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看清宮內有多麼的時尚?

看看清宮內有多麼的時尚?

作者季凱

清宮的審美你不懂

清朝的宮廷時尚,你懂不懂?

聽說,清朝最流行的唇妝是上嘴唇不塗

只塗下嘴唇,像喝了一口血……

你們覺得好看嗎?

一部清朝宮廷劇《延禧攻略》

讓這種裝扮如洪水般侵入時尚江河

細數那些曾經熱播的清宮劇

《還珠格格》《宮》《甄嬛傳》還有暫未上映的《如懿傳》

這樣的唇妝造型從未出現

這股「清流」來的名正言順嗎?

不懂?今天就帶你探索一下清朝時尚

「奇怪」的嘴唇

女生咬嘴唇的時候總有楚楚可憐之感

《延禧攻略》咬唇妝大概就是這麼來

那麼,這是還原了歷史么?

是的!清朝流行這樣的唇妝

上嘴唇不塗,只塗下嘴唇

甚至到了道光年間

下嘴唇也不塗滿,只塗中間一點點

這樣的唇妝叫

絳唇妝

其實它還原了歷史,乾隆的后妃像就是這樣的

到後面道光的全皇后小像乾脆只畫嘴唇中間那一點

沒什麼講究,就是一種流行

至少一個時期內在清宮中很流行

歷史上流行於清朝乾隆年間的花瓣唇妝

一開始怎麼看都像是失血狀態下的嘴唇顏色

看的多了也慢慢體會到了其中的韻味

好像這留白的唇妝禁錮了這一群女子的鮮活明媚

於正也在微博中澄清咬唇妝:

先解釋一下彈幕上怨念比較深的咬唇妝~

為什麼呢?因為這不是咬唇妝,是歷史啊~

現代流行的應該是復古!

柳葉眉

櫻桃小口柳葉眉

似乎是美人的標準

清宮劇中的韓式一字眉也換成了柳葉眉

清朝東方美人就是這樣的形象

無論在詩詞還是古籍記載中

古代文人墨客對「眉」不乏生動優美的詠嘆

「眉」和「美人」之間有著無法忽視的聯繫

先秦時期盛行「娥眉」

《碩人》中描述衛庄公夫人:

「…膚如凝脂,…,螓首蛾眉。」

後代乾脆以「蛾眉為美女之代稱」

唐朝是眉妝發展史上的巔峰

也是中國古代眉式最為豐富的時期

李商隱在《無題》中描寫:

「八歲偷造鏡,長眉已能畫。」

表現當時連八歲的小孩都會模仿大人畫眉

清代宮廷女子與民間女子裝扮反差很大

貴族女子眉妝是什麼樣的呢?

柳葉眉、水眉、平眉、斜飛眉等多是素凈的式樣

清代女詩人筆下,眉也是以彎、長、細為美的

「羨爾雙蛾似初月,不須相待畫眉人」

值得一提的是

由於這個時代女性的地位偏低

因此女性的眉毛多眉尾下斜

以營造一種乖巧恭順的形象

有雍正皇帝落款的著名的《十二美人圖》

就豐富地展示了當時清朝宮廷女子的優雅神韻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女子前額幾乎沒有劉海

即使有也要非常光滑的貼在腦門上

或者剪得很短,緊貼髮際線

像這樣:

清朝短劉海

有沒有被萌到?

