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猶有書情堪回味

猶有書情堪回味

猶有書情堪回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時候是聽父親講故事成長起來的。因家貧高小輟學的父親,注重耕讀傳家。繁重勞作之餘,時常給我們講些岳家將、三國、水滸故事。尤其是春節時,全家人圍坐在圓爐邊,父親心底的故事如泉水般汩汩而出,我聽得如痴似醉,也對父親佩服得五體投地。是父親,將讀書種子深深地根植在我幼小的心田。

興許故事聽多了,就去翻看父親的《王文公文集》,發現它與我的小學課本明顯不同,字是直行排列的。父親有時也會教我念上一兩句,儘管不知曉半點內容,我卻總喜歡隨手翻翻,對古書的愛好無意中萌生起來。可惱的是,一位與父親交誼深厚的叔叔來家裡做客,看到此書,流露出借看之意,素來豁達沉穩的父親慨然相贈。那個夜晚,我默默地看著,父親將這套書輕輕地放在八仙桌上,拿紅紙包緊,用飯粒粘牢封口,將這個大大的「紅包」送給了歡欣的叔叔。在昏黃的煤油燈影中,父親看出了我的不滿和難捨之情。

在缺少書刊的年代,失卻《王文公文集》,讓我難過了好一陣子。也許是補償吧,對我喜歡看課外書,無論母親如何嘮叨,一向對我們姐弟五個要求嚴格的父親,很是寬容。有時,我要錢買書,父親盡量滿足。在鎮上讀初中時,一次在街上時常賣舊書的老者的書攤上,他願用三元錢將乳白色封面的《野草》、《吶喊》和四本厚厚的外國小說名著全部賣給我。這些都是語文老師經常提起的名著啊。我這個只看不買的學生早為老者認識,於是與他約定好,便一口氣跑回三里外的村上,纏著正在犁地的父親要錢。少不更事的我,緊緊握著父親的暖暖的錢滿心歡喜地撒腿就跑,以至連半個感激的詞兒都不曾說出,唯將父親那扶犁耕地的佝僂身影遠遠地拋在背後!

後來到外地讀書,在學校圖書館陸續讀了些文史書籍,卻終未讀到《王文公文集》。每每給父親寫信,偶爾談點讀書感想,無意中也提想買的書。一次,父親來信,詳述了書贈叔叔的緣由,那一刻,我理解了父親。這書的事也慢慢地沉入記憶的深處。在校期間,儘管想買的《王文公文集》未能如願,但用父親寄的錢,購了不少喜愛的舊書,印象最深的是分別從上海、北京郵購了影印的精裝《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和五冊平裝的《增評補圖石頭記》。現在想來,父親為滿足我的愛好,付出了多少的辛勞啊!

今年國慶節,在舊書攤上,猛然見到書品如新的《王文公文集》,熟悉的封面、清勁的書名和鮮紅的印章剎那間喚醒了早已隱沒的記憶。我沒在意攤主的較高索價,迫不及待地將書捧在手中,生怕再次失去。三十多年後得此書緣,然痛失父親猝然離世十三載矣!鐫刻在心頭的,唯有這無盡的念想!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考古中國」進展公布:荊州出土4000多枚楚簡
《九歌》創作時間考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