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偷看兒子情書的奇葩父親,成就了兒子錢鍾書與楊絳的絕佳婚姻
在民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對奇葩父子,父親偷偷撕開兒子的情書,從而成就了現在著名作家錢鍾書和當時的才女楊絳的美滿婚姻。父親偷看情書之事,也一時成為佳話。
作為中國現代作家的錢鍾書出生在江蘇無錫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錢鍾書1929年考入當時的國立清華大學外文系。在校讀書的第四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錢鍾書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了貌美如花的楊絳。楊絳和錢鍾書是同鄉,也出生在江蘇無錫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楊絳的父親楊蔭杭是一個一身俠氣傲骨,剛正不阿的大法官。錢鍾書的父親則是一名大學教授,二人的家庭也可謂門當戶對,真是天賜良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楊絳和錢鍾書牛津共讀
身為大家閨秀的楊絳,端莊秀美,溫文爾雅,據說她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已經善詩能文。作為一代才女,追求她的人自然眾多,據說,當時追求楊絳的男孩子竟有70多人,看來真是眾星捧月呵。錢鍾書也是從小就在他的父親的熏陶下成為當時的文學才俊,是當時很多人羨慕的文學青年。
老實說,最初,楊絳並不在清華大學讀書。但她有著一個「清華夢」。1932年,東吳鬧學潮停課,楊絳的父親托關係把她安排到了清華大學借讀。
新婚的錢鍾書、楊絳搭乘油輪赴英留學
有一天,楊絳正在清華園古月堂遊園。當時,她的好友孫令銜也在清華大學遊園。而孫令銜的表兄錢鍾書正好來找孫令銜。就這樣,在孫令銜的介紹下,二人得以認識。
初次見面,楊絳對錢鍾書並沒有產生什麼深刻印象,錢鍾書身穿一件青衣大褂,駕著一副老式眼鏡,看起來有些舊知識分子的呆板。楊絳早就聽說過錢鍾書是個有才華的文學青年,但是第一印象與她心目中的文學才子的「風流倜儻」的想像有些出入。楊絳不免有些失望。
但是,錢鍾書卻不同,他對楊絳是一見傾心,從此是念念不忘,還專門給楊絳寫過一首絕句來描畫讚美她的詩:
纈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楊絳與女兒錢瑗
這首詩深深地打動了楊絳,從此二人陷入了甜蜜的戀情的之中。1933年夏,錢鍾書從清華大學畢業。清華校方有意讓他留校,但他謝絕了。他父親當時在光華大學任教,召他赴上海,到光華大學任教。錢鍾書到光華後,女友楊絳給他寄來一封信,不巧被他父親看到了,老先生就擅自拆開了,老先生看完信後,萬分高興,原來楊在心中和錢鍾書討論婚嫁:「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無兩人之快樂乃徹始終不受障礙。」老先生邊看邊贊:「真是聰明人語。」然後,他有親筆給楊絳寫了一封信,把他誇讚了一番,並說要把兒子「託付」給他,當年暑假,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訂婚,儘管二人系自由戀愛,但仍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有父親領著來到楊家,見楊絳的父母親,正式求親,隨後又正式訂婚。
這就是楊絳和錢鍾書從甜蜜的戀情到婚姻的一個小插曲。要說,私拆兒子的信件,在今天看來,肯定是一個沒有文化的父親的才能幹出的事情,可是,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客是一個大學教授啊。他私拆兒子的情書,說不好聽的是侵犯了兒子的隱私權,是不是很可笑很奇葩。可正是這位奇葩父親,是錢鍾書的婚姻得以成功。二人婚後是甜蜜的,可謂相濡以沫。
本文根據《少年行》改寫
在錢鍾書的《圍城》中,有這樣一段話:「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共同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有人說,這句話的原型就是錢鍾書和楊絳夫婦。看來,在婚姻的旅程中。二人不僅通過了旅行考驗,而且實現了精神上的完美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