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第一廉吏,死後康熙為他悲痛,30萬百姓為他送葬

清朝第一廉吏,死後康熙為他悲痛,30萬百姓為他送葬

自古以來,清官就一直被百姓愛戴,而我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清官便是包拯。包拯為官數十載,沒有判過一件冤假錯案,沒有貪過一分一毫,所以百姓將「包青天」的稱號送給他。同樣,在清朝時期也出了一位清官。此人宦海沉浮20年,不帶家眷,更沒有僕從,死後木箱中只有一件破官服,康熙都稱他為「清官第一」。

這位清朝第一廉吏就是于成龍。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山西永寧州人。他於崇禎十二年參加鄉試,結果卻碰上了考場舞弊案。于成龍氣不過,在考卷上痛砭時弊,直抒胸臆。結果大家也能猜到,他毫無意外的落榜了。一些考官欣賞他的才華,給他弄了個副榜貢生。這副榜貢生不算中舉,但可以再次參加考試,以備錄用。于成龍參加完會試後,就以供養老父親為名辭去了做官的機會返回家鄉。

清軍入主中原後,于成龍繼續參加考試,可惜一直屢試不第。在他44歲時,他決定接受清廷的委派到遙遠的廣西擔任羅城縣令。當時羅城歸降清朝還不滿兩年,兩任縣令是一死一逃。于成龍到了當地後,採用「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在三年內讓羅城擺脫混亂的局面,百姓安居樂業。于成龍的政績得到了兩廣布政使金光祖的肯定,將他立為全省治理的典範。

俗話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于成龍厚積薄發,在任上兢兢業業,所以很快便得到朝廷的賞識,在19年內連升11級。康熙二十年春,康熙皇帝在紫禁城召見於成龍,當面褒獎他為「今時清官第一」,並賞賜了他白銀和御馬。在他主政直隸後,對官場上貪污受賄的風氣進行了嚴厲的整改。只要有向他行賄的,一律革職查辦,殺一儆百。而且在人才的選拔上,于成龍反對論資排輩,主張唯才是舉。

為了抑制腐敗風氣,起到帶頭作用。于成龍在直隸時以「屑糠雜米為粥」,在江南時天天吃青菜,江南百姓都親切的稱他為「於青菜」。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十八日,于成龍在兩江總督的任上病逝。但下屬為他整理遺物時才發現,他竟身無長物,唯一的「財產」就是木箱中的官服。康熙帝為他的離世而感到惋惜,親自為他撰寫碑文,加封他為太子太保。南京城的老幼婦孺等30餘萬人都自發前來送葬,哭聲震天,一路竟送出20多里。足可見於成龍深得民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後一位王爺,2014年病逝,臨終遺言:把國旗掛床邊
梁啟超給妻子寫信說愛上了別人,妻子回封信,他立刻打消念頭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