慾生活,打算陪著朱安這個「母親的禮物」「做一世犧牲」。是許廣平對他的敬仰、理解乃至熱愛打開了封凍已久的心田。從1925年3月11日他們開始通信,一直是許廣平以自己的勇敢和堅定打消了魯迅的種種顧忌,終於明白表示:「我對於名譽、地位,什麼都不要,只要梟蛇鬼怪夠了」。這所謂「梟蛇鬼怪」,就是又有「小鬼」、「害馬」之稱的許廣平。而在1925年10月許廣平所寫的《風子是我的愛》中,有這樣的愛的宣言:「即使風子有它自己的偉大,有它自己的地位,藐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罷!不合法也罷!這都於我們不相干,於你們無關係,總之,風子是我的愛……」

1927年10月,魯迅與許廣平在上海正式開始同居生活,在舊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閉20年之後,他終於逃出來了。對於魯迅和許廣平來說,這是他們生命中最有光彩的舉動,魯迅於1934年12月在送給許廣平的《芥子園畫譜》上所題的「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正是他們愛情生活的寫照。

魯迅的表白: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那裡會慢一點。

可遇不可求的曠世情緣——錢鍾書楊絳

1932年早春,在清華大學古月堂門口,兩人初次偶遇,楊絳覺得他眉宇間「蔚然而深秀」,錢鍾書被她「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脫俗吸引,丘比特的金箭暗暗射中兩人,一段曠世情緣就此徐徐萌發……這個三口之家,很樸素,很單純,溫馨如飴,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時光靜靜流逝著,再美好的故事總有謝幕的一天,楊絳在《我們仨》里寫道:「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

2016年歲末,楊絳先生也走完了105歲的人生歷程。這世上最浪漫的戀愛便是:你是錢鍾書,我是楊絳!

錢鍾書的表白: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一段傾城之戀,一曲唱不完的歌——梁實秋韓菁清

一個是大學者,一個是大明星,年齡相差28歲,梁實秋寫了上千封的情書打動韓菁清的心,但兩人的戀情沒有得到祝福,反而是鋪天蓋地的流言蜚語襲來。面對輿論詆毀和非議,梁實秋站出來力挺韓菁清,兩人力排眾議,於一九七五年五月九日舉行了婚禮。兩人攜手走過12年之後,梁實秋病逝於台北,享年84歲。梁實秋走後,韓菁清深居簡出,整理他留下的手稿。梁實秋的女兒與韓菁清一同前往大陸,見梁實秋生前的好友,比如冰心夫婦、老舍夫婦。她還創辦「清秋副刊」,用來記錄這段感情,寄託哀思。

梁實秋的表白:愛人,我不像熱鍋上的螞蟻了,我像是泄了氣的皮球!滿腔歡喜準備回去與你相聚,突然知道又要延期,這打擊實在太大,而且沒有人同。

最具電影色彩的愛情傳奇——冰心吳文藻

一個是前途無量的青年學者,一個是中國文壇最富生命力的女作家,作家冰心和丈夫吳文藻的愛情故事,開始於遠洋客輪上的一番陰差陽錯。在前往異國的旅途中,他們開啟了一段延續六十年的美好姻緣。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是冰心這位世紀老人的名言,也是她一生所堅持的信念。他們始終相親相愛,相敬如賓。都是一樣的不服老,不間斷地從事著寫作和學術研究,他們的晚年可謂豐富、和諧、充實、快樂。1985年,吳文藻逝世,享年84歲。1999年,冰心逝世,享年99歲。兩人骨灰合葬,骨灰盒上並行寫著:江陰吳文藻,長樂謝婉瑩。生同眠,死同穴。這世界上再完美的愛情,不過如此。

冰心的表白: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更親密的靈肉合一的愛情的開始。

最老實卻又霸道的愛情傳奇——沈從文張兆和

沈從文小說寫的好,但是話卻說的極差,據說他上課的上座率不是一般的低。他愛上了自己的學生張兆和,可又訥於言辭,於是就展開了情書攻勢,一天一封,雷打不動。張兆和拿他沒辦法,帶著他寫的書信去找校長鬍適,說:「老師就這樣對我。」胡答道:「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張立即表示拒絕:「我非常頑固地不愛他。」胡適表示,沈從文是個人才,願意做個媒。從此,沈從文更是肆無忌憚地展開對張的「騷擾」……最後,也就真的嫁了。

沈從文的表白: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流離了大半個中國的愛情——陳寅恪唐篔

1926年,陳寅恪從國外遊學歸來到清華任教時,已經36歲大齡了,尚未成家,也沒有任何戀愛經歷。經同事介紹,陳寅恪與唐篔相約在中央公園裡見面,終於,38歲的陳寅恪與30歲的唐篔在上海成婚。他們婚後幾十年,先後搬家近20次,流離大半個中國,火車,輪船,馬車,小船,都經歷過。每一次搬家的主力,都是身體並不健壯的唐篔。這兩位具有淵博學識、相濡以沫、生死與共的情侶之間,每當有慶賀的機會,必定賦詩唱和。到了中年以後,陳寅恪雙目失明,唐篔擔當起照顧陳寅恪的起居和助手的重擔,無怨無悔,直到終老。

唐篔的表白:考評陳範文新就,箋釋錢楊體別裁。回首燕都初見時,恰排小酌待君來。

熬到頭髮花白,眼睛花了耳朵聾了,走路也離不開拐杖了。是啊,那些曠日持久的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讀完上述這些民國文豪的愛情傳奇,你最欣賞哪一對愛情?請在文末留言。看看大家最欣賞哪一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姓氏文化探源——崔姓文化
一戰二戰沒被戰火燒掉的巴黎聖母院,卻被和平的大火燒了,法國總統說要重建巴黎聖母院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