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廣東連樟村陸飛紅:感謝軍旅,使我有了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勇氣

廣東連樟村陸飛紅:感謝軍旅,使我有了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勇氣

我叫陸飛紅,是一名退伍軍人,現任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黨總支部書記。

連樟村曾經是連江口鎮最貧困的村莊之一,四面環山、信息閉塞,僅有一條崎嶇不平的縣級公路與外界相連,雜亂無章的房屋、坑窪難行的泥土路、四處可見的垃圾、單一低效的產業……是這個偏遠村莊當時的境況。

稍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在外打工,留守村民基本都是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孩子,落後與貧困像常年籠罩在山上的霧靄一樣揮之不去。

圖為:過年時,陸飛紅(左四)給村裡60歲以上的老年人拜年。

2005年底,19歲的我從部隊退伍回到了家鄉。當時村裡正在招聘民兵營長和治保主任,月薪600元,因為工資太低,年輕人都不願意干。

時任村書記盧福德看中我務實肯干,極力動員我留在村裡工作。說句心裡話,當時我猶豫過、徘徊過,也想去外面打工掙錢。

可我見過了山外精彩紛呈的世界,家鄉的落後深深刺痛了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幫助父老鄉親脫貧致富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考慮再三,我留在了村裡,成為一名村幹部。

那時村裡的情況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記得2008年罕見冰凍災害發生時,交通道路癱瘓,我們村唯一的主產業沙糖桔大多爛在樹上,村民創業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為減少村民損失,路雖沒通,我就帶著兩位60多歲的村民騎摩托車出村聯繫收購事宜。

那陣子天天下雨,一路上,我們三人渾身濕透,凍得瑟瑟發抖,但一想到村民期盼的眼神,我們咬牙在山路上行駛30多公里趕到市區,再坐車直奔四會最大的沙糖桔交易市場,想盡辦法求收購商進村收購。

雖然只為村民保住了微薄的收益,但鄉親們感謝的言語和信任的目光讓我信心倍增,從此堅定了留在村裡的信念。

從19歲干到30多歲,我從未退縮過,也沒有埋怨過。媳婦常問我,這份工作又辛苦收入又微薄,你到底圖個啥?思來想去,只有一個答案: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

2016年,清遠市政府辦公室黨組牽頭幫扶連樟村。當時我們村由於班子不夠團結、群眾意見大、部分工作滯後和集體經濟薄弱等原因,被列為亟待整頓的「軟弱渙散」黨支部。

2017年4月,扶貧工作隊結合村級換屆選舉,推選我擔任村黨總支書記,上任那天,我在就職發言中向全體村民保證:「你們過不上好日子,這個書記我就不幹了」。

立個保證就是費一口吐沫那麼簡單,但要兌現可不容易。當時各支部組織渙散、士氣低落、凝聚力號召力弱、黨員的向心力不足,村組幹部政策水平低、工作思路不清晰,群眾沒有主心骨、等待觀望思想嚴重,對致富前景感到迷茫。

針對這些情況,我的目標非常明確,要想改變這種不良風氣,關鍵是要加強組織建設,統一思想認識,給黨員群眾打氣,提高村民精氣神。

因此,我採取了以下措施:推進黨建工作重心下移,黨支部從原來8個優化為5個;重視黨員發展工作。從大學生村官、創業致富帶頭人中發展3名黨員,並吸收了10多名入黨積極分子,改變多年未發展黨員的現象;規範支部建設,抓好建章立制,新建村黨群活動中心,完善黨支部活動室;通過籌措資金入股農業龍頭企業、建廠房辦實業收取租金等形式,使村集體年收入從原來「空殼」提升至10萬元以上。

黨總支的號召力和戰鬥堡壘作用明顯增強,不但很快脫掉「軟弱渙散」帽子,2018年9月還被評為「英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圖為:陸飛紅(右一)組織村裡青年到電商產業基地參觀。

脫帽是第一步,脫貧才是我的終極追求。

思來想去,村裡沒別的資源,只有那點山、那點地,圍繞山林和土地做文章搞特色產業是脫貧致富的唯一途徑。可村民們都把山林、土地當作命根子,「一碗泥土一碗飯」的思想根深蒂固,巴掌大的雞窩地都有名有姓,流轉難度非常大。

剛開始,大部分村民不知道流轉土地使用率高的優勢,我一遍一遍地解釋:流轉土地只是經營權轉讓,承包權還在個人手裡,除了拿租金外,還可以到產業園務工,像城裡人一樣上班拿工資。

最終,一些村民想通了,在土地流轉合同書上籤了名摁了手印。村裡及時引進了一家企業,興建了「公司 專業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戶」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起初有些種植戶不懂疏間種植,地種得不留一點空隙,我就和村幹部商量,請專業合作社的技術人員來基地現場指導,並與企業簽訂保底銷售合同。

就這樣,大棚蔬菜產業紅紅火火地發展起來了。兩年下來,村裡共種植20多畝大棚蔬菜,村民光賣菜就收入近10萬元,同時還享受入股分紅2萬多元。

村民們嘗到了甜頭,就有了動力,我們又加緊推動就業扶貧,利用村內閑置校舍,多方籌措50萬元建成扶貧車間玩具加工點,務工人員在家門口月工資收入能達到3000元左右。

同時我們還引種特色水果,建起近60畝紅心番石榴示範生產基地;利用山林資源優勢,結合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引進企業興辦靈芝公園,發展林下經濟產業以及生態旅遊;扶持貧困戶發展麻筍竹生產以及種植水果、藥材等經濟作物。

如今,我們村產業覆蓋戶達100%,開發龍頭企業5個,專業合作社3個,種養大戶達到35戶,到2018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超過12000元,全村55戶貧困戶全部實現預脫貧目標。

圖為:三八婦女節時,陸飛紅(右三)組織婦女開展拔河比賽。

對村民來說,美好生活不止是兜里有錢,還得生態宜居。上任之初,村民對村裡的環境意見很大,抱怨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指望別人改變這個現狀不可能,我動員村兩委幹部、黨員、退伍軍人等帶頭一起干。

我們起早貪黑,量路面、鋪石子、拉水泥,有時候頂著炎炎烈日,有時候冒著瓢潑大雨。

有人勸我不用那麼拚命,活那麼多,慢慢來。可我想,現在多辛苦一天,鄉村們就能早受益一天,這筆賬划算,我為啥不幹?

就這樣,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年時間硬化道路約5公里,粉刷外牆房屋25棟,安裝路燈50多盞,綠化苗木2000多株。

有了修路經驗,我們又一鼓作氣,建成村公共服務站、全民健身廣場等公共設施;拆除300多間破舊危房和雜物房、豬雞舍,新建排水排污、污水集中處理系統;開展美麗庭院建設、河道清理等工程……

現在的連樟村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樓房整潔、道路環村、產業多樣、環境優美,每到節假日,前來遊玩的城裡人絡繹不絕。

2018年,我們村獲得了「中國最美村鎮鄉風文明獎」,位居「英德市十大最美鄉村」評選網路投票首位。

工作間隙,我最喜歡站在村委會二樓的平台眺望遠處的山巒。現在,看著山間依然散不去的霧靄,我欣慰地想,長久以來籠罩在連樟村上空落後與貧困的陰霾終於散去了。(鄉村幹部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農林科技網 的精彩文章:

觀賞價值較高的花卉——紫萼的栽培技術
清新可愛的盆栽花卉——琉璃繁縷的栽培技術

TAG:中國農林科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