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最善良太監,冒死改聖旨,救下上千人性命,卻鮮為人知

唐朝最善良太監,冒死改聖旨,救下上千人性命,卻鮮為人知

在古代,太監這個群體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們遊走於前朝後宮之間,深得皇帝寵信,有些太監還能協助皇帝打理朝政。但大多數人都對太監沒有什麼好印象,認為他們喜歡專權,禍亂王朝。的確,歷史上禍亂王朝的太監確實不少,像劉瑾、魏忠賢等都是這種人,但歷史上善良的太監也不少,有一位太監更是故意宣讀錯聖旨,救下了上千條人命。

這位太監就是張居翰。他是唐朝的一位宦官,幼年時被張從玫收養,在他的庇護下長大,後來也是因為張從玫的舉薦,張居翰才得以入仕。後來唐僖宗逃往成都,張居翰也隨著他一起走了,隨後奉命督軍幽州,和幽州節度使劉仁恭以兄弟相稱,兩人關係非常融洽。

唐昭宗時期,朱全忠等人大肆屠戮宦官,張居翰也在屠戮名單上。當時負責這個事情的人正是劉仁恭,他不忍心殺了張居翰,就將他放走了,從那以後,張居翰過起了隱居生活。

幾年之後,朱溫攻打滄州,當時滄州是劉仁恭管轄的地方,由於朱溫的兵力太強,劉仁恭屢戰屢敗,無奈之下只好向李克用求助。李克用派張居翰等人來幫忙,在張居翰的布局下,朱溫的軍隊最終落敗而逃。李克用發現了張居翰的才能,便把他留在身邊,當成心腹。張居翰也沒有辜負李克用的信任,在他的防禦下,朱溫只能望著李克用的地盤,一籌莫展。

李克用去世後,他的兒子李存勖繼承了他的位子,並在滅梁後稱帝。同年,張居翰被封為樞密使,當時朝廷競爭的非常激烈,張居翰為了自保,從來不參與他們的爭論,永遠在一邊保持沉默。

同光三年,前蜀王衍投降,希望李存勖能夠饒他一命。李存勖答應了,但他始終對王衍不放心,這時又爆發了李嗣源之亂,李存勖對王衍的疑心更大了,為了以絕後患,李存勖決定殺了王衍等人。

宣讀聖旨的就是張居翰,在他看到聖旨的時候,他就產生了惻隱之心:聖旨上說要殺掉王衍一行人,即王衍身邊所有的人,要知道,這足足有上千人。為了救下這些人,張居翰決定讀錯聖旨上的一個字。

那個字就是一行人的「行」,張居翰將它改成了「家」,這樣的話就成了殺掉王衍一家人,而其他人可以幸免於難。就這樣,張居翰救下了上千人。其實,張居翰這樣做也是有風險的,如果上面追查下來,他也脫不了干係,好在李存勖並沒有追究他的過失。張居翰這個人本性善良,又有才能,絕對稱得上是宦官中的正人君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孟小冬相貌出眾,才華橫溢,為何捨棄梅蘭芳,選擇當杜月笙五姨太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士兵,短短三年當上團長,後成開國上將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