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暴力情感和現實,女性復仇故事的支柱元素

暴力情感和現實,女性復仇故事的支柱元素

「神並非無所不在。」

「所以他創造了母親。」

在由震驚全世界的印度黑公交案改編的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由希里黛玉所扮演的母親,以剛硬的姿態,對法律缺席,道德乏力的社會現實做出了反抗。

整部影片以鮮明的姿態塑造了這位母親:她並非無所不能,身為老師和繼母,她無法像全職媽媽一樣對兩個女兒全天候看護,也無法像親生母親一樣和繼女進行心靈層面的溝通。

甚至她的母親身份也是女兒遭受厄運的一部分,在罪犯對女孩施暴之時,仍然口出狂言,嘲諷她此刻為什麼不能喊她的母親。

整部影片以多位女性身處劣勢地位的姿態,襯托出殘酷的現實。所謂復仇天使,所謂母愛偉大,大多數時刻要男性的缺席和暴力予以陪襯。

在影片中,恰好是在父親不在的時刻,母親才不得已走上了復仇的位置,在象徵公理的法庭上,身為受害者親屬的父親因為揍了罪犯而入獄,相反,罪犯卻無罪釋放,原本應當站在正義一方的男性警察,也表示無能為力。

而在劇情架構上,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女性復仇故事,也很難與《殺死比爾》《荒野獵人》《守法公民》等讓人血脈噴張甚至是cult類影片相提並論。

原因很簡單:不夠爽。

以女性為主體的復仇類影片,前期有著大量悲慘內容作為鋪墊,比起只在第一幕就可以走入復仇道路的男性主角,女性主角為主的片子總要拖到影片過半,才迎來爆髮式的復仇,高潮姍姍來遲,讓觀眾等得不甚耐煩。

同時,大多數女性復仇類影片,仍以感情為主要線索。

如果女主角並非一個性轉版本的007,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便要深深陷入於母親、家庭、愛情等情感的蜘蛛網中,即便是受害於社會體制,也無法實現對體制的復仇。

更多時刻,女性以無力和精神變異及犧牲自我的形態,完成了個體式的悲劇性復仇。

在銀幕上,這場關於性別的角力從未停止過。畢竟,和暴力結合在一起的女性形象,仍然是一種富有挑戰性的角色塑造。

在拆解這一角色並逐漸衍伸的過程中,可品味出人們對這一形象產生的恐懼、畸變和凝視,而在攝影機下,這一特色更被極度放大,從而反過來叩問不同地域、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心靈。

時代陰雲下的女性復仇

凡是在現實背景下,尤其是法律制度完善背景下發生的復仇故事,導演為了讓觀眾能夠認同影片所表達的思想內核,一個血腥的畫面和讓人信服接受的結局,是復仇類影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復仇類影片通常追求「以暴制暴」,當影片著力渲染復仇情緒,觀眾與復仇者感同身受之時,血腥的畫面有助於情緒宣洩,而讓人信服的結局,則大多意味著法律重回正軌。

女性復仇故事的合理建構需要土壤。當下重男輕女的觀念和引發的社會問題,常常是故事的源泉。女性復仇者這一銀幕形象,有利於對不公的社會現象進行控訴,同時也能滿足對女性加以關注的社會需求。

這一點在韓國銀幕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二十一世紀以來,復仇女性的形象在韓國影片中呈爆發性增長。朴贊郁導演的「復仇三部曲」及《聖殤》《親切的金子》等影片從不同角度,描繪了一個又一個獨屬於韓國女性的復仇形象。

