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我改掉了身上的缺點,卻改不了心底的自卑

我改掉了身上的缺點,卻改不了心底的自卑

一個徹底自卑的人是什麼樣的?

  • 我以前是那麼愛出風頭的一個人,現在連逆著人群走路的勇氣都沒有
  • 任何人的對我的好都會成為我的壓力
  • 彷彿曾經那個光彩照人的傢伙,不是自己
  • 我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克服了曾經被群嘲的缺點,可是我的自卑卻絲毫未減

無數次我們本以為自己已經改正了身上的缺點,卻發現,我們無論如何也改不了心底的自卑感。

01

自我否定的後果

是不敢邁出下一步

無數次,當我們想伸手抓住生活中的機會時,腦海里卻總有個聲音在質疑著, 「你能行嗎」?

然後繼續伸手。

不是伸手去捕捉機會而是親手掐掉了它

當我們不自信的時候,每走一步,都是道坎。

想提升自己,換來更好的人際關係,但現實是,因為不自信,事業難有突破,妄自菲薄,「質量高」的感情自然來不了

無數次的自我打擊,外在表現就是害怕與人交流、害怕被人注視,哪怕得到了肯定,也覺得自己不配。

這種心理上的不安,甚至發展成了生理上的焦躁。

「一和陌生人說話就臉紅手抖,吃飯都抖,現在都不敢交新朋友」。

所以我們總是獨處。

有人能把這種焦慮轉化為動力。

我在上大學的時侯有個朋友,她平時參加很多演講、主持的活動,拼勁兒讓人羨慕。

很多人都佩服她的自信。可有次聊天,才知道她始終覺得自己是從小地方來的,和人說話都有點懼怕,才用這種方式逼著自己更自信。

她在曾經的小圈子裡,是什麼都拿第一的人。

換了環境,拚命找回存在感。

「至少,現在不想和別人差太多吧。」

她用了積極的方式緩解自我否定的情緒。

而很多人其實並不能做到。

每一個自卑的人,其實都很矛盾——自卑往往伴隨著自負。

她們在腦海中給自己設立一個理想的形象:無所不能的,走到哪裡都能發光發亮。

再看看現實中的自己,恰恰相反。

當一個人自我否定的程度比自我認可的程度高時,即使取得了成就,也很難從中獲取自信。

這被研究者稱為 「Impostor Syndrome」(冒名頂替症候群)——人們自認是個「冒牌貨」。

不自信的人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各種外部條件:「這個任務本身就很簡單」、「其他人也幫了我好多」、「一定是因為運氣好」。

有好事覺得自己不配,有壞事又歸因於自己。

而走出這一惡性循環唯一方式,是主動改變。

改變對於自己的認知,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敢於邁出下一步。

當你真正改變的時候,你才會擁有真正的自信。

02

把自己打碎之後

才能換來新生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在《自卑與超越》中寫: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我們所處的現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

當我們過度在意自尊、害怕出醜、害怕被各種負面情緒影響、害怕變得脆弱,自卑就會出現,使我們焦慮。

害怕因失敗出糗、把惡意評價看得比什麼都重……越逃避現實,讓人越恐懼。

這時候需要做的,首先就是擺脫評價,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

看過一條催淚的短片《戰勝自卑》。

「沒有人會和你玩」、「你沒有天賦」「你好醜」,這些評價一句句地扎著女孩的心。

我改掉了身上的缺點,卻改不了心底的自卑

她陷入了自我否定之中。

我改掉了身上的缺點,卻改不了心底的自卑

她給自己上了一道道枷鎖。

「你不夠好」、「你很失敗」、「別嘗試了」、「沒有人會喜歡你」......

我改掉了身上的缺點,卻改不了心底的自卑

不知不覺間,小小的她已經滿身負累,重得無法脫身。

我改掉了身上的缺點,卻改不了心底的自卑

當她回顧過去,才發現曾經的自己是那麼勇敢,如今被許多本應該無所謂的東西束縛。

她鼓起勇氣,給了那個弱小的自己一個擁抱。

她告訴自己:「你很重要。」

我改掉了身上的缺點,卻改不了心底的自卑

認識到這一點的,她才從黑暗中醒過來,對每一天有了期待,因為相信自己:「你能行」。

我改掉了身上的缺點,卻改不了心底的自卑

短片的評論區有網友說道:「每一句都是我最常對自己說的話,除了那句『你很重要』。

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過上更好的生活,因此我們不斷苛求自己,活在別人的恐懼里,開始變得自卑,可我們卻忘了告訴自己,「我很重要」。

生活的勇士,要有勇氣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那些帶來黑暗的,也可以是引人走向光明的。

做一個普通人、或者沒那麼優秀的人,並不可悲,更不會可恨。

重要的是,要有從自己認為的不優秀變優秀的勇氣。

03

成年的苦難

都在印證著童年的自卑

成年之後的挫折和苦難,每時每刻都在提醒和印證過去的自卑。

哪怕是自己苦苦建立起來的「自信的表象」,也總能被輕易地擊碎。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從根源上緩解我們的自卑情結么?

傳統的雞血和鼓勵往往只能讓我們一時激動,產生嘗試的動力,並不能徹底讓我們自信起來。

而冥想可以幫助你,全面剖析自卑的根源,帶著你全神貫注於當下,不因過去的挫折和對未來的擔心而對自己產生自我否定、自我攻擊等錯誤的評價。同時通過接納自我,重拾自信樂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