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剛才看了你的練字的圖片,看了一下,發現你三年來雖然很雜,但是比較容易解決,沒我學三年時候雜。

你這種情況比較典型,大多自學的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我看到的已經有好多人了,問題跟你也差不多。

我先給你分析一下你的作品,然後再給你點解決瓶頸的建議。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看這字,個人覺得你學歐主要臨了兩個帖,第一是歐陽詢行書《千字文》,第二是《蘭亭》,其中的用筆比較明顯。

首先在這張作品上,給你一些臨歐的建議,行書《千字文》不太適合初學,我曾經也學過歐體行書千字文,也是初學二三年時。

比較容易忽視的就是沒有一個好的結構基礎,很難把握那種中宮內縮且挺拔的感覺,所以上邊作品中,只有部分筆畫比較像,結構之上,確實都沒有寫像。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首先這本帖比較顯著的兩個特徵就是①挺拔②細腰,可以看成是一個花季少女。

用筆鋒芒畢露,露鋒多,用筆銳利,折多,這就是一個比較女王范兒的少女。

非常不容易入手,對用筆和結構的要求比較高,所以還是需要有個五年八年的功夫再去入手比較好。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歐陽詢楷書蘭亭這本字帖我非常喜歡,初學也可,但是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範本參考,因為好多起筆的地方你處理的都有問題,把鋒芒畢露處理成了筆病。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當然你這個臨的是行書蘭亭,不是歐陽詢楷書。不過問題是一樣的。

紅色圈裡這些起筆,太軟,動作太拖沓,不利索。

露鋒就是要有懸鷹捉兔的那種衝勁兒,準備時間可以從長一點,但是下筆就別有顧忌,應該利索一點。

你這些露鋒都是非常「刻意」的。

再有就是,你學柳,我看不出一點學柳的痕迹,所以直接放棄柳就好了。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再比如這個,學趙,但是明顯有很多歐的筆法,比如紅色圈裡這些。

從結構來說,你對歐陽詢的結構把握並不明顯,反而對趙孟頫的結構把握比較到位。

建議主要學習趙孟頫。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看空色圈裡的字,學的還是不錯的。

再看藍色部分的用筆,寫的太鋒利,這明顯是和歐陽詢的筆法混亂了。

在原理上來說,歐和趙是互通的,都有秀妍之處,但是各種取捨一定要把握好,比如趙的媚,有些微胖,比較和藹低調。

如歐,鋒芒畢露,用筆比較鋒利。

所以二者應該建立在把一家把握透徹之後才能去學另一家來贈秀氣。

如你現在,用筆的轉折已經亂了,已經分不清什麼時候該用「轉」什麼時候該用「圓」

什麼時候該藏鋒,什麼時候該「露鋒」。

筆畫什麼時候要肥一些,什麼時候要瘦一些。

所以造成了現在的樣子,有控筆功夫,但是因為學的太雜,不知該如何合理運用。

其實你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首先要從理論開始,去學習古人理論,先學會如何看待某一家的整體風格.

然後讀帖,去感受每一筆給每個字帶來什麼樣的感覺,一個筆畫為何要肥?如果瘦了會不會影響感覺?肥一點是不是能讓結構更加平穩?

這是階段,關鍵在兩點。

第一,拋去不該學的。

第二,去了解字的風格。

這個階段,練不重要,反而不練會更有進步。

柳就不要學了,因為實在沒看出什麼用筆結構的特點,歐建議也別學了,因為你對「挺拔」這個詞可能天生就接受力不敏感,無論是柳還是歐,都是挺拔的,柳的挺拔也出自歐。

所以去學趙,別臨別的帖,去潛心專一兩個月,自然有改觀。

練字三年,先柳後歐再趙,遇到瓶頸,怎麼辦?

期間可以寫趙的行書,看趙的字帖,讀關於趙的理論。

至於關於其他的字帖,別看,一眼都別看,尤其是你學過的。

印象越深,迷惑越大,所以不學不寫反而會進步。

我當初有一個月沒寫,於是堅持了兩個月楷書,這個階段就過去了。

而且多讀理論之後,會發現書法的多家風格其實就在自己筆下,是可以控制的,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精其用筆和結構規律。

從「自己腦力自有好幾種寫法」到「腦子裡只能這麼寫」是一個階段,再到「腦子裡多種寫法,隨意使用」是又一個階段。

中間的階段很重要是根。

先寫對,再求多。

還有你這些起筆,自學的時間太久了,多看名家臨帖會有收穫,看人臨帖,看起筆的細微動作,看行筆手指手腕的動作,看多了,自然清楚每一筆是怎麼來的了。

以上就是一些個人意見,用筆功夫不差,就是太雜,所以沒必要一個字一個字摳筆法,你的問題不在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有了這張圖,再也不怕寫錯繁體字了,超級實用!
80後美女書法家寫的歐楷,太美了!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