現如今這種萌萌噠髮型也被熱捧

看來清朝也是時尚的靈感發源地

就連奧黛麗·赫本似乎也曾是這樣的劉海呢

當然,在清朝

大部分人無論階層,都是露出明晃晃的大腦門

所以,《還珠格格》中的「空氣劉海」

只能說是造型師有遠見

比韓國人早了不知道多少年

但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

「一耳三鉗」的耳朵

一耳三鉗是滿洲舊俗

在大清入關之前

女孩出生後,一耳穿三孔,戴三鉗

稱為「一耳三鉗」,耳鉗亦稱「耳環」

富者用金、銀、翠、玉為質,貧者以銅圈充之

且男女都有扎耳洞戴耳環的習俗

而清入關後

男子「耳垂金環」的習俗被廢止

但女子戴耳鉗仍沿襲舊俗

清代服飾制度規定

皇后、妃、嬪、公主、福晉戴耳環

多至三對,這三對耳環都是珍珠的

每串兩顆,用金片間隔,上端飾金鉤

但是對於身份比較低微的女子

沒有資格享受一耳三鉗裝扮

她們也會一耳打三洞,但只能一個洞佩戴耳飾

其餘的兩個洞以銅圈充之

這一點在《延禧攻略》中也可以看到

魏瓔珞在做宮女事就是雖三洞

但只有一個洞配有耳飾

後期為妃後,才是真正的一耳三鉗

之前也有清宮戲做到了

比如當年的《康熙王朝》

還有前幾年的《寂寞空庭春欲晚》

曾經有多少人指責打著一排耳洞的女孩是不良少女?

那隻能說明你不理解清朝時尚

等復古潮流來襲時,你也離out不遠了

變化多端的旗頭

旗頭主要指滿族婦女的髮式

滿族已婚婦女的髮式多是綰髻

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

由於是進關以後才流行起來的

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

流行於清代晚期

《還珠格格》相比現在比較火的一些清宮劇

旗頭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長流蘇

而《甄嬛傳》中的造型很用心

進宮後的甄嬛好幾個階段的髮型也不一樣

剛進宮的時候是辮髮盤髻加碎劉海

被封為常在以後

辮髮盤髻就變成了二把頭

再變為貴人之後,劉海不見了

再到後來的莞嬪,貴妃和鈕枯祿氏甄嬛,

頭飾就變得更多樣了

也是一種代表身份的象徵

《延禧攻略》摒棄了之前清宮劇中常見的大拉翅造型

選擇了與時代背景比較貼合的兩把頭

「小兩把頭」的特點

是用本人頭髮梳成,無法戴份量重的金銀首飾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

乾隆時還沒有「兩把頭」

常服、便服可以盤辮包頭

插戴以鮮花為主的簡單首飾

比較明確的「兩把頭」雛形

應該是道光年間開始出現的

劇照里這種髮型應該是結合鈿子的形狀設計出的一種髮型

也沒法給一個明確的名字

旗頭有一個上百年的發展過程

嘉道時垂在腦後如八字形,叫架子頭

咸同時逐漸拉直叫一字頭

光緒以後在慈禧的推動下越變越大

才出現了清末民初高大的大拉翅

像「兩把頭」這樣的時尚裝束

現如今已經找不到了

但哪天流行回來也說不定

冷淡的服飾

《延禧攻略》中妃嬪們的服裝,色彩偏冷淡風

常見的有棕、青、藍三種主色

即便是年輕一些的妃子們穿的紅色、粉色也以淡色為主

經過查閱資料發現,在當時的背景下

色彩非常濃艷的服裝是很少見的

整體都是偏漢化的簡約風格

《延禧攻略》里后妃們吉服上是龍紋

而不是鳳紋?

據史料記載,清朝后妃們的吉服褂

是日常宮內慶典、節日、接待命婦等場合穿戴的

龍紋的吉服褂即龍褂

只能由皇后、皇太后、皇貴妃、貴妃、妃、嬪才有資格穿

后妃吉服中體現等級的就是龍袍和龍褂的結合

皇后與皇貴妃、貴妃、妃龍褂是相同的

但皇后、皇貴妃龍袍是明黃色的

貴妃、妃的龍袍是金黃色

嬪以下的龍袍為香色

在褂的夾縫中就可以看出龍袍的顏色

乾隆時期皇后常服一般用石青色和青藍色外褂

內穿暗紋馬蹄袖常服袍

里外都沒有刺繡,整體色調較素

便服平袖口,可以有刺繡花樣

不過乾隆時期的后妃便服

還沒有晚期的刺繡滾邊、挽袖,色調也相對淡雅

皇帝的愛情

在清朝,將后妃分為八等級:

