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秦帝國是設計出來的怪胎而大漢帝國是演化而來的怪胎

大秦帝國是設計出來的怪胎而大漢帝國是演化而來的怪胎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站在現代視角來看,大秦帝國是歷史進步的產物。

百代皆行秦政治,足以說明秦帝國堪當後世王朝的政治楷模。

然而,站在秦時視角來看,大秦帝國不僅不是進步,反而是一個怪胎。

因為當時的人都不能理解中央集權且統一的國家是個什麼東西。

怪胎很先進,但沒人理解,所以也就只能是怪胎了。

春秋戰國,持續了400餘年的列國並立。

所以,人們認同的是各自的諸侯王,如齊王、趙王、楚王。

他們不能理解秦嬴政發明的這個「皇帝」到底意味著什麼。

王國認同而地域認同,到了西漢建立,人們仍舊自稱齊地人、趙地人、楚地人。

或者稱為中人與關東人,但自稱秦朝人或漢朝人,就很不正常。

不是因為秦朝人或漢朝人的指稱太大,而是因為人們的頭腦就沒有大一統的概念。

圍繞大帝國的一切變化和設置,當時的人都很費解。

比如六國歸秦,六國之地代之以縣令郡守,但縣令郡守之上的王呢?

沒有王了,而是朝廷、是丞相、是皇帝。

這就憑空打亂了人們的世界觀。

我對世界的認識是這樣的:有王、有封君、有士大夫,還有養士的公子。

但一覺醒來,怎麼突然就全都變天了。

所以,一覺醒來的天下黔首就得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不僅思想要重新認識,而且行動上還要趕緊適應。

關東之民的處境是極為痛苦的,不是暴政下的生存維艱,而是新政帶來的種種迷茫。

首先,他們對社會、對政治、對秩序的固有認知,被顛覆了。

其次,他們極不情願而又不得不地學習和適應的秦國法令。

而這些還東西沒理順,又得面對大一統治理下頻頻詔令和條條新規。

因為馬上就是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和度量衡。

秦權

所以,大秦帝國在當時就是一個怪胎。

大一統並非人心所向,而是人人質疑。

大家對大一統沒有信心。

秦法秦制,因為不能理解,所以沒有認同。

大家對秦法秦制只能生出厭惡。

始皇帝,雄才偉略而威勢天下,但離人們太遠。

大家對始皇帝沒有愛,而只有陌生和仇恨。

所以,當亂世忽至,大家要乾的就是殺秦令守、滅秦制度,以恢復原來那個能夠理解的天下。

火燒咸陽

經過天下諸侯和各路義軍的撻伐鞭笞,大秦帝國這個怪胎終於被消滅了。

楚霸王項羽建立了一個大家可以理解、可以適應的天下。

但是,僅僅五年之後,又一個怪胎誕生了。

劉邦汜水稱皇帝,再造了另一個秦帝國的翻版,即大漢帝國。

劉邦與群臣

大秦帝國,源自於商鞅變法、試驗於關中秦地,百有餘年後行之於天下。

所以說,它是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來的。

而大漢帝國則是在各種陰差陽錯之中、在各種艱難險阻之間、在各種妥協博弈之後,以問題導向的方式演化出來的。

秦有商君之法的建章立制,而漢沒有。

秦有歷代秦王的頂層推動,而漢沒有。

秦有各種成功的經驗積累,而漢沒有。

大漢帝國,它有的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它要生存,就得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劉邦及一眾布衣將相為這個天下演化出了另一個大秦帝國。


問題一:怎麼爭得過天下英雄

劉邦的世界中,本就沒有楚漢爭霸,也沒有問鼎天下,更沒有想做始皇帝第二。

他這個布衣領袖要的僅是一個關中王。

而他的平民將軍們也沒想要列傳史冊,要的就是榮華富貴。

但是,關中王變成了漢中王;沛豐英雄們落魄為巴蜀流民。

他們等於是被項羽變相發配了。

劉邦與蕭何

而劉邦的沛豐集團可不好惹。他們都是暴脾氣的、也都是膽子大的,敢造秦二世的反,也敢造楚霸王的反。

於是,劉邦等人就要衝出巴蜀、還定三秦,而且還要對著項羽發泄滿滿的憤怒。

那麼問題來了,這群暴脾氣、膽子大的平民君臣怎麼收拾項羽?

