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曾是中科院學霸,卻放棄微軟幾十萬年薪,當起了「垃圾王子」

曾是中科院學霸,卻放棄微軟幾十萬年薪,當起了「垃圾王子」

我能為身邊人,身邊小事做些什麼

垃圾王子

學霸、高管、IT精英,這些酷炫的頭銜,

80後的汪劍超都曾擁有過。

可是如今,長相斯文,戴著一副眼鏡的他

有了另一個雅號「垃圾王子」。

每天他都會帶著一群年輕人,出現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路過的大媽們都很奇怪:小夥子穿得挺體面,為哈子總愛翻垃圾桶啊?

在與垃圾打交道之前,汪劍超是個令人羨慕的IT精英。

研究生考入中科院軟體研究所,之後又百里挑一地被微軟公司相中。

家住北京,薪資豐厚,還有定期外派學習的機會,

這樣的生活令許多同齡人羨慕不已。

可是一次在微軟總部的經歷,卻讓他下定決心

改變自己和這個世界的命運。

那次汪劍超到微軟總部的食堂吃午餐,倒餐盤的時候卻遇到了尷尬,他端著盤子,面對眼前顏色各異的垃圾桶無從下手。

還好,美國的同事及時相助,手把手教他把不同種類的垃圾扔進了不同的垃圾桶里。

這件尷尬小事,令他感觸良多,

原來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真的只是舉手之勞。

回到北京後,他就對垃圾處理的問題加倍關注,

而從網路上得到的信息,卻更加觸目驚心。

北京市民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達1.84萬噸之多,

而為了處理這些垃圾,幾百個的垃圾處理廠已經把城市團團圍住,偌大的帝都,在這圍攻中顯得孤立無援。

就在他對此憂心忡忡之時,汪劍超接到了同窗好友的電話,力邀他到成都共創事業,

而創業的項目正是城市垃圾資源化回收。

與此一拍即合的汪劍超,以一紙辭呈拋棄了幾十萬的年薪,

帶領大著肚子的老婆,南下成都,開啟了與垃圾奮戰的人生。

從2011年開始,汪劍超就帶領「綠色地球」團隊,

走進成都的街道社區,向居民宣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知識。

同時作為過國內最先開始,專業從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資源化的企業,

「綠色地球」開發了完整的回收流程。

汪劍超改進國外既有模式,創新地將二維碼使用在垃圾分類中,

並通過積分來鼓勵居民們將垃圾分類。

可是,儘管汪劍超絞盡腦汁,費盡口舌,

項目開始之初,市民們卻並不配合。

閉門羹是家常便飯,被潑冷水也早已習以為常。

女兒呱呱墜地,項目卻毫無盈利。

每個月幾十萬元的投入,資金不足,經費不夠,

只能靠妻子的私房錢來湊。

本來在北京過著小康生活,卻要來成都撿垃圾。

然而面對旁人的不解和家人的質疑,汪劍超依然堅持著,

因為他知道生活垃圾的有效處理,絕非看上去的那樣簡單。

一個人每天會生產1公斤的垃圾,全國13億人就130萬噸,

其中45%的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利用,而目前國內這個數字卻達不到15%。

但歐盟的生活垃圾處理率高達97.9%,

在環保意識較高的德國,生活垃圾的循環利用極為完善,

垃圾焚燒場甚至無垃圾可燒。

我們的鄰國日本,更是將垃圾分類做到了極致。

在日本,喝完的牛奶盒,

都會被洗凈,剪開並且晾乾,以做回收之用。

「面對環境問題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在罵,然後逃避,

我覺得這樣解決不了問題,得做一點事情才行。」

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汪劍超和他的團隊一直堅持著,

5年來在別人異樣的眼神中,他們的分類回收系統已經覆蓋成都6.5萬戶居民。

他們回收的垃圾達910.6噸,這相當於少砍5193.37棵樹;

節省石油7692.35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62.94噸。

他們的努力也被更多人看到。

2013年汪劍超以環保青年代表的身份,帶著他設計的垃圾箱,應邀參加了多哈聯合國氣候大會,

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年輕一代的環保精神。

「我們的目標是,用十年的時間去引導一千萬中國家庭用更加綠色的方式來生活。」

汪劍超曾以為加入大公司就可以改變世界,但是現在他明白了:「改變世界也可以不指向某個遙遠虛幻的群體,看看我能為身邊人,身邊小事做些什麼。」

從IT精英,變成垃圾王子,

汪劍超的人生獲得了金錢難以衡量的成功。

他放棄自己,整潔舒適的生活,卻為子孫後代換來更加潔凈的環境。

如今,汪劍超和他的團隊依然在為了改變世界而努力著。

80後和90後曾經被認為是中國垮掉的一代,

可是如今這群現實的夢想家,卻在用青春換取地球的美麗。

「整個社會都在用金錢來衡量成功,但作為個體的你要思考,真正對你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港版變形記!富豪卧底清潔工後:再也不說「有鬥志就能改變命運」
43歲大S一月暴瘦20斤重回顏值巔峰!對自己越狠,世界對你越溫柔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