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古都 西安掠影

唐代是人物畫非常繁盛的時代。由於隋、唐兩代全國的統一,特別是唐代中期的一百多年間,政治穩定,國力強大,經濟繁榮,國內各民族關係融洽,中外文化交流也相當活躍,這一時期是中國繪畫史最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歷史階段。

當時湧現了大批的著名畫家,有記載的就有200多人。畫家不斷吸收西域和外來文化的影響,藝術表現技巧更加豐富,創作題材也比較廣泛。人物畫越來越注意反映現實生活和刻畫人物的精神氣質。可以說,唐代時期的繪畫成就,超過了以前各代,影響到當時的東方各國,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高峰。

唐代存世的人物畫不是很多,但是從後來陸續發現或出土的人物畫中,我們依舊可以領略大唐迷人的文藝氣息!下面就列舉幾個唐代佚名的人物畫,看看唐代是如何在繪畫中體現世情化的。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 佚名 侍女圖立軸

絹本設色 縱61.2厘米 橫67.3厘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侍女圖》是唐代工筆與寫意相結合的物畫代表作。畫中人物造型體態豐厚,面頰圓潤,反映了盛唐時代的審美時尚,線條工細勁挺而流暢,設色鮮艷明快。畫中侍女頭梳低鬟,身著圓領紫色長袍。另一侍發束高髻,簪花鈿,穿圓領淺赭色印花長袍。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 佚名 舞樂屏風

絹本設色 縱46厘米 橫22厘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舞樂屏風》系吐魯番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墓主人為高昌左衛大將軍張雄之孫張禮臣。該墓共出土舞樂屏風六扇,屏風上畫二舞伎四樂伎,每扇一人,左右相向而立。此圖即為右邊舞伎,其鬢髮高挽,額描花鈿,曲眉鳳目,面頰豐腴,身穿藍地卷草紋白襖,錦袖紅裳,整個人物顯得飄逸俊美,婀娜多姿。此圖屬初唐時期的繪風典範,這種對於世俗題材的傾向揭示了一個重要現象:唐朝的審美已從政治題材轉向於世俗題材,威嚴的文臣武將被秀麗的宮廷婦女所代替。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 佚名 弈棋仕女圖

絹本設色 縱63厘米 橫60厘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弈棋仕女圖》系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墓主張氏是武則天時安西都護府的官員,曾被授予上柱國勛爵。此畫原為木框聯屏,出土時已破碎,經修復,重現了大體完整的十一位婦女、兒童形象,描繪貴族婦女家庭生活場面,此幅弈棋仕女是整個畫面的中心。她美鬢高聳,簪花耀頂,眉毛為當時流行的到八字暈飾,面色紅潤,豐盈肥美,上穿緋地藍花襖,並有白紗披肩,下著綠花羅裙,從著裝上看來她可能是六品官的妻子。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 佚名 反彈琵琶圖壁畫

規格不詳

甘肅敦煌莫高窟112窟

《反彈琵琶圖》見於莫高窟112窟的《伎樂圖》,為該窟《西方凈土變》的一部分。表現伎樂天神態悠閑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著上身翩翩翻飛,天衣裙裾如游龍驚鳳,搖曳生姿,項飾臂釧則在飛動中叮噹作響,別饒清韻。突然,她一舉足一頓地,一個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彈琵琶」的絕技--於是,整個天國為之驚羨不已,時間也不再流逝。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 佚名 侍馬圖屏風

絹本設色 縱53.7厘米 橫23.6厘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這是一幅具有濃郁西域風情的侍馬圖,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188號墓出土,共八扇木框紫綾邊牧馬屏風,每扇均繪有鞍馬和侍馬人。西域之馬與中原之馬的確具有不同的特點,在畫家的筆下表現得更強健挺拔。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 佚名 觀世音像壁畫

縱127.6厘米 橫89.2厘米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藏

在此畫中,藝人以巧妙的構思和精練的手法,成功地完成了人物形象--觀世音的塑造,又生動地表述了自己的審美和情感表現,這在宗教繪畫中的確難能可貴。據考證系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25)壁畫斷片之下層剝出者,按照一般寺院壁畫塗抹重畫的時間及其畫風推斷,當為晚唐作品。色澤十分鮮艷得益於被長期被封閉在下層,觀音面相也十分俊美生動,舞姿瀟洒飄逸,體態優美,頗富美感。

唐代佚名人物畫集,更加體現大唐審美!

唐代 佚名 樹下美人圖屏風

紙本設色 縱140厘米橫54.9厘米

日本熱海美術館藏

《樹下美人圖》為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紙本屏風畫之一。畫面上一體態豐滿的女子,操手胸前,轉首回顧。此圖雖線條簡率,設色單純,但披帛細薄透明的質感依然被表現出來。豐頰碩體、雍容高貴的形象,更是唐代仕女人物畫審美特徵的體現。《樹下美人圖》原本繪於對弈者的左側,畫中人物站在一旁觀棋。自漢代開闢了絲綢之路後,東西方不僅在物質上有了交流,在文化方面也相互融合相互吸收,《樹下美人圖》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相互融合後的一個物證。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道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守正——全國百家楷書邀請展」

"望岳——南嶽紀游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山房寫字——廖偉夫書法作品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致敬蘭亭|趙孟頫《臨蘭亭序》最經典之作
馬嘯:內心的動力——讀樂泉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