項羽是楚霸王,他不是一個人在作戰,而是天下諸侯的共主。

挑戰楚霸王,就是在挑戰天下諸侯。

劉邦集團的解題思路是這樣的:

與天下英雄論雄長,就得拜一個能打仗的大將軍。

而劉邦以及沛豐集團中,沒有這樣的人物。

所以,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

韓信兵法詭譎,但再詭譎的兵法,也得有一支打得了仗的軍隊。

於是,大將軍韓信要辦的第一件事,不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而是「申軍法」。

所謂「申軍法」,直譯過來就是重新申明軍法。

但此時重新申明的軍法,已經不是舊時起義軍的軍法,而是秦始皇的軍法。

所以,韓信「申軍法」,就是一場軍事制度的改革。

以秦朝或秦國的軍事制度為基礎,重新定義漢軍軍法。

於是,秦軍銳士的二十等級的軍功爵制、行伍編製、賞罰制度以及優撫制度,便被劉邦的漢軍所沿用了。

所以,還定三秦、兵出函谷的漢軍,已不再是從前的農民起義軍,而是一支秦本位化的正規軍。


問題二:還定三秦後怎麼治理關中秦地。

對於漢初統治者,我們不要過高估量他們的見識和能力。

他們沒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沒有格局天下之智。

但是,他們很謙虛。於是,就能徹底地學習、完全地翻版。

而能夠學習和能夠翻版的,就是秦法秦制。

拿下了關中秦地,面對一個方千里的「秦戰國」,再次遇到的問題就是怎麼管。

戰國地圖

很簡單,秦法秦制。

既然關中秦地已經秦法秦制上百年,那就沒必要再用沛豐集團的楚國制度了。

而所謂的楚制及分封,項羽這個貴族子弟或許能弄清楚,而劉邦等一眾平民可能也弄不清楚。

所以,秦法秦制最省事。

蕭何入得咸陽,收集了大量秦時典章圖書,這時候也就派上了用場。

於是,蕭何為丞相,用秦帝國留下的法令制度,來治理關中秦地。

蕭何

所以,劉邦集團在軍事上完成了秦本位,而在政治上也完成了秦本位。

不是他們發現秦法秦制有多好,而是因為這樣做可以解決問題,而且可以很有效率的解決問題。


問題三:兵出函谷後怎麼打得贏激烈非常的楚漢爭霸戰。

楚漢爭霸的激烈程度,一點兒都不比秦滅六國遜色。

甚至,戰爭的規模和烈度,要更大更深。

如此激烈的爭霸戰爭,劉邦集團怎麼才能打得贏?

先是一路出擊,劉邦直接正面剛項羽。

但項羽是戰神,彭城一戰就來了個三萬破五十六萬。

於是就兩路出擊,劉邦軍團剛項羽;韓信軍團破諸侯。

再之後就是多交朋友、廣結同盟,於是又有了彭越軍團和英布軍團。

最後,垓下合圍是四大軍團絞殺項羽軍團。

項羽雖強,但好虎怕群狼,最後也只能烏江自刎。

但這只是表面。

戰爭的底層邏輯是計算。

楚漢爭霸的戰爭,也是一個計算問題。

就是看誰能集中更多的資源、看誰能扛得住激烈戰爭的消耗。

劉邦戰敗無數,但卻有打不完的兵和吃不完的糧。

其原因就是劉邦能夠集中更多的資源。

當然也有外交資源和道義資源,比如盟友更多,比如借楚懷王說事。

但盟友也是在計算著,他們看到劉邦能打贏,所以才跟著劉邦打項羽。

要是項羽更可能贏,彭越、英布等人,是幫劉邦還是幫項羽,就真心不好說。

所以,關鍵是劉邦集團能不能集中更多的戰爭資源,有更大的獲勝可能。而戰爭資源就是士兵和糧食。

實際情況就是劉邦集團能夠集中比項羽更多的資源。

關中秦地,這個劉氏根據地,著實是給力非常。

雖然剛剛歷經戰火洗禮,天下諸侯共討嬴秦;雖然再經天災,劉邦還定三秦,關中秦地就遭遇了一場天災,餓死了很多人,但是關中秦地和關中秦人,仍然高效而有力地支援了劉邦的爭霸戰爭。

同樣是一塊地方,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在時,就抵不住韓信的暗度陳倉。而劉邦在時,不僅守住了,而且還能爭霸天下。

原因就是秦法秦制。

秦法秦制,是一套高效率的戰時軍國主義制度。它能夠調動最廣泛的資源、集中最廣大的人力,投入到各種殘酷的戰爭之中。

而且歷經商鞅變法的百年錘鍊,秦地秦人已經適應了這套生存演算法。

所以,劉邦等一眾沛豐精英,他們沒有做什麼經天緯地的大文章;他們所做的就是繼續強化秦法秦制,把秦本位發展到極致。

從入關,破秦。沛公立為漢王,以周苛為御史大夫,周昌為中尉。

從這句話中,我們要關注兩個官職,即御史大夫和中尉,這都是秦帝國的官職稱謂。

可見,剛剛還定三秦的劉邦集團,已經完全採用了秦帝國的官職。他的官僚系統已經秦化了。

而軍事系統,更是如此。

彭城戰敗,項羽的騎兵部隊,給劉邦的觸動很大。三萬精銳楚騎,就能打殘幾十萬諸侯聯軍。

所以,劉邦也要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騎兵軍團的司令就是灌嬰。

灌嬰的這支騎兵軍團,參與了破魏作戰;又參與了斷絕項羽糧道的作戰;再歸韓信指揮,參與了破齊作戰;再之後還南下攻略楚地,而後參與了垓下合圍;在垓下戰後,又掃蕩了整個西楚。

