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所有的公司,都成了金融公司?

為什麼所有的公司,都成了金融公司?

首先,提個問題,根據你的經驗,你覺得下面這些公司是幹什麼的?有什麼共同點?

騰訊;富途;自如;健身會所;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

在很多人看來,騰訊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主業是微信和QQ社交、吃雞等遊戲;自如是一家租房中介公司;健身房是給會員提供健身服務的線下門店;富途是一家美股港股的證券公司;一卡通就是辦理公交地鐵卡的公司。這些都沒錯,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金融公司。

什麼是金融?民間的通俗說就是「用錢賺錢」,很形象,但是不夠精準,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家如何做金融的。我們按照倒序來說,騰訊體量最大,放在最後說更合適。

一卡通: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就是發行地鐵公交卡的公司。看上去很平常,但是在一卡通的官網上,是這麼介紹的:「經營『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智能卡的製作、發售、應用、結算並負責系統投資和管理的企業」、「並於2011年經中國人民銀行許可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境內開展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業務」、「小額支付交易領域的電子支付結算服務商」。

看清楚了嗎?它是小額支付的運營商,也就是一家金融公司,它一年能賺多少錢呢,我們看看廣州日報和中國青年報的報道,發行上億張公交卡,總押金的年利息高達1.26億,秒殺絕大部分A股公司利潤。

健身會所:你小區附近的健身房,看上去就是普通的線下店,但現在大多是走的金融模式。先找地方租場地,簡單裝修,一二手的器材,再找20個長相姣好的男女生做業務員,主要的業務是推銷健身卡,其實就是預付費卡。一張年卡在深圳寶安這種地方,大概是5000元,而一對一私教會員是400元每小時左右,一般是20節課起。如果發展200個普通會員,就是100萬收入,再發展100個私教會員。就是80萬,合計180萬,而整個房租場地人工提成成本,不會超過50萬,那麼就有130萬是可支配的資金,然後再開第二家,再賣卡收費,再拿到更多資金,去做其他投資,包括買房買店鋪等。而在這其中,大部分的會員卡最終都不會真正被用起來,而是沉睡過期了。

自如:這個從房產中介鏈家分出來的租房公司,在金融的路上一路狂奔。如果年輕人交不起房租,自如目前提供了自如白條、自如客專享分期等貸款金融服務。同時簽訂《租房合同》和《貸款合同》。一次性貸一年租金,但這筆錢是一次性支付給自如的。如果按照自如目前對外宣傳的50萬間房,每間平均月租3000元計算,房客交租金是3個月起,有的是按年付。而給房主的租金是月付,那麼自如的沉積資金將是百億級別的。

而更厲害的是,自如還藉助銀行和債券,把金融槓桿進一步放大。2017年8月15日,自如發行了「中信證券-自如1號房租分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這是國內首單租房市場消費分期類ABS。發行規模5億元。2018年又發行「自如2號第1期」、「自如2號第2期」。據悉,總金額超過25億元。看到這,你還覺得他是一家租房的公司嗎?

富途:騰訊第18號員工李華創立的富途證券,本來就是一家金融公司。是專門從事港股美股交易的券商和平台,已經在美國上市。但我們看富途招股書,會發現特別一個有意思的數據。 「在截至2018年11月30日的前兩個月內,營收為1.523億港元(1950萬美元),其中包括6710萬港元(860萬美元)的利息收入,逼近券商傭金8000萬港元。 2017年同期的營收為8990萬港元,利息收入 3450萬港元。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券商傭金和手續費收入,以及利息收入的增加。」 可以看到,利息收入暴漲194%。

而產生利息收入的本金,是來自用戶。因為用戶要通過富途來炒股或者進行交易,需要先把錢轉到富途證券的賬上,但並不是所有的用戶都會全倉,很多閑置資金一直在富途的賬面上,這些錢會產生利息,歸納為富途的收入。但用戶本身是無法分享這個收益的。這就是金融的魅力,在合法的前提下,通過資源合理配置,獲得新的價值。

騰訊:在大多人眼中,騰訊就是一個遊戲或者社交公司。其實它是一家金融公司。金融已經融入到騰訊的血液裡面。

早在2002年5月,騰訊就在內部產品和服務體系,搭建了以Q幣為核心的虛擬貨幣金融支付系統。1個Q幣代表1元人民幣,可以享用會員等多種增值服務。這其實是一種虛擬貨幣。不過Q幣是單向兌換的,人民幣可以買Q幣,但Q幣不能直接兌換人民幣,要不然騰訊就有了央行才有的貨幣發行權了。

