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千百年來為何都愛看三國?原因就在於這五大特點

中國人千百年來為何都愛看三國?原因就在於這五大特點

在中國只要一提《三國演義》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是滿腹經綸的學者或是目不識丁的文盲都對書中的故事如數家珍,可以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三國演義》。這麼一部以歷史為背景,以描寫魏、蜀、吳三國之間錯綜複雜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為主題的歷史小說為何長久地使億萬人民群眾為之傾倒?其魅力究竟何在?

通俗易懂:今天廣大民眾了解歷史,一般不會去閱讀艱深的歷史著作,往往會藉助通俗讀物、網路文章甚至影視劇等等媒體。而在中國古代,識字率不高,人們了解歷史故事主要通過街頭說書人,由此形成了一門民間藝術。在宋代時,各類歷史演義是說書人重要的談資,三國故事在當時就得到了民眾的歡迎,蘇軾就說過「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輒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描繪了人們聽三國的場景。

而現在通行的《三國演義》就是從宋代的說書話本發展而來。儘管經過了羅貫中的潤筆,但其通俗的文字、細緻的描寫、曲折的情節深深打動了不同知識水平的讀者。與深奧難懂的正史《三國志》比較,更能讓廣大群眾所接受,這就拓展了閱讀面,無論是飽學之士抑或粗通文墨者,都能讀懂這部小說。而且《三國演義》的內容遠比原來的三國話本更加豐富,很快就得到了說書人的認可,通過他們精妙的講演,迅速地傳播到千家萬戶。

此外,《三國演義》七分真實,三分虛構的故事結構,在當時滿足了多數民眾了解歷史的渴望。當然在古代三國迷,也跟當代歷史劇迷那樣,將三國中的史實與虛構混為一談,從而鬧出不少笑話。

價值取向:在古代書籍的流通,難免受到管控,一些在統治者看來「誨淫誨盜」的小說(如:水滸傳、金瓶梅等等),都遭到毀禁,影響了其傳播。與其他被禁的書籍不同,《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傾向在古代可謂「三觀正」。從朝廷角度看,作為「亂臣賊子」曹魏政權的對立面,蜀漢政權所代表的政治集團,是漢王朝正朔的延續,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從事的是忠君愛國的事業,符合維護封建統治的價值觀,是應該大力提倡。

而從民眾角度看,在古代社會中,人與人交往都強調「義字當先」,無論是民間結社、生意往來或者出門遠行,人們都渴望得到異姓兄弟的幫助。而在《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尤其是關雲長「義薄雲天」的品格。引起了廣大民眾的共鳴。人們紛紛效法劉關張桃園結義的方式,建立起各種互助組織(天地會、袍哥等),通過「抱團」的方式解決各樣的現實問題。這種模式甚至流傳到海外,很多在異國他鄉的華僑,也是靠著《三國演義》中的「結義」價值觀生存下來的。

《三國演義》中的忠義價值取向,獲得了廟堂與江湖的雙重認可,因此得以廣泛流傳,而這也讓這部小說更加深入地影響了中國社會。不過,從當代社會角度看,某些價值取向是有問題的,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巧妙構思:作者羅貫中以豐富的想像力對三國歷史進行藝術加工。使枯燥乏味的歷史故事少了幾分呆板凝重多了幾分跌宕起伏。讓讀者觀後感到蕩氣迴腸、拍案叫絕。以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為例,作者把戰爭的起因,雙方統帥、謀士的鬥智斗勇,戰爭過程的變化發展,各集團內部的勾心鬥角等方面描繪得生動而完整,將戰爭的磅礴氣勢、緊張氣氛、變化莫測的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向讀者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如果看到《三國志》上對於赤壁之戰的描寫,肯定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借著蔣干盜書、草船借箭、黃蓋苦肉計、龐統獻連環、巧借東南風等等故事情節的虛構,讓這場大戰顯得格外精彩。

此外,作者還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諸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曹操的奸險狡詐、關羽的忠肝義膽等更是讓人嘆為觀止。正由於作者妙筆生花般巧妙構思,才使《三國演義》經久不衰。

借鑒價值:《三國演義》中充滿了許多軍閥集團之間的鬥智斗勇、爾虞我詐以及陰謀詭計的較量。當人們在獲得愉悅時,也能從中得到不少啟發,從而應用於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政治、軍事、經濟、處世甚至體育競技等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在古代社會中,它是指導人們作戰最普遍的教科書,不少人從中學到不少軍事謀略,從而影響了戰爭走向。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戰中,它更是被廣泛應用,成為不少商家縱橫商界的「錦囊妙計」。可以說《三國演義》是一部指導人們應對各種難題的「教科書」,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當然,有些信奉厚黑學的人,也將其拿來搞陰謀詭計,給社會及他人造成了傷害,因此也要警惕三國文化中的某些糟粕,不要將其應用在損人利己的惡事上。

媒體遊戲:當代很多三國迷,並非是看了《三國演義》而愛上這本書。而是對各類三國題材的遊戲、影視劇等等新媒體發生了興趣,才去深入閱讀此書的。可以說《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豐富了遊戲產業、網路以及影視媒體的內容,但這些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東西,又反過來引起了他們對於《三國演義》的喜愛,從而讓這本古典小說歷久彌新、煥發活力。

從當前人們對於三國的追捧看,《三國演義》對於中國民眾的影響將會一直持續下去,這部小說將長久地散發著藝術的芬芳,奠定其在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地位。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鼓浪隱士 編輯:吃硬碟吧、小二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秘史 的精彩文章: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下的君士坦丁堡
他是諸葛家最後的血脈,晉武帝親自登門邀其當丞相,他也閉門不見

TAG:魚羊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