她們在影片中由羸弱又沉默的受害者,反轉為可怕的復仇者,從社會附屬品,忽然躍升至集暴力色情為一體的掌控者,由此引發出強烈的戲劇衝突。

女性復仇的情與色

在女性復仇故事中,暴力和現實仍然是無可置疑的主角。但創作者對於女性復仇的延展,大多通過情感和色情兩個方向來鋪陳。

即便在追求性別平等的當下,在銀幕上的傳統女性角色仍然較男性角色更為柔軟,在故事中也大多先以弱者形象出場。

而當身為弱者的女性忽然暴起開始復仇時,其固有印象會發生顛覆,使故事在具備戲劇衝突的同時,也富有超現實感,這與不少影片的現實主義基調必然發生衝突。

因此,許多現實主義故事便只能二者擇其一:或者是將戲劇衝突放至極大,使其呈現齣戲劇式的誇張,正如拉斯馮提爾的《狗鎮》,或是將暴起複仇的力道削弱,如同《一個母親的復仇》,在最後的高潮部分,復仇的母親仍未展現出壓倒一切的暴力傾向。

不只有暴力在女性復仇故事中是把雙刃劍。原本男性復仇影片中時常有的懸疑和燒腦情節,在女性復仇故事中的比重也時常搖擺不定。

為何當故事的主人公變成女性,懸疑和燒腦的常見情節就變得模糊起來了?

確實,比起簡單粗暴的暴力,女性在復仇中使用的輔助手段要更多,因為女性在力量上的不足,與色情相關的性手段,就變得更常見。紅裙烈火妖艷的「惡女」,成為了此類形象的代表。

當女性更多地偏向以性別來進行復仇時,純粹的鬥智類情節,在劇情中自然而然地降低了。

除此之外,女性在情緒上更為被動,時常因為過於激動,而做出一些不符常理的舉動,這也是女性在大銀幕行被過度放大的情緒弱點之一。

如《三塊廣告牌》中的母親,即便她本人已經儘可能地以中性風格出現在觀眾面前,也不同於傳統母親的慈愛溫柔形象。但憤怒,仍然是編劇從人物形象中攫取並不斷放大,從而調動整個故事得以發展的動力。

這使得女性復仇故事往往落入「情與色」的窠臼,即便是在女性形象有所變化的復仇題材中,女性仍然被傳統印象所牢牢捆綁,理智和情感,身體與頭腦,二元化的性別特徵,就如同邦德和邦女郎的符號一樣,也在復仇類影片中影響深遠。

女性復仇故事後的恐怖元素

當談到女性復仇故事時,東亞文化所帶來的恐怖元素,則成為這一類型中最為明顯的地域特徵之一。

女性復仇故事的恐怖驚悚,在東亞文化中有深厚的文化根源。華語電影中從志怪小說中取材不少,《聊齋志異》的改編熱度,並不亞於四大名著。

民間傳說中的女鬼形象,其暴力、色情、情感的三大特徵,與現代復仇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有極高的重合度,由此在現代創作中能尋覓到「女鬼」的影子,也就實屬正常了。

但較之近幾年頗為熱門的現實題材改編復仇故事,及商業類型片中的動作懸疑復仇故事,華語中的女性故事,最常見的路線是:愛情和背叛。

無論是婁燁執導的《浮城謎事》,還是許鞍華執導的《瘋劫》,女主角都是為了贏得愛情或是因為愛情的破滅,而怒起報復。較之海外對於這一題材的闡述,華語影片對女性復仇故事做出的延展,從目前的作品上來看,尚屬一片有待開墾的土壤。

女性復仇電影在各個國家和各個時期,表現各異。這與東亞歐美各個國家的女性地位不無關係。但此類影片中仍有共同之處:所有的女性影片,最終都要落到人們熟悉的現實土壤中去。

無論是對忠貞愛情的渴望、對力量的追逐,或是對人生和性別平等的祈求,甚至可能是追求身為人最基本的權利,女性電影仍然在為滿足女性願望而存在,而大多數時刻,當性別天平的一端被力量波動,被更多地展現時,另一端則必然地被消減,被削弱。

而當套路模式被打破,以往的固有角色已經被塑造得足夠多時,新的主旨闡述、敘事策略和人物塑造,也是時候誕生了。

-F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雪暴》啟示:犯罪故事為何總能吸引你眼球?
從電影的文學性談起:講個好故事是文藝片的剛需嗎?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