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官女子:可以陪皇帝過夜的宮女)

三宮六院,皇帝也有自己念念不忘的女子

以乾隆為例

百家講壇里有一期講到乾隆的初戀

富察氏是他腦中永難磨滅的記憶

儘管乾隆後來有了其他的妃子

但從沒有任何人能夠激起乾隆同樣的感情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

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

但因為寫得太多太濫,大部分質量都不高

可讓人吃驚的是

其中,有100多首詩卻因為寫得太好

甚至被後人懷疑是代寫

這些詩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悼念富察皇后

可以說,乾隆把他一生中詩作的最高成就

都獻給了富察皇后

看了清宮中的時尚元素

你是否感嘆:

歷史就是最潮流的時尚發源地

《延禧攻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清廷故事相結合

在劇中融入了崑曲、刺繡、打鐵花、緙絲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力求做到「情節里有文化,文化里有情節」

使用戶充分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這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尊重和保護

當然,也不止一部清宮劇在展示潮流元素

電視劇或許不能還原真實的歷史

熱度也不能成為參考的事實依據

但歷史留給我們的是永遠的經典

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不能停止

這難道不是真正的時尚和潮流?

老照片上活的歷史:大清朝女性的真實穿戴,從這些真實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清朝人的服飾,狀態以及傢具陳設等歷史信息,不要被熒幕上的假歷史給忽悠了,多看看這些真實的老照片吧。但下邊的很多照片里的女子是小腳,只有漢族女才裹小腳,所以這些作者找的老照片,不是宮裡的照片。

首飾原指插戴於髮髻之上的頭飾,後泛指女性穿衣戴帽時用於裝扮的飾品,包括頭飾、耳飾、項飾、手飾及佩飾。

清宮后妃首飾即清朝皇宮內后妃佩戴的首飾。

清宮后妃首飾的佩戴如同清代滿族女性服飾制度一樣,等級分明,上下有別,特別是在大典、大祀及一般典禮活動中,后妃穿衣戴飾均有嚴格的規定。

清代后妃對各式各樣的飾品和發簪很重視,入關前以金、銀、珍珠為主;入關後加了珊瑚、玉珠、翡翠、點翠、寶石等,工藝的鏤刻、累絲、鑲嵌技法的運用,使其首飾式樣繁多而精細。

比如這樣

清 鑲珠寶石青絨鳳冠 高30厘米

清代皇后、皇太后穿禮服時所戴的夏朝冠

清 金累絲嵌珠寶鳳鈿 高14厘米 寬23厘米

此鈿應是清代皇后穿龍袍時所戴鳳鈿

清 金鑲珠寶帽頂 徑18厘米 重184.5克

金質,八瓣圓花形,主要採用鏤空、鑲嵌等工藝加工成器。用小珍珠鑲在花蕊和八個花瓣的邊沿,形成內外兩層紋飾。內層用翡翠嵌四隻蝙蝠,用碧璽嵌兩隻蝙蝠。花蕊和八個花瓣內均嵌桃、葉,兩層中間嵌八個卍字,整個紋飾寓意「福壽萬年」。

清 銀鍍金點翠嵌珠石鳳鈿花(一套)

有鳳兩對,單鳳一隻。主要採用鑲嵌、花絲、點翠等工藝成器,主要材質有碧璽、珍珠。

清 銀鍍金點翠嵌寶石雙喜蝠磐紋簪(一組)

