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智深為何要拔掉柳樹?古人真的不喜歡烏鴉叫聲嗎?

魯智深為何要拔掉柳樹?古人真的不喜歡烏鴉叫聲嗎?

《淺說水滸》第074期(文/焦目)

水滸里的武松和魯智深,都是武藝高超之人。前者曾經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也曾醉打蔣門神,殺死張都監全家。上了梁山接受招安後,他還有斬殺遼將耶律得重、方貌、貝應夔等。後者曾三拳打死鎮關西,捉拿夏侯成,生擒方臘。武松與魯智深,可以算是梁山兩大頂尖步戰高手。

同為步戰高手,兩人力氣也都大的驚人。武松打死猛虎,把三五百斤的石頭拋起一丈多高,已然駭人,魯智深嫌棄柳樹上烏鴉吵鬧,居然能倒拔垂楊柳,更是堪稱神人。須知,能做鳥窩的柳樹,必然不會細小,柳樹又盤根錯節,沒有萬斤力氣,顯然做不到。

說起來,魯智深之所以倒拔垂楊柳,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和潑皮們吃酒時,被烏鴉吵到了。

正在那裡喧鬨,只聽得門外老鴉哇哇的叫。眾人有叩齒的,齊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智深道:「你們做甚麼鳥亂?」眾人道:「老鴉叫,怕有口舌。」——《水滸傳》

從原著可見,烏鴉叫代表著有口舌之爭。「赤口上天,白舌入地」中,「赤口」和「白舌」代表的都是惡毒話,類似於毒咒。潑皮們聽到烏鴉叫就扣齒(上下齒碰擊,屬於祝告動作)禱告,可見這毒咒還很嚇人。他們希望這些惡毒的言語都上天或者下地,別落在自己身上。

實際上,魯智深和潑皮們聽到烏鴉叫時,應該歡喜才對,不會覺得厭煩。

在今天一些地區,尤其是農村,很多人都討厭烏鴉叫。他們認為,烏鴉叫聲預示著災難,甚至連喜鵲叫都覺得不吉利,要趕跑。但是也有些地方的人喜歡喜鵲烏鴉叫,他們覺得喜鵲「早報喜,晚報財,中午報了客人來」。

這種看法並非迷信,因為早在古代就出現了。

南人喜鵲而惡烏,北人喜烏而惡鵲,好惡之不同有若是。——薛士隆《信烏賦》

根據宋人薛士隆的文章可知,宋代時,北方的人們喜歡烏鴉,討厭喜鵲;南方的人恰恰相反,他們喜歡喜鵲而討厭烏鴉。魯智深是渭州人氏,相當於今天的甘肅涼州;他倒拔垂楊柳的地方在大相國寺,也屬於北方,所以,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對烏鴉聲音不應該如此排斥。

為什麼會喜歡烏鴉呢?因為烏鴉懂得反哺。

至遲在秦漢時,人們就發現,烏鴉長大了會反過來餵養父母,所以人們稱烏鴉為「孝烏」「慈烏」,《說文解字》《禽經》《古今注》都有提及。

至於喜鵲,因為總是嘰嘰喳喳,像是小人在背後搬弄是非,亂嚼舌頭一樣,所以北人不喜歡。《北齊書》就說過「鵲言不善,當有口舌事」。

宋代之前,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北人「喜鴉惡鵲」是主流。後來隨著衣冠南渡、宋人南遷,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南方,於是,南方「喜鵲惡鴉」的風俗成為主流主流。

莫非到了明朝,北人「喜鴉惡鵲」的習俗發生了逆轉,施耐庵是根據自己的時代所寫?不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說過「然北人喜鴉惡鵲,南人喜鵲惡鴉」的話。可見彼時,北方人依舊是「喜鴉惡鵲」。

唯一的解釋,施耐庵是根據自己來寫的,因為他是蘇州人,屬於南方,所以認為魯智深和潑皮們會討厭烏鴉。

當然,本文只是說宋明之時,南北方人對待喜鵲和烏鴉的態度,屬於大範圍,不考慮特例。畢竟北人「喜鴉惡鵲」,不代表每個北方人都會「喜鴉惡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謀略不如朱武,差點害死晁蓋和宋江,吳用如何能排名第3?
古代科舉考試,為何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狀元」是何意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