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慶油田石油不少,為何日本佔東北多年卻沒找到?開採技術是關鍵

大慶油田石油不少,為何日本佔東北多年卻沒找到?開採技術是關鍵

二戰時日本為何前期勇猛後期乏力?有人說是因為各方抵抗力量太強,又有美帝加入,日本自然是難以抵擋。其實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還有一個關鍵點對日本影響極大,那就是戰略物資難以為繼。

俗話說得好,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軍需是任何一個作戰部隊都不能忽視的東西,沒有足夠的軍需,難以支撐較長時間的作戰。

古代軍隊所需的主要是衣物糧草,而現代軍隊不光需要這些,還需要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因為這些都是機械化武器必備的東西。

日本在掀起二戰之前,一直以為侵佔中國是一件比較輕鬆的事情,用不了多久這場戰爭就能結束。但他們沒想到,中國雖然落後貧窮,但抵抗力量如此之強,硬是把他們拖進了戰爭的泥沼,半天拔不出腿來。

日本本土地域狹窄,導致他們各類資源儲備都少,這次發動戰爭也是舉了全國之力,動員全民緊衣縮食供應部隊,這才在前期取得了較好的戰績。但若是長期如此,他們根本吃不消。

為了獲取石油等戰備物資,日本摸了美國這頭打老虎的屁股,結果反被揍了一頓,想來也是憋屈。但回顧當時的形勢,日本真的也是無路可選,因為他們在中國實在找不到石油,只能轉戰東南亞碰運氣。

很多人對此都表示不解,中國一向號稱地大物博,各類資源都儲備良多,怎麼可能沒石油呢?再說了,黑龍江大慶後來不是找到了大油田,日本人佔據東北多年,怎麼就沒找到?

說到大慶油田,這也是日本人心中的一根刺,早年日本獲得了東北的一部分權益後,就一直在派專家尋找東北的石油,結果愣是沒找到,歸結原因其實就一點,那就是技術不達標。

眾所周知,大慶油田深埋在千米之下,必須有足夠的技術才能開採出來。然而,當時日本在油田開採領域還比較落後,最多只能探測到地下800米的地方,結果完美地錯過了大慶油田。

由於在中國始終找不到原油,資源已經匱乏到不足以支撐後續戰爭的日本,不得不冒著天大的風險去動美國,結果加速了他們的滅亡。

後來,中國人發現了大慶油田,經過不斷地努力嘗試,終於將其開採出來。想必日本人探聽到消息之後,心裡怪不是滋味的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我軍這個兵種看似不起眼,在戰場上卻無可取代,培養難傷亡率卻高
明知殺俘虜會被罵名,為何宋哲元還是殺了五千俘虜?這兩點是原因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