橫 9.5厘米 縱9.5厘米

頭簪三塊為一組,銀鍍金點翠雙喜居於頭簪中央,喜字中心嵌珠。喜字上方累絲磐一個,鑲嵌紅寶石一顆。雙喜字下方累絲蝙蝠一隻,鑲嵌紅寶石,假珠石。

清 銀鍍金荷葉紋簪(一對)橫8厘米 縱8厘米

面簪為銀鍍金質地,造型為一朵正在盛開的荷花,花蕾之上嵌假珠、碧璽等,荷花在清新自然之餘又顯出艷麗嬌美。荷花之下襯以點翠荷葉。

清 點翠鳳吹牡丹紋頭面 橫30厘米 縱15厘米

點翠頭面近似半圓形。頭面正中牡丹花一朵。牡丹花兩側圍繞振翅飛翔的鳳凰各一隻。頭面使用兩種翠羽顏色裝飾,金黃色點綴花蕊與部分鳳尾,色彩層次分明,牡丹花與鳳凰留有鍍金邊勾勒邊沿,顯得華麗富貴。鳳吹牡丹寓意「榮華富貴」,是清代以來象徵吉慶寓意的常用體裁。

清 金鏨花連環簪

橫2.8厘米

縱19.8厘米

足金,主要採用鏨金工藝加工成器。簪首由小到大十環相連,最大環向下彎曲並嵌一大珍珠。環上均鏨聯珠紋。寓意「十全十美」。

清 金鑲珠石蘭花蟈蟈簪

橫6厘米

縱21厘米

主要採用累絲、點翠、鑲嵌等工藝加工成器。選用白玉、珊瑚、貓眼石、茶色水晶分別琢成靈芝和花卉等圖案。一隻蟈蟈落在花間,身上嵌上等藍寶石一塊,寓意「國泰民安」。

清 銀鍍金嵌寶石玉蟹紋簪 橫7厘米 縱20厘米

頭簪為銀鍍金質地,以白玉雕刻螃蟹為主體。取紅寶石為螃蟹眼睛,觸鬚嵌珠。螃蟹上方累絲蘆葦兩支。簪挺鏨刻「祥和」。此件頭簪來自民間,生動活潑,寓意「一甲傳臚」。

清 銀鍍金東升紋簪 橫6.5厘米 縱18厘米

頭簪以銀鍍金點翠荷葉襯底,其上卧玉兔一隻,兔眼鑲嵌紅寶石,玉兔身體中央鑲嵌粉碧璽一塊。玉兔下顎伸出盤絲兩條,嵌珠。

清 銀鍍金點翠嵌寶石蝴蝶紋簪 橫9厘米 縱18厘米

頭簪為銀鍍金點翠蝴蝶一隻,蝴蝶翅膀鑲嵌紅寶石,蝴蝶身為粉碧璽一塊。觸鬚嵌珠,襯以點翠飄帶。

清 銀鍍金點翠穿珠流蘇 流蘇橫3.5厘米 縱27厘米

點翠挑桿,飾飄帶與雙喜字。墜珊瑚雙喜字,串飾珍珠。結牌兩個,為點翠福至眼前,嵌燒紅石。雙喜字珊瑚腰結,墜紅寶石墜角。

上 清 白玉嵌珠寶翠花卉紋扁方

長32厘米 寬 3厘米

扁方白玉材質。捲軸軸頭兩側鑲嵌粉碧璽花朵。扁方兩端嵌粉碧璽雕牡丹花,翡翠枝蔓。藍寶石、紅寶石、粉碧璽、黃碧璽雕花蕾,色澤艷麗,富於變化,襯以白玉扁方猶顯富貴大氣。

