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亮風台CEO廖春元:雲管端同時發力,開啟AR規模化複製階段

亮風台CEO廖春元:雲管端同時發力,開啟AR規模化複製階段

雷鋒網消息,2019年初,美國AR頭顯廠商 Meta 確認破產關門。作為業界曾經最炙手可熱的AR創業項目,Meta 以此結局慘淡收場,不免令人嗟嘆,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不過多討論。而發生在近期的一件事,似乎給AR從業者帶來信心。

近日,AR產品與服務提供商 亮風台 新完成了1.2億 B+輪融資,據稱,此次融資將用於技術研發、產品生產、渠道以及團隊建設等方面。

公開資料顯示,亮風台是一家專註於計算機視覺和人機交互的AR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公司成立於2012年,總部在上海,並在北京、廣州、昆明已設立分部,目前團隊成員大約150人左右。

今明兩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窗口

5G技術的慢慢成熟、人工智慧等產業政策的相繼出台,為AR行業應用的大範圍普及增加了可能性。此外,互聯網科創板對技術驅動型企業上市等政策方面的利好以及資本機遇,一定程度上對行業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近日,雷鋒網採訪了亮風台創始人兼CEO廖春元,廖春元表示,「今明兩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窗口,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AR技術通過多年的發展,在行業人士的努力下其市場的培育已經到了一定程度。在一些垂直行業技術邊界之內,已經有比較好且具有個性需求的應用場景顯現出來,一些B端用戶會主動考慮能否與AR技術進行結合。例如前不久工業領域一個設備巡檢解決方案的競標,要求一周之內做出約十個不同巡檢場景的解決方案。」

如今AR行業已過了娛樂/新奇的階段,通過在現實場景中落地有價值的行業應用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市場在一步步變得成熟。廖春元認為,「這個階段企業只要集中彈藥把之前打包的產品進行規模化複製,快速搶佔市場,就有可能成為細分行業的龍頭。」

雲管端同時發力,打造「1+N」產品生態

AR行業應用越來越多樣化,其對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管是工業場景中的遠程協作與維護,還是安防場景中的調度指揮,都會涉及到人和人的通訊。2018年,亮風台將原有的AR平台從「雲+端」雙引擎升級為「雲管端」三駕馬車的閉環陣型,將專業壁壘進一步提高。

亮風台CEO廖春元:雲管端同時發力,開啟AR規模化複製階段

關於亮風台「1+N」的產品生態,「1」是指一個核心平台,即:雲管端結合在一起構成的基礎性平台——亮風台AR平台;「N」則是指基於該平台之上的N個應用場景。

就細分應用領域的布局情況,廖春元認為,「企業的精力有限,亮風台目前選擇將工業和公共安全行業作為布局的重點。此外,諸如智慧旅遊、智慧教育、智慧遊戲等更多應用領域則是通過合作夥伴生產內容或專業的執行公司進行布局。合作夥伴只需在AR平台的雲管端核心平台上加入定製化的內容,就能參與到這種垂直領域的應用開發。」

飛輪效應顯現,規模化複製階段來臨

從概念的誕生到各種相關應用的落地,AR行業儘管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和積澱,但是其市場潛力還未真正得到釋放。據 Digi-Capital 預測,到2023年AR安裝基數將達到25億,收入將達到700億至750億美元之間。

隨著技術邊界持續擴大,企業做的事情和取得的成就累積的越來越多,AR技術如今已被應用到工業、家居、汽車、教育等領域。在不斷試水新的應用中,AR行業已遍地開花,如今已發展得比較成熟並顯現出飛輪效應。

廖春元對雷鋒網表示,「亮風台通過精準把握客戶需求以及對產品的細細打磨,從落地有行業代表性的應用,例如在汽車、家電以及電力行業的項目等,目前已進入通過標杆合作夥伴以及相關渠道進行規模化複製的階段。近一兩年,公司其實就是力求把飛輪做完整,然後通過合理的循環把它推動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新華三首次公布數字大腦計劃
為大戶型而生,!華為路由Q2 Pro體驗:無視牆阻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