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時刻面臨生命危險!航母工作遠非人們想像中的簡單浪漫

時刻面臨生命危險!航母工作遠非人們想像中的簡單浪漫

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恐怕在各人的眼裡有各有不同,但在軍隊的眼中,就是讓戰鬥機在行駛的航母上起降了。據世界航母大國美國統計從1948年到1988年間因發生的事故,損失的人員有近8500船員,僅次於戶外作業的鋼筋工人了,算世界第二危險工作。這麼說吧,航母上的飛行甲板才2.5萬平方米。這裡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區域,是沒有之一的。在航母上服役工作有些啥樣的難點,看似巨大的海上城市,怎麼會成為世界上最危險之地呢?

首先說說航母的日常飛行訓練。飛機起降必須要讓航母保證有風在飛行甲板上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穿過,這樣才能提供飛機所需的足夠升力。很顯然航母的行駛速度要時時平穩的保證25節以上的航速,所以甲板上的艦員就是在5-6級強風下頂風或逆風工作了。

當然不僅在戰時非常繁忙,在非戰時由於訓練的原因,艦載機也要保證訓練度與出動率。這樣甲板上的地勤艦員就要面對強風中,對艦載機進行作業,比如運送、掛載彈藥,並檢測戰機,他們是用各類手勢進行溝通任務的。最著名的一次地勤艦員事故中,一名艦員因與飛行員失誤的溝通,加上沒有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就被A-6攻擊機吸入進氣道,好在他的帽子把螺旋槳卡住了,恐怕他的命就沒了。所以在危險中,航母上就會有提醒"當心艦載機、炸彈、直升機,時刻保持清醒,身後得有眼睛"。

曾有個視頻中美國海軍進行夜訓,在尼米茲號航母以30節航速行駛時,這時有架F/A-18戰鬥機在黑夜中試圖降落,由於是夜間,風浪又大。使飛行員多次著艦失敗,在第四次復飛中差點失敗掉海里,到了第六次才成功掛上了阻攔索,最後降落,這名飛行員下機時臉色蒼白,雙手還在不斷顫抖。可見危險係數相當高。

而在中國海軍遼寧艦的夜訓視頻里,還是清楚的見到殲15與飛行員重重的砸在飛行甲板上,再有戰機掛上阻攔索,最後成功降落,而飛行員則是面部瞬間充血了,隨後才恢復正常,這是劫後餘生的白色啊。

這些場景,只要有航母的國家,都會時時發生。所以世界第二高危的工作及區域則不是口說無憑的,是血的代價堆出來的。航母事故的墜機就在意念之間發生,而跳傘者卻寥寥無幾啊。在航母上降落就如"刀尖上的舞蹈"也是航母飛行員與工作艦員的真實寫照。未來我們也許有更多的勇士獻身在航母上,當然也有那天,我們掌控了這片甲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漢防務 的精彩文章:

不是不好是非常不好,中國是電池大國就是不建造燃料電池潛艇
土耳其國產航母著火外購載機被叫停,也許是當年這一事件的報應

TAG:浩漢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