下 清 白玉嵌寶石扁方 長31厘米 寬2.9厘米

扁方白玉材質。捲軸軸頭兩側鑲嵌粉碧璽花朵,花心嵌珠。扁方兩端鑲嵌碧璽荷花,紅寶石、黃碧璽花蕾,翡翠荷葉。白玉之上鑲嵌多種顏色的寶石,清麗脫俗中顯出富貴奢華。

上 清 鑲金玳瑁扁方 長31.5厘米 寬2.8厘米

選用珍貴玳瑁及上等黃金為原料,主要採用鏨金和鑲嵌工藝加工成器。玳瑁鑲金處鏨葫蘆花葉紋,首部鏨一蝙蝠,其兩側均嵌小金花一朵和珍珠一顆。紋飾寓意「多子多福」。

下 清 金鏨蝴蝶雙喜扁方 長28.3厘米 寬2.9厘米

黃金質,主要採用鏨金工藝加工成器。首部亦鏨蝴蝶一隻,其兩側各嵌小金花一朵。邊框鏨一周花草紋,框內五個喜字等距排列,間飾六隻紛飛起舞的蝴蝶。構思巧妙,動靜相應。紋飾寓意「化蝶綿綿」、「喜事連連」,為皇后大婚時專用。

清 金環鑲東珠耳飾(一套) 橫1.5厘米 縱1.5厘米

八成金質,主要採用鏨金、累絲工藝加工成器。每個嵌大東珠二顆,上下串起。頂部環形,中作累絲墜蓋,最下鏨小梅花形紐。

清 翠玉耳環(一對)橫0.6厘米 縱2.7厘米

翠作半圓形。上嵌一彎狀金鉤,一端銅鍍金累絲蝙蝠,身嵌大塊紅碧璽一塊,頭、尾點翠,翅膀和須子頭部均嵌珍珠。

清 金鏨雙龍戲珠鐲(一對) 內徑 5.9厘米

金質,呈圓環形,主要採用鏨金工藝加工成器。表面鏨麟紋,雙龍首相對,張口,嵌珍珠一顆,寓意「二龍戲珠」。內壁鏨有「義和」戳記,系民間金店所制。鏨刻精緻,形象逼真。

鐲,又稱臂環,中國古代男女通用,唐、宋時成為女性裝飾品。清宮手鐲種類繁多,有玉、翠、金、銀等質地。

清 金鑲珍珠戒指(一對) 內徑1.7厘米

戒指黃金質,戒面開槽嵌珍珠五顆,珍珠為一字列排開,槽邊有小爪攏住珍珠,起到固定作用,嵌槽側面為捲雲紋飾。戒指內壁鏨刻「德華足金」。此戒為宮廷中后妃佩戴,華燦富貴。

清宮后妃首飾涵蓋的內容豐富

涉及眾多傳統工藝技藝

雖然只是小件

但是它同樣有著大器的意義

小巧的飾品

也可以是古今交流的載體

清代后妃的首飾集歷代之大成

華麗絢爛、光彩照人

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難以逾越

古代首飾芳華絕代

而今也絕不落下風

北京工美集團技術中心

在2016年的自主研發產品中

就完成了一組現代與古典融合的雕漆首飾,

是以雕好的漆片與925銀搭配

既繼承了雕漆工藝的雍容大氣

也有銀飾的素雅靜怡

兩者完美的融合

令人看了心生嚮往

鴻運相伴

雕漆銀飾三件套

清代滿族人最具代表性的服裝就是袍、衫,剛開始並沒有旗袍的說法,是非旗人將這種旗人(滿人和其他民族在旗的人)傳統服裝稱為旗袍,後來由於這種說法的傳播廣泛,旗人也自稱這種袍、衫為旗袍。旗袍的出現是為方便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最初樣式也比較簡單,一般是圓領、大襟、窄袖、帶有扣袢,與中原傳統的寬袍大袖式的服裝有很大的區別,便於騎射。

旗袍男女老少皆可穿著,為應對不同季節的天氣特點,又分為單、夾、棉、皮等不同質料的旗袍。清軍入關佔據政權後,旗人的生活深入到中原地區,也逐漸的豐富起來。隨著與其他民族(主要是漢族)的交往,旗袍的款式、風格發生了很多變化,可以這麼說,有清一代旗袍一直在發展變化,並沒有什麼定型,也很難說有什麼發展趨勢,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清代不同時期女性旗袍的特點。

