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不以累積人脈為目的的職場交往,都是耍流氓

不以累積人脈為目的的職場交往,都是耍流氓

智能機出現之前,「通訊錄」就是我們的人脈資源。每次換手機都要把電話號在電話本上抄一遍,誰家有個什麼大事小情都會互相交換「資源」。

「你就說是我給的電話,這事他一定能給你辦!」

那固然是一份人情的互換,也會有點兒麻煩,但確是一條真實有效的社交鏈。

如今的微信好友成百上千,看似「朋友」很多,真正有需求的時候把微信從頭到尾翻個遍,也找不到一個說得上話的人……

更多的時候是被問「你是?」或是「麻煩幫忙點贊……」

無效人脈被諸如此類的「點贊之交」填滿,有陌生的對話框還得現去翻對方的朋友圈,對於他是誰?他在哪?他做什麼的?一無所知。

在人脈為天的當下,我們該如何建立有效的人脈資源呢?

01

「認識」不等於「有價值」

人脈從來都不是你認識人的多少,而是有多少人認識你。認識你的人中有多少人認可你?認可你的人中又有多少人信任你?

信任是人脈的基礎,那在職場中如何贏得別人的信任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打造屬於自己的「官方職業品牌」。

1、對自己精準定位

職場中我們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比如你擅長手繪,你可以將自己定位為手繪達人。

這個定位就像明星們在娛樂圈中所建立的人設,只不過它是真實的,是基於自己的喜好、未來的職業發展、屬於自己的獨特品質相融合而形成的一個外在的職場形象。

2、分享知識並傳播

先有付出才會有回報這個道理我們都知道。在職場中有了精準的定位後,就要圍繞這份屬於自己的標籤來生產更多的內容。

如果你是職場大佬,你可以對自己現有的職場經驗進行分析與整合,如果你擅長做PPT,也可以製作一份有自己風格的PPT教程,更多的分享和傳播才能讓人們更好的記住你。

3、多渠道推廣自己

羅振宇就是一個很好的建立個人品牌例子,邏輯思維市場估值70億,他通過樹立個人品牌從而提升個人價值,通過媒體、綜藝、高校等線上線下的平台去分享自己的「技能」,去更好的推銷自己。

所以在職場中,選擇一個好的平台同樣能夠更好地讓人們關注到你。

02

信任是基礎,合作共贏是目的

「你幫我寫篇文章吧,你不是專業的嘛,隨手的事~」

「你畫的那麼好,就幫我畫一下吧~」

聽到這樣的話難免會想「憑什麼?」

關係始於利益又毀於利益,建立健康的人脈關係不應該是單方面的消耗,而是通過合作達到互利與共贏。

就像在脈脈中,當你遇到一些棘手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時,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精準地搜索那些已經認證過的職場人。

這種模式既能夠很大程度地降低搜尋的成本,又可以以共贏為前提去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才是職場人脈的關鍵。

03

想擁有資源,先成為資源

你有效人脈的界限在於你自己是否具有「被利用「的價值。

你的技能是否達到了top20%的水準?

你的個人影響力是否能夠大到讓受眾成為你的資源?

你的情商值、財力值、魅力值是否能夠得到別人的欣賞?

不斷地提升自己,把60%的時間花在學習充實自己專業技能的高度,比如考取一項專業的職稱證書。

其餘的40%用來擴大自己的儲備技能以及所能創造價值的廣度,比如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接觸一個全新的領域,你的可利用價值越高,就會有越多的人願意為你所用。

04

所謂機遇=關鍵時機 有人幫你

在求職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狼多肉少的情況,特別是明星大廠這種大家擠破頭都想去的公司,單憑一份簡歷或許不能更好地體現出自己的水平。

若是能有一個與抉擇者or大咖直接溝通的機會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若是能有一個人能夠通過內推拉一下自己,是否能為自己增加更多可能性?

職業成長的路途中有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千里馬也需要有伯樂來發掘。

想要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價值,想要獲得更好的機遇需要的不是盲目的投簡歷,而是通過高效的連接互動,催生商業機會與職場的機遇。

你覺得很費力很難的事情可能別人的一句話就能解決,你想要的機遇可能脈脈就能給你。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脈脈 的精彩文章:

你看他們的五一假期,真高級!
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通勤路

TAG:脈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