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珅的罪狀里為何會有一條私藏東珠?

和珅的罪狀里為何會有一條私藏東珠?

2010年,蘇富比拍賣行,一串御制東珠佛珠拍出6786萬港元高價,摺合成人民幣就是5000多萬元。而和珅私藏的一串東珠,只是他巨額贓款的冰山一角。

和珅

東珠,滿語為「塔娜」,產自東北三江流域,產量稀少,努爾哈赤曾說:

「鴨綠江自山南西流入遼東之南海,混同江(松花江支流)自山北流入北海,愛滹江東流入東海,三江孕奇毓異,所產珠璣為世寶重。」

東珠不但經濟價值高,而且象徵意義更大,清朝統治者將其鑲嵌在表示權利和尊榮的冠服飾物上。

朝廷對東珠的開採相當重視,從開採到使用等環節都作出明確規定。在清朝,東珠製成的朝珠特別尊貴,皇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可用,一品大臣只准用一顆,其餘人包括宗室成員皆不可用。

很明顯,和珅位雖居一品大員,如果只有一顆東珠,那是名正言順;如果有一串,那是出格,觸犯了大清律例。當然,和珅被打倒可不僅僅是因為一串東珠。

東珠

和珅是乾隆晚年社會風氣的產物,他憑藉卓越的個人才能,加上迎合帝王心理的阿諛奉承之術,在仕途上平步青雲。可惜這個人身上沒有半點傳統士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唯利是圖。乾隆活著的時候,和珅為其馬首是瞻而求得一時平安;等到乾隆不在了,早就看和珅不順眼的新皇帝迅速將其拿下。

和珅

人在輝煌的時候,身邊會聚集一大批人;人在落魄時,立刻樹倒猢猻散,甚至有人落井下石。和珅也不例外,身居高位時,家裡門庭若市,門生故吏搶著為其送銀子,外人爭破頭皮的往裡面擠;等到他身陷囹圄,曾經的門人跑地比誰都快,參他的也大有人在。

和珅在位時,說的話就是金科玉律,甚至約等於「聖旨」;落難時,曾經的言論就是和珅的罪證。

沒落難時,和珅如同練習過吸金大法,家裡就是金庫;被拿下後,財富立刻易主。

在封建社會,官場上的世態炎涼就是轉瞬之間,官位的穩固很大程度也是看帝王的臉色。和珅倒台的本質,並不全是他貪得無厭,而是「君要臣死」。

一般人私藏東珠,那是大罪。換做和珅,處理起來其實可大可小,關鍵看皇帝的態度。年羹堯得寵時,各種大逆不道的行為,雍正也能容忍,但他遭殃時,連兒子穿了一次黃馬褂這樣的事也成了罪狀。

和珅

嘉慶是先抓其人,再定其罪。也就是說嘉慶是刀俎,和珅已經是魚肉,和珅所犯罪行的最終解釋權都在嘉慶手裡。所謂和珅的罪狀,無非就是嘉慶為出師有名而找的借口而已。

皇帝以言代法,以喜好定前途,這也是整個封建帝制的弊端。嘉慶將和珅的東珠定義為罪證,可嘉慶的東珠以及其他金銀珠寶又何嘗不是盤剝百姓罪證,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嘉慶

和珅辛苦經營一生,家裡金山、銀山無數,到頭來還是做了嘉慶的陪嫁。有時候在想,如果和珅在乾隆去世當天就見先帝,會不會是忠誠的大清巴圖魯?會不會配享太廟?會不會追謚「文正」或「文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秋媚 的精彩文章:

皇太極為何不愛大玉兒,而是喜歡海蘭珠?
一個負責「牽狗」的侍衛,卻被康熙提拔為步軍統領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