2019年3月21日,騰訊披露了2018年業績。全年總收入為3126.94億人民幣(455.61億美元 )。截至2018年,包括金融科技與雲服務等其他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80%,至779.69億元。其中雲收入91億,剩餘688多億的收入均來自於金融等產業。這個比例佔了騰訊總收入的22%。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包括微信支付等商業交易手續率、提現費用及信用卡還款費用,金融機構金融科技產品服務費等。同樣作為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的廣告收入佔比98.25%,支付僅佔比1.75%。

而投資已經成為騰訊的重頭收入之一。騰訊投資了大量上市或准上市公司,估值10 億美元超過 120家。包括拼多多、美團點評、趣頭條、搜狗、閱文、嗶哩嗶哩等等。而這些投資收益,直接反映在騰訊2018年的財報上,「其他收益凈額」超過 201 億元。除此之外,還以 LP 的身份投資了30多家的基金,包括紅杉、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等多家投資基金。

毫無疑問,騰訊已經成了一家金融的超級巨頭。

什麼是金融的本質?

究竟什麼是金融的本質?我們先來看看三位經濟學家怎麼說的。

知名經濟學家William N. Goetzmann在《Money Changes Everything》里提到:

金融有4個關鍵要素:

1. 在時間上重新配置經濟價值;

2. 重新配置風險;

3. 重新配置資本;

4. 擴展了資源重新配置的渠道和複雜程度。

而黃奇帆(重慶市原市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最近的演講中談金融的本質:

第一,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

第二,信用、槓桿、風險,金融說到底就這三個詞;

第三,金融不能自娛自樂,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不然就是泡沫。

聽起來都比較複雜,而耶魯大學終身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在《金融通識》里說,「金融的核心任務是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跨期價值交換問題」。相對來說,陳志武教授的話更容易理解。

拿自如來說,租客貸到一年房租,分期付款,緩解了自身的財務壓力。但是,必須要付出6.27%的租房手續費率。他要把未來的錢提前給用了。而自如通過撮合把錢借給租客,再收到錢轉給業主,再通過槓桿等金融業務獲利,這等於是犧牲短期收益,來得到長期利益。一個原本簡單的房客與房東的關係,就變成房東、房客、自如、貸款公司、銀行、基金等多頭的關係。

這就是所謂的「交易各方跨越不同時間所做的價值交換。」由此可以推斷,公交卡押金及支付、健身會所、微信支付及理財等,都是典型的金融公司的資本運作手段。

但是在這些金融行為中,最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承諾兌現,也就是行業術語,風險控制,簡稱風控。不兌現,以後就沒法運轉了。

為什麼互聯網企業,都成了金融公司?

根據陳志武等人的觀點,金融的本質的四個關鍵詞其實是:價值、時間、空間、承諾(風控)。

其實互聯網與金融本質上具有先天的匹配性。

價值:金融連接的需要理財和需要用錢的人,而互聯網最大的作用就是連接,把買賣雙方、交易雙方、借貸雙方等各種各樣的人、有不同需求的人高效連接在一起;

時間和空間:金融交易可以跨越時間、地域和場所,而互聯網在這點上可以連接一切地域的人,包括物。通過移動互聯網無地域、無時間限制地連接整個世界;

承諾(風控):風險控制是金融的關鍵,但對於互聯網來說,通過大數據等各種技術,可以完整的描繪用戶畫像、行為軌跡、消費偏好、經濟實力等,從而讓風控變得更加科學和可視化量化;

而在這些元素之餘,互聯網還有一個重要的殺手鐧,就是高效和規模化。以螞蟻花唄分期為例,不收利息但是收取手續費,其手續費的利率也是比較低,3期手續費為2.5%,如果消費12000元,花唄分3期,每期需還本金4000元,每期手續費100元,一共還12300元,那麼熱利潤是300元。但如果有100萬人呢?1000萬人?那就是幾億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利潤。沒有任何工具比互聯網更加高效和快速規模化了。

所以,我們看看以騰訊阿里百度小米京東等中國互聯網公司,在金融領域的布局,我們發現者他們其實都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金融公司。金融產業一條龍,從頭吃到尾。包括支付、信用、保險、券商、個人小額貸款、理財等無孔不入。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都是不同維度的金融公司了。

參考資料:

1、《Money Changes Everything》,William N. Goetzmann;

2、《陳志武金融通識》;

3、黃奇帆談金融的本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阿里巴巴正式啟動「視頻版權保護計劃」
黑馬導師拉卡拉上市 孫陶然:所有成功都是九死一生的結果

TAG:i黑馬 |