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據說看到這把刀的人,逢考必中!

據說看到這把刀的人,逢考必中!

民間傳說月宮中有三足金蟾,所以也稱月宮為蟾宮。蟾宮折桂就是攀折月宮中的桂枝,在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

古代科舉考試,榜文發布之日,正值桂花盛開時節。人們便用「蟾宮折桂」來讚譽應試得中者。

唐代詩人白居易先考中進士,他的堂弟白敏中考中探花,白居易寫詩祝賀:「折桂一枝先許我,穿楊三葉盡驚人。」

蟾宮折桂,百步穿楊,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人生夢想。這款黃楊木柄的小刀「蟾宮折桂」,正是為表達這種夢想而精心創作的。

刀身為古典書刀形制,刀身扁平修長,精緻簡約。流暢簡練的輪廓線條使整把刀看起來挺拔舒展,靈動優美。

細看刀身,其上大馬士革手鍛花紋,光澤柔和,鋒芒內斂,更顯典雅氣韻。

書刀是文人書房的必備用具,其歷史可追溯到殷商時期。在造紙術普及之前,文字主要刻在龜甲、竹木、青銅器上,書刀就是用來契刻、修治簡牘和削錯的小刀。隨著紙張的出現,書刀逐漸增加了裁紙,拆信,乃至防身的功能。

在古代,文化人離不開刀和筆,因此把文職官員稱為「刀筆吏」。據說,在葉劍英的辦公桌上,就有一件他十分珍愛的文房書刀。葉帥常用它拆看公文,可謂刀不離手。同時在古代,上流社會把佩戴書刀當成一種時尚,漢代就有一種「金馬書刀」,極為珍貴。另外,天子也會把書刀作為禮物賞賜給臣下,狀元刀,就是古代皇帝賞賜給新科狀元的書刀,製作精美,裝飾華貴。而民間也有向文人墨客以及趕考舉子贈送書刀的禮節,表達以刀明志,砥礪奮進的美好祝願。

書刀不僅是文房的必備工具,還是文人用以寄託情致志趣的器物。「蟾宮折桂」書刀用料講究,形制古樸,做工精緻,散發出沉靜優雅的魅力。

俗話講:千年難長黃楊木,一朝器成出世來。「蟾宮折桂」刀柄即為野生小葉黃楊木而作。這是一種珍貴的傳統木雕材料,細膩堅韌的質地經過精心拋光後,便會呈現出華美的光澤,如象牙般溫潤光滑。因此有「木中象牙」之美稱。

而且黃楊木非常適合盤玩,初為乳黃色,隨著時間的推移,包漿顏色會由淺而深,愈加古樸!明代文人李漁稱其有君子之風,因此黃楊木也被喻為「木中君子」。

刀柄上由工匠手工雕刻了金蟾、綬帶和桂枝,造型挺拔,風雅別緻,寓意「寒窗書劍十年苦,指望蟾宮折桂枝」。

高考月臨近,攜寶刀「蟾宮折桂」,祝願各位才子應考得中!科場得意!

我是刀匠張勇,微信公眾號:匠人工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人工坊 的精彩文章:

想轉行當刀匠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來聽聽過來人的真實看法
金庸武俠江湖中的十二大刀法,你覺得哪套刀法最厲害?

TAG:匠人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