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華為:產業視角下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實踐

華為:產業視角下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實踐

2019年5月11日,全國高校人工智慧人才與科技莫干山論壇「AI賦能 教育先行」系列研討班在莫干山麓的德清國際展覽中心開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教育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專家組諮詢組組長潘雲鶴出席首期研討班並擔任指導嘉賓。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35所高校獲批設立人工智慧本科專業。除了人工智慧本科專業外,也有不少高校獲批設立「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機器人工程」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高校人工智慧教育建設成為我國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關鍵,但加快完善人工智慧教育領域學科布局還需要科學、教育、產業等領域融合探索,走複合式人才培養之路。

作為全國高校人工智慧人才與科技莫干山論壇的主題活動之一,系列研討班由教育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專家組、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聯合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自動化類專業、軟體工程專業、大學計算機課程四大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作為系列研討班的支持企業 ,華為AI生態工作總監徐興海發表了《產業視角下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實踐》的主題演講,面向高校提供全棧全場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支持高校AI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科研創新。

華為:產業視角下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實踐

對於高校應該如何培養企業需要的AI人才,徐興海表示,華為2018年發布了人工智慧戰略,主要涵蓋投資基礎研究,打造全棧方案,投資開放生態和人才培養,解決方案增強和內部效率提升,同時華為公司自己也是AI人才需求方的典型代表,作為ICT和智能終端提供商,主要服務於運營商,政企和消費者用戶,涉及研究創新,產品開發,生產製造等眾多領域。圍繞華為的主要業務和人工智慧戰略,對於AI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於AI基礎科學研究型人才, AI晶元設計和開發工程師,AI演算法工程師,AI各技術領域專才(視覺,語音,語言,圖計算,搜索推薦決策等),AI開源技術人才,AI行業應用型人才等。

談到校企合作,徐興海表示,高校是AI人才的最大來源,華為希望與高校在人工智慧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包括專業建設,課程融合,師資培訓,實訓區建設,教材編寫,華為AI認證,競賽,人才優招等,以協助高校培養面向產業的人工智慧人才。為此,華為於2018年12月發布沃土AI人才培養計劃,提供全棧AI算力,支持高校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科研創新;該計劃目標是三年覆蓋150個高校,聯合培養10萬高校開發者。同時,華為發布了AI職業認證,規範AI人才認證體系。截止目前,已經有30+高校加入了此計劃,今年春季學期已經與清華,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北郵,天大, 哈工大,吉大,西電,人大等眾多一流高校開始了沃土AI人才培養計劃的合作落地;還與上海交大合作了無人車聯合方案,華為提供雲+端(芯)等資源,助力老師和學生在無人車場景快速創新;

華為:產業視角下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實踐

華為沃土AI培養計劃

支撐上述人才培養的關鍵,是華為提供華為雲ModelArts服務和Atlas 200開發者套件資源。ModelArts是AI一站式開發平台,提供海量數據預處理及半自動化標註、大規模分散式訓練、自動化模型生成,及端-邊-雲模型按需部署能力,幫助學生快速創建和部署模型,管理全周期AI工作流; Atlas 200開發者套件是以華為Ascend 310晶元為核心的一個開發者板形態產品,提供一站式開發套件,助力學生快速進行AI應用程序的開發。

華為:產業視角下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實踐

華為雲ModelArts服務

華為:產業視角下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與實踐

Atlas 200開發者套件

當前,華為沃土AI人才培養計劃已經發布在華為雲官網,高校通過申請可以獲得相應的華為雲服務ModelArts資源和開發者套件資源。未來,希望更多高校加入華為沃土AI人才培養計劃,依託華為30多年產業積累,藉助高校人才培養的專業能力,產學融合,聯合培養面向產業的人工智慧人才。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申請加入華為雲沃土AI人才培養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