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養胃系列:高鹽飲食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因素

養胃系列:高鹽飲食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高鹽飲食與心血管疾病有很大關係,但消化科醫生也反覆告誡患者要低鹽飲食!高鹽可以損傷胃黏膜,是誘發胃癌的不良飲食因素中的第一位。那麼,高鹽飲食又如何在胃癌發生中起作用呢?

胃癌發病原因至今並不十分明確,是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過程。目前認為不良飲食、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是引起胃癌三大重要因素,而高鹽飲食是誘發胃癌的不良飲食因素中的第一位因素。那麼,高鹽飲食又如何損傷胃,在胃癌發生中起作用呢?

一、高鹽飲食損傷胃黏膜

研究表明:過鹹的飲食會加重胃潰瘍甚至增加胃癌的風險。原因有:

1. 食鹽滲透壓高,高鹽食物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使胃黏膜廣泛瀰漫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一系列改變,也即是胃炎和胃潰瘍。

2. 高鹽食物會使胃酸分泌減少,並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2具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這樣就使胃黏膜保護屏障受損易發生胃炎或胃潰瘍。

3. 高鹽飲食會刺激胃黏膜,使胃黏膜細胞經常分裂,增加形成胃癌的幾率。 在美國、日本、義大利和我國發現患有胃癌的病人,其飲食中鹽的攝入都較一般人高。

4. 高鹽及鹽漬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它在胃內被細菌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後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銨,具有很強的致癌性。

二、高鹽飲食與幽門螺桿菌

協同加重胃黏膜損傷

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導致胃黏膜炎症、萎縮,萎縮使胃酸分泌減少、胃內pH值上升,後者有利於其他細菌生長。胃內pH上升,其他細菌過度生長,使胃內微環境發生改變,導致內源性N-亞硝基化合物(致癌物)形成,後者進一步加重胃黏膜萎縮、腸化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易發生胃癌。

胃癌發生過程:正常黏膜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不典型增生癌變

幽門螺桿菌生長在胃壁厚厚的黏液層下面、胃上皮小凹的表面。高鹽飲食把胃黏膜損傷,幫助幽門螺桿菌找到更好的土壤『繁殖』。還有人認為,鹽可能改變幽門螺桿菌毒力因子的表達,就是說一定程度上增加致病菌的毒性。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發生的必要條件,在高鹽飲食作用下胃黏膜損傷加重、修復功能削弱,而且致癌物增多,更易發生胃癌。

三、重視減少鹽的攝入

多數醫學研究認為,理想的攝入量為1.5~2.3 g/d,但這樣的目標不太現實。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成人鹽攝入量

2016年一份關於中國居民食鹽消費情況的報告顯示,國民膳食鹽的攝入量為13.51g,是WHO推薦攝入量的2.5倍多。

在我國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及沿海地區,是胃癌的高發地區,這些地區的人更喜歡吃腌制的食物,還有海產品。據研究,高鹽飲食的人和那些清淡飲食的人相比,胃癌的相對發病風險要增高191%。

我們常見的高鹽食物,如鹹菜、腌肉、鹹魚、各種醬料、添加了亞硝酸鹽的各種熟食和各種含鹽調味料。還要重視那些看不見的高鹽食品,如:

一勺雞精含鹽2.5g

一袋泡椒鳳爪含鹽2.8g

一根火腿腸含鹽3.6g

一塊腐乳含鹽5.0g

2兩挂面含鹽3.0g,

10顆九制話梅含鹽3.4g

750g吐司面包含鹽6g

1斤芹菜的含鈉2g

1g泡騰片含鹽0.139g

加入了小蘇打的麵食和糕點等

為了你的胃,請拒絕高鹽飲食,防止胃癌發生!

作者:王伯軍 來源: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投稿郵箱:DDP@high-med.com

關注消化界,精彩每天不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營養支持治療
根除Hp竟會妨礙內鏡下診斷?不可不知的根除治療導致的內鏡下變化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