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聆聽一位知識分子對大學精神的疾呼

聆聽一位知識分子對大學精神的疾呼

紀 念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榮譽資深教授董健先生,因病於2019年5月1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

董健先生是著名戲劇學家、文學史家,曾擔任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南京大學副校長等職務,並曾兼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國話劇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在半個多世紀的辛勤耕耘中,董健先生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成就卓著,他的學術思想和突出貢獻在學術界和社會文化領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董健先生晚年對百年啟蒙道路、大學精神失落等議題多有深刻反思,也曾多次在《社會科學報》刊發文章觀點。我們將董健先生曾在我報刊發過的文章略作節選,以此紀念先生。

《"核心期刊」制亟待大力改革》

節選

在我的印象中,20年間,核心期刊的目錄已經由最初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一家增加到了三家(還有《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目錄》和《CSSCI來源期刊目錄》)。其實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學術界對這些核心期刊還是比較認可的,認為如果能在這些核心期刊里發表論文,那麼作者的學術水平一般是受到肯定的。但是從1992年發展到現在,在這20年的時間裡,我感覺核心期刊的作用已經逐漸異化變質,它所呈現出來的負面作用逐漸超過其正面作用。

……

為了凈化逐漸惡劣的學術環境,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對核心期刊,特別是文科類的核心刊物的評價與編目錄之事進行大力調整與改革,重新恢復學術同行的作用。應該相信學術界真正做學問的那些人,給予他們充分的發言權。在他們看過的刊物中,認為某種刊物不錯,那該刊就有其可取之處。每個大學的老師都要經歷評職稱的過程,而評職稱就需要有專門的評委,這些評委都是在專業領域比較權威的教授,對於論文的優劣,他們心中必然有一種明確的專業評判,而不需要通過「核心期刊」制這一關。

我曾多次參與評定教授博導的工作,發現80年代和現在有著很大的差異。在80年代,我們說要評一批教授,有十個名額,那麼我們會根據參評老師發表論文的質量以及他教學的成績等來作出評定,這樣從三十個或者四十個申請人之中評出來的十名教授,無疑是相對過硬的。現在是怎麼評的呢?其實就不太需要發揮我們這些評委的作用了,核心刊物都替我們評定好了。申請人可以填一張表格,表格上明確列出他所發表過的論文的篇數,比如說我們從三個申請人中評一個,第一個人表格上列出發表過20篇,第二個10篇,第三個5篇,那麼按照規定,發表論文最多的申請人就被評上了。其實往往有的學者雖然發表的論文數量少,但是學術研究水平很高,發表5篇論文的質量有時候甚至比那20篇論文的質量要高得多。數量優先論進一步造成了論文的粗製濫造問題。因此說「核心期刊」制之下的數量管理體系,使得學術同行所能發揮的評價作用進一步削弱了,但是事實上只有「人」,才能真正地感覺到一篇論文質量的真實程度,這是刻板的數字所達不到的。學術的公正和良心以「人」為載體,而不是以「表格」為載體!

《讓大學學位證書回歸本義》

節選

在中國的官場里,學位、證書有利於官員升遷,但這些卻往往又不是通過正規的途徑取得的,而是採取犧牲文化教育之根本價值的便捷的辦法。與此同時,大學也在追求對官方的依附關係。兩者一拍即合。學位、證書造假現象已經存在相當長的時間了,它也不是中國大學亂象中最壞的,而只是冰山之一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論文博士在國外的很多國家的確存在,但是我們國內的種種問題不能怪罪於西方的這些模式;國外的模式到了中國就往往會變味,變成了不好的模式,關鍵還是在於我們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我僅僅舉一個「博士後」的例子。我國的博士後制度是從美國學的,但漸漸地就和他們的制度相去甚遠。博士後制度原本發揮了保護人才的儲水池作用。研究生取得博士學位後找不到工作可以參加博士後繼續研究,在保護專業能力的同時找工作。但是在中國,博士後卻變成了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讀博士後是為在「競爭」中高人一等。有些人有穩定的工作,已當了教授、系主任,還來報名讀博士後,就是為了爭這個「名份」。回到論文博士,在國外是在該領域內非常優秀但沒有讀過博士的人才到大學按規定的程序進行論文答辯,非常嚴格。但在中國就成了企業管理人員、政府官僚的升遷工具。所以,西方的經驗也可以繼續借鑒,但不能變味。

如何遏制這種現象?我認為可以從治標和治本兩方面來做。治標就是高校在授予學位時,把關嚴一點,淘汰率高一點。政府方面可以清查偽造學位的官員,或考慮暫時取消學位和升遷的掛鉤關係。這些措施應該能解決不少問題。至於治本,我認為目前還不能做到。大學的運行機制和管理上存在那麼多問題,比如學位管理、項目管理、教學評估、職稱評定、博士點的建立,都需要進行大幅度的改革,但從根本上說,還應該等體制改革為其開道之後才能做到。

董健先生的學術思想和道德文章,貫穿著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社會良知和人文情懷。新世紀以來,董健先生尤其致力於學術研究和社會批評、文明批評相互滲透,有思想的人文學者和作為社會良知的知識分子相互結合。其中一以貫之的,是董健先生對現代意識、啟蒙理性、人文情懷的堅守,對學術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節選文章兩篇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342期第5版、第1313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文中資料來源於網路,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歐洲中世紀文學,真的一無是處嗎?
有些城市,缺少了點「人」味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