康熙年間女子著袍情形

女性旗袍也和其他旗袍一樣,款式不斷變化。大體言之,清初尚長袍,順治後期減短至及膝,康熙初又尚長袍,康熙中期人又轉變回喜歡短小的款式,並沒有什麼固定的制式,這和我們今天的時裝流行有些相似。女性旗袍不同其他旗袍,更加註重裝飾,在領口、袖口、衣襟等地方喜歡鑲嵌花邊,京城俗稱「狗牙兒」的就是其中一種。袖口也是常做花樣的地方,比如一種稱為「大挽袖」的款型,將旗袍做成長袖,袖口遮住穿衣人的雙手,然後在袖口處布料的「里子」上綉上彩色花紋,穿的時候把長過手的這部分挽起來,這樣帶有花紋的「里子」露出來,袖口出堆成雙層,與上面的布料形成變化,比較別緻。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北京城可謂引領時尚潮流之地,比如當時北京城風氣,趨向於多鑲花邊,一段時期內在北京流行「十八鑲」,紋飾非常複雜。除此之外,清人穿著旗袍常在外面搭配一件坎肩(也是一種滿族服飾,一般無袖,類似我們今天的馬夾或背心),坎肩開始時要過腰,後來逐漸縮短,女性穿著旗袍時還可以在坎肩上做一些文章,比如做緊身的款型或者加一些紋飾裝飾(和旗袍一樣,在衣襟處有很多變化)。順便一提的是,清代旗袍的開氣最早是四面,後來逐漸改為兩面,也有不開氣的。

旗袍

坎肩

在1900年到1930年清末民初的三十年里,中國經歷了巨大的政治動蕩,社會面貌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連中國女性的日常穿著,也在不同的潮流影響下,悄然發生著改變。從這些老照片中,我們能夠梳理出女性服飾的變化,是一個從保守到中庸,再到逐步開放的過程。

清末滿族女性服飾

滿族人建立的清朝持續268年,滿族女性服飾風格雖然沒有明顯改變,但細節也是隨著社會形勢和審美幾經變化的。關於這些細節變化的記載比較少,但常見的清宮劇中並沒有嚴格區分服裝是早期還是晚期,給人清代滿族女性服裝都是一個風格的感覺,這其實是不準確的。

滿族發源於遼東,早期因所處地域氣候寒冷,多穿寬大且及腳面的袍服,為行動方便兩側開叉,下配褲裝,男女裝款式類似,通過顏色和花式區分。長袍都是右襟,圓貼合領,使用紐扣。顏色比較單一,面料和工藝也並不華麗。滿族建立清朝,入主中原後,這個風格也長期保持不變,直到清中晚期,社會富庶,工藝成熟,滿族女性服飾中的便服,細節花飾逐步吸收了漢族女性服飾的裝飾風格,變得華麗起來。到了清晚期,滿族貴族女性服飾風格非常繁複,僅「滾邊」工藝就有十幾道,中間又會裝飾大量的刺繡。

這位滿族女子穿的就是清末貴族的氅衣,領子、袖子、斜襟、下擺都有複雜的滾邊

正在播出的電視劇《延禧攻略》

滿族貴族女性的服飾主要分為禮服類和日常服飾。禮服類分為禮服、吉服、常服等,穿著者身份和穿著的場合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它們的樣式和裝飾各有特點,但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袖口為馬蹄狀造型,俗稱馬蹄袖。

便服為日常穿著用,平袖,沒有嚴格的規制,風格會隨著時代審美髮生變化。從外形和功能上又分為襯衣、氅衣、馬褂、坎肩、褂闌等。結合清末老照片,清末女性便服的特徵便是右襟,圓貼合領長袍;不著裙裝,長袍內一律配褲裝;長袍使用紐扣,呈桶狀,不收身,下部開叉,方便活動。

