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左右逢源緩稱帝,東吳使臣向曹丕說了六個字,詮釋其雄才大略

孫權左右逢源緩稱帝,東吳使臣向曹丕說了六個字,詮釋其雄才大略

晉代文學家傅玄曾經評價過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創立者孫策和孫權兄弟二人:孫策是「明果獨斷,勇蓋天下」,孫權則是「乘間伺隙,兵不妄動」。

熟悉三國演義時期的歷史故事,我們也可以知道,孫權幾乎很少和曹操或者劉備正面交鋒,而是經常鑽空子,比如趁諸葛亮幾次北伐的時候也對曹魏用兵,但絕不拚命,而是能打贏就打,打不贏就撤。

並且,孫權一會聯合劉備攻曹操,一會又投降曹操,把那兩位迷的暈頭轉向,但他自己卻很清醒。

孫權知道,他是一個重要的砝碼,哪一邊重的時候,他就移到輕的一邊。當曹操力量強大的時候,他就聯合劉備對抗曹操,而當劉備雄起的時候,他又夥同曹操收拾劉備,以此來維持三國的平衡。

當孫權設計奪回荊州並殺掉關羽後,劉備親率蜀軍大舉進攻東吳時,孫權為避免兩面作戰,就派趙咨出使魏國,向已經稱帝建魏的曹丕表達自己稱臣之意。

曹丕就趁機問趙咨:「吳王乃何如主也?」

趙咨就回答說:「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趙咨繼續解釋這六個字的意思:孫權發現魯肅這個看似普通的人,是「聰」;把呂蒙從行伍中提拔起來,是「明」;獲魏國大將于禁,卻又送了回來,是「仁」;不動殺伐而取荊州,是「智」;據三州而虎視天下,是「雄」;今屈身於陛下您,是「略」。

趙咨這一番話說的很明白,孫權本來就是虎視天下之人,現在只不過是形勢所迫才俯首稱臣,說到底,面臨劉備起大軍而來,如果曹魏再跟著進攻東吳,東吳焉有不亡之理?現在向魏國稱臣只不過是一種謀略而已。

在孫權稱帝這件事上,更能看出其深遠的謀略。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稱帝,改元黃初;次年,劉備也稱帝,建元章武。但是,孫權卻沒有動靜。

直到222年的正月,孫權也只是稱王建國(不是稱帝),孫權建元黃武。看到沒,曹丕的年號為「黃初」,劉備的年號為「章武」,而孫權從他們兩家的年號里各取一個字,組成自己的年號「黃武」,他是不是有吞魏滅蜀之意呢?

黃武二年(223年),東吳的群臣又勸孫權稱帝,但他仍不同意,為什麼呢?

因為,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後,孫權就不怎麼搭理曹丕了,甚至連人家派來的使者都避而不見。曹丕大怒,派兵攻打孫權,雖然後來又撤兵了,但是雙方已經又成為了敵人。

而蜀漢那邊,雖然劉備剛死,但吳蜀交惡的情景還沒完全解開,孫權把兩邊都得罪了,哪裡還敢稱帝呢?

魏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逝,傳位於曹叡。孫權很怕曹操,也忌憚曹丕,對於年幼的曹叡就不怎麼放在眼裡了。同時,孫權又和諸葛亮商量,打起了雙方聯合滅掉曹魏政權呢。

黃武八年(229年),孫權在大臣們的勸說下,終於在武昌正式稱帝,改元黃龍。黃武變成了黃龍,也就意味著孫權飛躍龍門,升級成為了真龍天子。

本文參考文獻:《三國志》、《微歷史·三國其實很有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古人墓地封土的由來:遠古時「不封不樹」,後來因孔子而改變
趙匡胤滅南唐詭計連連,攻破金陵那一刻,卻體現了仁慈的一面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