所以,灌嬰的功勞很大,灌嬰的騎兵軍團的戰績很輝煌。

而這支騎兵軍團就是兩名秦軍將領幫著組建的,一個是駱甲、一個是李必。只因是秦將出身,所以駱甲和李必才屈為左右校尉、輔助灌嬰。

可見,爭霸天下的過程中,劉邦的軍事力量日益秦本位。

所以,為了解決楚漢爭霸的戰爭問題,劉邦集團的作答就是:

從根據地治理到官僚行政系統再到軍事力量整合,不斷地強化秦法秦制。


問題四:怎麼治理天下。

楚漢爭霸末期,儒生酈食其建議劉邦大封六國之後以弱項羽。

這個建議的具體舉措就是把齊楚燕韓趙魏這六大戰國全都建立起來,以分封制來凝聚六國貴族後裔,既廣結盟友又凝聚了人心。

但是,張良借箸,一通大罵,把劉邦罵醒了。

張良劇照

張良以分封六國後裔的八不可,論證了:王道分封,無益於爭霸戰爭。

所以,舊時的王道分封便在戰爭實踐中被永遠束之高閣了。

於是,得了天下的劉邦集團便不會再回到王道分封的軌道上。

但是,總得有個章程啊。

打仗是篇散文,勝利是神,戰事是形,一邊打一邊寫,只要神在,最後總能打出一篇好散文。

而治國則是篇大文章,它必須得有個頂層設計。

而且這個頂層設計要回答的問題很多,比如中央權力怎麼分派,地方權力怎麼規範,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怎麼處理,天下怎麼劃分,功臣將領怎麼安排,老百姓怎麼管理。還有更種細枝末節的問題,但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

治理國家是一個系統工程。

面對這個複雜到極限的系統問題,劉邦集團的解決非常簡單。

西漢郡國圖

那就是關中秦地,秦法秦制,這套制度很合適,那就繼續這麼辦。

關外六國,郡國自治,齊楚燕韓趙魏之地,給你們建立封國,你們自己想怎麼治理就怎麼治理。

這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但卻是最好的辦法。

於是,郡國並行的大漢帝國就這樣誕生了。

至於劉邦為什麼當了皇帝,而不像項羽那樣去做霸王,原因就是已經秦本位化了的劉邦集團不允許。

劉邦集團的官制、民制以及軍制,都已經秦本位了。

所以,他們不會再費時費力地去折騰王道分封是怎麼回事。

而按照王道分封去設計,是在人為製造矛盾。

封了韓信為楚王,蕭何怎麼封?也得封他個王吧。

蕭何封王,曹參也得封王,一眾沛豐將領都得封王。

那天下就真的就不夠封了。

如果不封,那蕭何就比韓信、比彭越等人低了一級。

所以,按照秦制最合適,蕭何封丞相、相國,這算中央的官員,與韓信之屬也就大體相當了。

項羽分封圖

而最重要原因就是項羽的霸王分封,已經被歷史證明了行不通。

項羽分封十九路諸侯,沒過五年,就天下崩潰。

所以,項羽的秩序不能借鑒。

於是就只能秦法秦製為主、封國自治為輔了。

不是這套設計有多合適,而是這套設計很省事。

所以,不是劉邦想當皇帝,而是秦本位下的劉邦集團就必須得出個皇帝。


秦帝國何以亡而漢帝國何以興

秦帝國是個怪胎,但這個怪胎卻不認為自己奇葩,反而認為自己才是正途。

於是,秦帝國要做的是把天下變得跟它一樣,它要讓天下適應它。

漢帝國也是個怪胎,甚至比秦帝國還奇葩。

秦始皇與他的大秦帝國

不要說天下百姓不理解它,甚至就連它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

又是郡縣集權,又是郡國分封,你到底鬧哪出?

哪出都不鬧,漢帝國就是一個怎麼合適怎麼來的怪胎。

它不是設計出來的,所以它不整齊、不好看,而它要的也不是整齊和好看,它要的是生存下來。

與大秦帝國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怪胎很謙虛、很有自知之明。

劉邦劇照

既然你們都不能理解我,那我就也沒必要讓你們理解。同時,我也不想怎麼規範你們、設計你們,你們天下、你們黔首,自己看著玩。

於是,漢帝國比附道家之「無為」,對天下也就「無為而治」了。

所以,漢帝國怪胎也罷、奇葩也好,統統不關別人什麼事。

想種地的,它十五稅一,能養活帝國這個官僚系統就可以。

想經商的,它也不禁止,你們有本事就去賺錢,它收點兒工商稅就行。

想讀書的,它也不理會,反正天下也沒幾本書了,你們想學啥學啥。

甚至,本屬皇室的山林湖澤之財,也都給了天下,想開礦你們就去開礦,想煮鹽的你們就去煮鹽。

漢帝國給了天下足夠的自由,所以天下也就沒必要難為這個怪胎。

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所以,漢帝國這個怪胎,也就長長久久了。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通史 的精彩文章:

霍去病遠征河西走廊,繳獲匈奴祭天金人,沒想到卻是希臘神像之一
花木蘭從軍十二年,如廁,大姨媽是怎麼瞞天過海的?

TAG:世界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