這幅照片中左側滿族女性穿的就是襯衣,與現在的襯衣不同,滿族女子的襯衣其實就是薄長袍。

《延禧攻略》講述清朝乾隆時期宮女魏瓔珞成長為令妃娘娘的故事

清末貴族的長袍裝多使用滾邊工藝。從清初期開始,滿族女性服飾就有滾邊(鑲沿花邊)的傳統。到了清中期後,服飾風格越來越華麗,開始出現了非常複雜的滾邊,袍子領口、袖口、大襟邊緣,直至下開叉及下擺,都要鑲嵌多道花邊,並且在花邊上進行複雜的刺繡裝飾。最複雜的一度達到十八道,號稱十八鑲,幾乎佔據衣服近半的面積,並且其配色、刺繡、紋飾都極其講究。

慈禧的氅衣照片,其鑲邊造型複雜。

《延禧攻略》中的清朝服飾

清末漢族女服變化

清代要求男性一律改著滿族服飾,但對漢族婦女服裝沒有強行要求。明代的傳統服飾經歷清代流傳到清末,演變成了一種右襟、圓貼合領中長袍,長度到膝蓋左右,通常稱為「衣」或者「衫」,而不稱為袍;下擺寬大,袖口寬大,不束腰;下身可配褲裝也可配裙裝。

在細節裝飾上,漢族外衫同樣會在領口袖口滾邊,但風格和滿族服飾特徵不同。領口多用寬大滾邊,兩側邊緣大過肩,再加一道細的輪廓線;或者在寬邊內側加一條或多條細邊。袖口滾邊多從肘部就開始,一直延續到袖口,或者在肘部單獨做一條滾邊,袖口再用其他風格滾邊。漢族女性因外衫較短會漏出一截褲子,所以大戶人家在褲腳邊緣也會進行相應的滾邊造型。

清末漢族婦女外衫比滿族袍服寬大很多,下擺又短不少,下衣是可以配裙裝的。

民國初年滿漢女性服飾

民國初年,隨著社會的變革,西方思想的傳入,滿族女性最常穿著的便服也開始受到西方審美標準影響。雖然這個時期滿族長袍的傳統款式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但細節上變化不少,衣服外形上由桶狀變成略有收身合體的設計,鑲邊也一改曾經的密集繁複,逐步變得簡單;一些圖案現代、清雅的西式面料也被使用在滿族婦女的長袍上,並且長袍出現了西式立領。這些變化為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風格奠定了基礎。

西式高領馬褂,採用清爽的菊花紋、花葉紋面料,是改良風格的滿族服飾。

這一時期,漢族婦女服飾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寬大服飾變成比較合身的裁剪,而原來的貼合領借鑒了西方的立領。早期的中式立領裝飾性比較強,甚至有的立領擋住了一小部分臉頰,被稱為元寶領子。闊袖也變成了合身的袖口,鑲邊也變得更簡潔。舒適合身的裁剪方式適度彰顯了女性身材,這在清代是不可想像的,它彰顯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蘇醒。

民國早期的女性服裝,以高立領、收身長衫為基本特徵,外衫已經逐漸收短。

這種風格延續到大概1915年前後,西學漸進,漢族女性的服飾再次受到了外來西式分體服飾的衝擊。裝飾性大於實用性的立領被淘汰,引進了舒適的短立領,外衫的長度由膝蓋處逐漸變短至腰部以下,成為了單獨的上衣,但基本保留了右襟扣的傳統造型;裙裝也參照西方開始變短到小腿,不用遮住腳面。

西式元素不斷融合到中式服裝中,這是林徽因和同學們的學生照,可以看出改良後的小立領短上衣風格。

民國旗袍的形成

要說最有特色最有影響力的中國女性服飾,非上世紀30年代誕生在上海的旗袍莫屬了。旗袍的得名來自於旗人,但旗袍並不是清代滿族女性長袍的翻版,這個時代定義的旗袍,融合了中式漢族服裝和滿族服裝的風格,同時又引入和借鑒了部分歐式禮服風格,它的出現,承接了之前的服飾變化,是時代發展和融合的產物。

