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廣島原子彈的投擲者:終其一生不後悔,遺言不辦葬禮不立墓碑

日本廣島原子彈的投擲者:終其一生不後悔,遺言不辦葬禮不立墓碑

2007年11月1日,二戰率領投彈「509小組」向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的美國准將保羅·蒂貝茨在家中去世,享年92歲。蒂貝茨去世後,親人遵從他的遺囑,不辦葬禮、不立墓碑,因為這樣能避免為那些反對者抵抗抗議的機會和場所。

1945年8月6日,蒂貝茨駕駛以自己母親名字命名的「艾諾拉·蓋」號B-29轟炸機從3.1萬英尺高空投下了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毫無疑問,蒂貝茨是而二戰英雄,他這一投大大加速了日本大大投降,但也遭到爭議。這是人類第一次使用核武器,廣島原子彈導致7萬人瞬間死亡,接近20萬在後來的半個世紀飽受核爆後遺症的折磨。

儘管如此,蒂貝茨對自己曾經行為感到自豪。蒂貝茨好友表示,蒂貝茨直到去世前夕「每天晚上的睡眠都很好,從來不為在廣島投下原子彈表示後悔。」2005年,這是二戰勝利60周年,已經90歲高齡的蒂貝茨接受的記者的採訪,從中我們得到了一些廣島原子彈爆炸不為人知的細節。

1943年,美國空軍將在歐洲戰場作戰的蒂貝茨調回國,作為試飛員試飛剛剛研製成功的B-29轟炸機。出色的駕駛技術讓蒂貝茨脫穎而出,於1944年9月被選中執行代號為「亞伯」的絕密任務,成為原子彈投擲14人小組的組長。

1945年8月6日8時15分17秒,蒂貝茨啟動自動控制裝置,「小男孩」推著降落傘向核爆點飛去。那一年蒂貝茨年僅30歲,這是一個人駕駛技術、作戰經驗、臨場發揮等處於巔峰狀態。直到原子彈爆炸,蒂貝茨對爆炸帶來的後果了解十分有限。

蒂貝茨表示,沒人告訴他原子彈爆炸帶來的毀滅性,只是被告知這是一次技術難度很大、影響非常驚人的爆炸。投彈前,蒂貝茨從哥倫比亞大學核物理教授羅伯特·奧本海默(參加曼哈頓計劃的高級科學家之一)得知了原子彈爆炸情況,「它將以2萬噸TNT爆炸當量爆炸。」

原子彈爆炸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波,奧本海默還告訴蒂貝茨他在扔下原子彈後,應該駕駛戰機立即以正切角度離開正在擴大的衝擊波,「儘快將飛機掉轉159度,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脫離危險區。」

原子彈爆炸會產生蘑菇雲,但廣島原子彈爆炸去沒有形成蘑菇雲,「它形成的東西,我們稱之為一條細繩。它往上沖,漆黑漆黑的,有光亮和顏色,裡面有白光和灰色,頂部就像折起來的聖誕樹。」

二戰結束後,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決策遭到質疑,蒂貝茨也因此多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蒂貝茨卻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舉動,絲毫不後悔,「我們也有感情,但你得把這些情感置於一個大背景中。我知道那會造成很多人死亡,但為儘快結束殺戮,轟炸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事。這個想法成為我的動力來源。」

參考資料:《廣島原子彈爆炸》、《人類第一顆原子彈投擲者:保羅·蒂貝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吳三桂究竟為何選擇降清?罪魁禍首不是陳圓圓,專家堅信另有隱情
慈禧身世之謎揭開!山西77歲老農:慈禧出生在我們村莊,我們有證據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