旗袍有幾個標誌性特徵,第一是小立領,源自西式服裝,但在民國初年已經在中式女裝上大量使用;第二是上肩短袖,也來自西方標準,傳統中國女性並沒有穿短袖服裝的習慣;第三是長及腳面,右開襟系扣,兩側開叉,這些是繼承了滿族長袍的風格;第四是收身合體剪裁,可能是參照歐式禮服,也不排除可能借鑒了民國早期漢族服飾中收身的設計。

隨著西化思想的傳播和社會的開放,上世紀30年代中後期旗袍進一步改良,裙擺收短,腰身更緊縮,有彰顯身材的目的了。彼時的上海是東方時尚之都,各種風格交融,旗袍也千變萬化,成為最能代表中國女性風尚的服裝。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各級官員的冠服配飾都是有固定規制的,用來區分官員官制上的等級差別,是中國古代冠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朝珠就是清代官員特有的冠服配飾,是清代皇族、高級官員及命婦在身著朝服或吉服時需要佩戴的一種串珠,一般掛於頸脖間垂於胸前。據《清會典》記載,可以佩戴朝珠的官員一般為皇室成員、文官四品、武官五品、內務府六品主侍以及一些主持禮制的官員,還有五品官以上命婦等,一般官員和百姓則不可佩戴。

(朝珠佩戴方式)

清代的「朝珠」是清朝信奉佛教在官服上的體現。清朝統治者在入關以前信奉的宗教有薩滿教和佛教,而朝珠則起源於藏傳佛教禮佛信物——佛珠。朝珠的形制與佛珠大體相同,主要由珠體「身子」、佛頭、記念、背雲、大墜和墜角六個部分。珠體「身子」指朝珠由108顆主珠組成,其中有四顆稍大的分珠,將主珠每27顆分一節,四顆分珠即指「佛頭」。「記念」則是指懸掛在主珠之上、佛頭塔兩側,共有三串小珠串,每串有10個小珠,串末還有小「墜角」。記念佩掛時一邊懸掛兩串一邊懸掛一串,男子佩掛時兩串在左、一串在右,女子相反。「背雲」是指懸掛在背後的那部分,末端綴有葫蘆串的「大墜」,朝珠的形制即為如此。當然,這些串珠數量都有其特定含義,此處不多贅述。

(清朝皇帝佩戴朝珠)

朝珠作為清代官員品級區分的標誌之一,它的製作和使用都有嚴格規定,不可隨意更改。朝珠的製作上主要是不同官員佩戴的朝珠材質大有不同,朝珠的質地一般為東珠(珍珠)、珊瑚、翡翠、瑪瑙、青金石、松石、琥珀、蜜蠟等,由材質質感、色澤和珍稀程度來決定,一般位次越高、身份越尊貴佩戴朝珠材質越好。比如說東珠只能皇帝、皇后和皇太后佩戴。在不同場合需要佩戴的朝珠也各不相同,比如說皇帝在穿朝服時要佩戴明黃色東珠,祭圜丘時佩戴青金色朝珠,祭方澤時佩戴佩戴蜜珀朝珠,祭朝日夕月分別佩戴珊瑚和松石朝珠,吉服則隨意。

(清代東珠朝珠)

一般來說,清代官員的朝珠是需要自行購置的,也就是說直接與官員的俸祿掛鉤,這樣也會較為直觀的感受到官員品級高低。但也有例外,清朝統治者在特定情況下會獎賞有功者朝珠。朝珠的佩戴反映了專制主義皇權統治下的森嚴等級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過去老滿洲旗人的信仰是什麼?
神工鬼斧的圖騰柱雕塑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